鼻炎和感冒怎么区别啊?

一、鼻炎和感冒怎么区别啊?

您好 我是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嘉祥路3号青岛第五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的医生

辨别感冒和鼻炎可以从以下四个要点来区分:

    一、打喷嚏:有过感冒经历的人都知道,感冒虽然会打喷嚏,但次数并不多,更不会有连续打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的情况,而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之一就是连续打喷嚏,有的人甚至会一天打30个以上的喷嚏。

    二、流清鼻涕:从感冒伴随的症状来看,流清水鼻涕一般出现在感冒初期,而且流量并不会很多。而过敏性鼻炎恰恰相反,伴随着打喷嚏的同时,大量的鼻涕会倾泻而下。

    三、鼻痒:感冒时,鼻子最主要的症状不是痒,而是长时间的鼻塞。不过,如果你是患上了过敏性鼻炎,鼻腔与咽喉部位就会非常痒。轻度鼻痒的人会觉得鼻内好像有只蚂蚁在行走,忍不住要不停用手揉搓鼻部。鼻痒严重的患者还会伴有眼、耳、咽喉、硬腭等多处发痒,出现嗅觉减退。

    四、其他症状:感冒是由于病毒或细菌导致的呼吸道感染,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体本身免疫力下降,因此在感冒的同时,一定还会并发一些全身症状,如全身无力、肌肉酸痛等。而过敏性鼻炎由于是人鼻黏膜对某种物质产生的免疫变态反应,因此发作时通常不会出现以上全身症状。

针对过敏性鼻炎采用药物治疗方法现在只能缓解当前不适的症状 治标不治本

二、你好,我的记忆力下降是肺虚引起的吗?我平时睡眠质量不是很好,听说是肺虚的症状,但肺虚又有分别,不知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初步判断你为神经不足证。肺气虚证的表现是声音低微,容易感冒,面色偏白,易出虚汗。

三、肺虚有什么症状

肺阴虚表现疲乏、食少、便溏

肺肾两虚表现潮热、 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

四、脏腑病变通过经络的联系可有哪些表现

举两个例子吧。

(1)肺气虚的病人(以我切身体验看,我有鼻炎多年),容易在肺经的表里经——大肠经经过部位,如肩部、大臂后侧感觉发凉或容易着凉、落枕。因为肺气不足,肺负责生发的防御性的卫气无法通过大肠经输布到这些部位,于是有这样的感觉。

(2)脾气虚痛风的病人,一方面表现为胃口不好、人容易累,一方面表现为体内尿酸水平增高、在脾经循行经过的脚大趾关节内侧面积累、痛风、肿大。

你的问题中“通过经络的联系”,感觉有点不确定你想问什么,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吧。

五、我想知道“肺气虚”的表象都有哪些,会有什么症状

肺气阴两虚证是肺气不足,津液消耗,宣降失职而出现的宗气虚弱,卫外不固,布津失常,肺气上逆等临床表现的概称。多由久病耗损,邪退正伤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为:喘咳气短,声音低怯,自汗盗汗,口燥咽干,神疲乏力,面白,潮热颧红,舌质光红少苔,脉细数而无力。

肺气阴两虚证可见于多种疾病中,且多见于疾病后期,邪退正伤,或久病耗损,但在不同疾病中的表现与治法不尽相同。如咳嗽病中出现肺气阴两虚证,多表现为咳嗽气短,神疲乏力,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咳”特点,此由久咳不止,肺脏气阴不足,清肃失司;或感受外邪,邪去正虚,气阴耗损所致,治宜益气养阴,清燥润肺,方选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若邪热未尽,气阴耗伤者,治兼清热,可用竹叶石膏汤(《伤寒论》)。如哮喘病中出现肺气阴两虚证,常见喘促气短,神疲乏力,活动尤甚,头晕,颧红,五心烦热,盗汗,口干等气阴两虚,肺气上逆的临床表现,治宜益气养阴定喘,方选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加味。若于肺痨病中见肺气阴两虚证,每见咳嗽吐血,自汗盗汗,潮热颧红,面白,声怯气短,神疲,倦怠乏力等“虚损”特点,治宜养阴益气,方选月华丸(《医学心悟》)加味。肺痿病中见肺气阴两虚证,常出现咳吐浓唾涎沫 ,粘稠不易咯出,气短喘促,神疲乏力,口燥咽干,形体消瘦,皮毛枯萎等气阴不足,虚火内炽,肺失清肃特点,治当益气养阴,清热润肺,方用麦门冬汤(《金匮要略》)加味。总之,肺气阴两虚证在不同疾病中的临床表现有所区别,可据此加以辨析。

肺气阴两虚证多见于久病耗损,体质虚弱;或热伤气阴,邪去正虚者,每于劳累后病情加剧,以喘咳气短 ,神疲乏力,颧红面白,潮热盗汗,口燥咽干为特点。多于夏季及秋季有所加重,系火热伤肺,火克金,以及燥热伤肺所致。

肺为娇脏,主皮毛,开窍于鼻。气阴两虚,正气不足,则易受外邪,常伴见畏风恶寒,发热头痛,鼻塞不利,咽干疼痛等外感表证。在其病机演变过程中,亦常伴见食少纳呆,腹胀飧泄等脾气虚弱之证,系肺虚,子盗母气,久病及脾所致。治疗时须兼顾脾胃,脾胃健则后天充,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而肺虚自可得复。虚痨病中的肺气阴两虚证,若咳血不止,气阴愈伤,可发生阴竭气脱之证,临床表现为咳血不止,气息微弱,颧红烦热,甚至昏厥。急当益气固脱,方用大剂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

本证通常与“肺气虚证”、“肺阴虚证”、“心气阴两虚证”相鉴别:

肺气虚证与肺气阴两虚证:二者在病因病机上有一定联系。肺气阴两虚证常由肺气虚弱,阳损及阴发展而成。肺气虚则腠理不固,开合失司,或误投辛散,汗出过多,或过服温热,热盛化火,均能损伤阴液,致肺气阴两虚证;亦可由肺阴虚,阴损及阳演变而来,故与肺气虚证在病因病机上有所区别。从临床表现上分析,肺气虚证是单纯的肺气虚弱,不涉及阴液之耗损,故见喘咳气短,声音低怯,自汗畏风,面白神疲等症;肺气阴两虚证则见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口燥咽干,颧红盗汗,声音嘶哑等肺阴亏损的表现。

肺阴虚证与肺气阴两虚证:二者在病因病机上有联系,也有区别。肺阴虚证,病变日久,咳喘不止,进而耗伤肺气,阴损及阳,常可演变成肺气阴两虚证。从临床表现上看,肺气阴两虚证兼肺气虚和肺阴虚两组症状。除见干咳痰血,盗汗颧红等肺阴亏损的表现以外,应有喘咳气短,声音低怯,自汗畏风,面白神疲等肺气不足之症,与单纯肺阴虚证,不难鉴别。

心气阴两虚证与肺气阴两虚证:心肺同居于上焦,宗气贯心脉而行呼吸,心与肺在生理、病理上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证可皆为气阴两虚,故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其共同表现为:气短声怯,面白神疲,倦怠乏力,五心烦热,口燥咽干,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但肺气阴两虚证,以肺脏表现为主,病变在肺,必见喘促,咳嗽咯血,痰多;而心气阴两虚证,以心脏表现为主,虚损在心,必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脉结代等。据此可鉴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