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糖尿病偏方 1.海小蚌取肉,捣烂炖熟,每日数次温服。 2.大田螺20个,养于清水盆中,漂去泥沙,取出田螺肉加黄酒半小杯,拌和,再以清水炖熟,饮汤,每日1次。 3.鳕鱼去内脏,洗净。如常法烹熟或煮汤服食(鳕鱼胰腺含丰富胰岛素)。 4.猪胰(牛、羊胰亦可)数具,洗净切碎焙干研细,装瓶备用。每饭前服3-5克,日服3次,连续用。 5.猪胰1具,薏苡仁50克或黄芪100克,水煎服食,每日1荆,连用10天。 6.猪胰200克,玉米须30克,水煎分2次服用,每日2次。 7.兔肉250克,同适量淮山药共煎浓汁。放冷,渴时即饮。 8.鲜菠菜根100克,干鸡内金15克,水煎饮服,每日2-3次。 9.芹菜500克,捣绞汁煮沸饮用,每日2次。 10.鲜葱头10HD克洗净,开水烫过切细,加食油少许调味,佐饭食之,每日2次。 11.鲜柿叶洗净,以食盐浸渍,每日吃5-6片。 12.麦麸和精制麦粉适量,鸡蛋1个,瘦肉100克剁成末,蔬菜剁碎,加油、盐调味.做成饼团或糊膏当主食吃。不吃白米或精面。 13.蕹菜梗100克。玉米须50克,水煎服。 14.以蘑菇为菜或煮汁饮服,可改善糖尿病症状。 摘自:《民族医药报》文/(王传生) 高血压病的注意事项 高血压病的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点(一)合理膳食;(二)适量运动;(三)戒烟限酒;(四)心理平衡;(五)自我管理;(六)按时就医。 一、 合理膳食 1. 饮食对于高血压的重要性:民以食为天,合理的膳食可以使你不胖也不瘦,胆固醇不高也不低。 2.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宜忌: ①碳水化合物食品: 适宜的食品---米饭、粥、面、面类、葛粉、汤、芋类、软豆类。 应忌的食品---蕃薯(产生腹气的食物)、干豆类、味浓的饼干类。 ②蛋白质食品---牛肉、猪瘦肉、白肉鱼、蛋、牛奶、奶制品(鲜奶油、酵母乳、冰淇淋、乳酪)、大豆制品(豆腐、纳豆、黄豆粉、油豆腐) 应忌的食物---脂肪多的食品(牛、猪的五花肉、排骨肉、鲸鱼、鲱鱼、金枪鱼等、加工品(香肠) ③脂肪类食品 适宜的食品---植物油、少量奶油、沙拉酱 应忌的食品---动物油、生猪油、熏肉、油浸沙丁鱼 ④维生素、矿物质食品 适宜的食品---蔬菜类(菠菜、白菜、胡萝卜、番茄、百合根、南瓜、茄子、黄瓜)水果类(苹果、桔子、梨、葡萄、西瓜) 海藻类、菌类宜煮熟才吃。 应忌的食物---纤维硬的蔬菜(牛蒡、竹笋、豆类) 刺激性强的蔬菜(香辛蔬菜、芒荽、芥菜、葱、芥菜) ⑤其他食物 适宜的食品---淡香茶、酵母乳饮料 应忌的食物---香辛料(辣椒、咖喱粉) 酒类饮料、盐浸食物(成菜类、成鱼子) 酱菜类、咖啡 3 高血压病人应注意的饮食习惯 ① 首先要控制能量的摄入,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这类糖属于单糖,易引起血脂升高。 ② 限制脂肪的摄入。烹调时,选用植物油,可多吃海鱼,海鱼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胆固醇氧化,从而降低血浆胆固醇,还可延长血小板的凝聚,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风,还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对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防止血管破裂,防止高血压并发症有一定的作用。 ③ 适量摄入蛋白质。高血压病人每日蛋白质的量为每公斤体重1g为宜。每周吃2-3次鱼类蛋白质,可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钠排出,从而降低血压。如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④ 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带、莴笋。含钙高的食品:牛奶、酸牛奶、虾皮。少吃肉汤类,因为肉汤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够促进体内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肾脏的负担。 ⑤ 限制盐的摄入量:每日应逐渐减至6g以下,即普通啤酒盖去掉胶垫后,一平盖食盐约为6g。这量指的是食盐量包括烹调用盐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钠折合成食盐的总量。适当的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体内的钠水潴留。 ⑥ 多汔新鲜蔬菜,水果。每天吃新鲜蔬菜不少于8两,水果2至4两。 ⑦ 适当增加海产品摄入:如海带,紫菜,海产鱼等。 二 适量运动 运动对高血压的重要性:有句话说:“年轻时,用健康换取金钱,年老时,用运动换取健康。”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外,并能增强肌肉、骨骼与关节僵硬的发生。运动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有持续运动的习惯:最好是做到有氧运动,才会有帮助。有氧运动同减肥一样可以降低血压,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和游泳都是有氧运动。 1、进行运动的注意事项: ① 勿过量或太强太累,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活动量。 ② 注意周围环境气候:夏天:避免中午艳阳高照的时间;冬天:要注意保暖,防中风。 ③ 穿着舒适吸汗的衣服:选棉质衣料,运动鞋等是必要的。 ④ 选择安全场所:如公园、学校,勿在巷道、马路边。 ⑤ 进行运动时,切勿空腹,以免发生低血糖,应在饭后2小时。 2、运动的禁忌 ① 生病或不舒服时应停止运动 ② 饥饿时或饭后一小时不宜做运动 ③ 运动中不可立即停止,要遵守运动程序的步骤 ④ 运动中有任何不适现象,应即停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