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运动应该注意点什么???

1.穿着棉制服装

  浅颜色的衣服可以减少热量的吸收,穿起来比较凉快;深颜色的衣服会吸收更多的热能,穿起来比较闷热。棉织品透热、吸汗优于化纤制品。所以,夏季运动着装以浅颜色棉织品为最好,款式越宽松,散热性能就越好,颜色越浅越不容易吸热。

  2.晨练不宜过早

  夏天天亮比较早,很多有晨练习惯的人都是天一亮就出门运动。但晨练不宜太早,以免影响正常睡眠。

  3.避免阳光直射

  夏季每天上午11时到下午4时是紫外线、红外线最强的时候。过强的紫外线可造成皮肤和眼睛的损伤,并可致皮肤癌。而长时间照射红外线,可使颅内温度上升,脑膜出现炎症,发生日射病。因此应尽量避免在阳光最强的时候在室外运动,更不可光着上身运动。

  4.控制运动强度

  夏季人体能量消耗很大,运动时更要控制好强度。一旦出现中暑症状,应立即到阴凉通风处坐下,喝些凉盐开水,呼吸新鲜空气,在头额部或腋下等处进行冷敷。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服用人丹、十滴水等祛暑药物。如经过处理仍不见好转,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5.及时适量补水

  夏季运动出汗多,盐分丧失量大,容易使细胞渗透压降低,导致钠代谢失调,发生抽筋等现象。所以,夏季运动及时补充水分非常重要。补水方法最好是少量多次,运动中每10到15分钟饮水150到200毫升。但不要喝过甜的饮料,以避免增加胃的负担。运动后也应及时补充水分,但不要一次喝得太多,狂饮会增加心脏的负担。

  6.别用冷饮降温

  有的人运动后习惯吃冷饮。事实上,在身体温度很高的情况下吃冷饮会伤害肠胃。这是因为运动时大量血液涌向肌肉和体表,而消化系统则处于相对贫血状态,这时进食大量冷饮不仅会降低胃的温度,还会冲淡胃液,使胃的生理机能受损,轻者会引起消化不良、呕吐、腹泻、腹痛等急性胃肠炎,重者还可能为以后患慢性胃炎、胃溃疡等埋下祸根。运动后温稀盐水是最好的饮料。

  7.不要立即冲凉

  人体充分运动后会大汗淋漓,全身的毛孔都打开了。如果这时突然用冷水浇身,会引起感冒、发烧。且冲凉并不能帮助肌肉放松,反而会使肌肉更加紧张。正确的方法是等身上的汗都干了,再用温水冲澡,水温应高于体温1~2℃。
  今夏流行“轻运动”

  所谓“轻运动”,就是体能消耗少、技术要求低,时间要求松的运动方式。如晚上回家不乘坐交通工具,步行回家,只要时间控制在1小时内,也可算“轻运动”;在家里做健美操,每套2—3分钟,10分钟内完成两套,坚持1到3个月,也是效果明显的“轻运动”。除此以外,跳交谊舞、练瑜珈、扭秧歌等都是“轻运动”中不错的备选方案。

  夏季的运动“菜单”

  要在夏天运动,就要懂得夏天的规矩。就目前比较常见的几种运动,我们采访了广州体育学院的专家,让他们给运动者们定出一份“夏季运动菜单”。

  夏泳,时间安排在早上6时左右比较合适,下午4点至5点,晚上7、8点以后都是不错的选择。每次游10分钟至半小时,每周大概2、3次即可。专家指出,夏季早晨的水温较低,入水前要充分用冷水擦身,以使机体适应冷水的刺激,防止抽筋等意外的发生。夏夜炎热,不少人喜欢晚上游泳,这是可取的。但普通人不要在晚上10点以后游泳,否则会因神经过于兴奋造成失眠。

  网球和羽毛球的禁忌则更多。由于多在室外,所以夏季打网球应选择清晨和傍晚。早晨空气清新,选择这个时间可以使人整天都头脑清醒。另外,在打球前不能吃早餐,也不能空腹,喝一杯牛奶最好。晚上打球应起码在饭后1小时,或者干脆打完球再进餐。
  针对参与者众多的夏季长跑,专家指出,夏季长跑与冬、春两季不同,体能消耗特别大,身体出汗多,疲劳恢复慢。长跑者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因为天气炎热而不停喝水,此举将导致体内矿物质和体能迅速流失。另外,长跑的速度快慢、时间长短应根据个人体质而定,心跳频率应控制在“180减去年龄”的范围内,如60岁的老人不能超过180—60=120(次/分)。

  要减肥晚上开练

  夜间运动的市民在受访时多数表示,他们认为在晚上运动不如晨运健康,只是抱着“总比一动不动好”的心态来锻炼。但是,晚上运动真比不上白天吗?

  美国芝加哥大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对年龄在30至40岁的男子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晚上人体对运动的反应最强烈。“在夜间或晚上,与脂肪新陈代谢相关的皮质甾醇和与肌肉修复相关的促甲状腺激素(在血液中含量)急剧上升。”研究人员举例说,早上高强度跑步一小时后进行血验,发现的荷尔蒙水平与同一时段卧床休息时的含量相当。而在晚上7时到第二天凌晨2时作同样的运动后,荷尔蒙水平比其它时间段要高出许多。这一发现改变了很多专家认为早上运动作用更大的偏见。

  与运动者关系更密切的是,夜间运动对减肥的作用更大。学者认为,人体脂肪大多是在夜间形成的,晚上运动恰好可消耗掉体内的“剩余物资”,有效控制体重。甚至有研究表明,夏季的晨运会令血液粘度增高6%,增加血管栓塞的可能性,这应该引起老年人警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