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别对待原则
区别对待原则是指在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应根据训练对象的个人特点(年龄、性别、身体条件、训练水平、特长、文化水平和心理品质等方面),有针对性地科学确定训练任务、内容、方法、手段和运动负荷量。
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越高,个人的特点越突出,因此更要贯彻区别对待原则。青少年儿童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各方面差别很大,因此从选材育材开始就必须对他们的个人差异进行细致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不同的训练要求。
(二)合理安排运动量原则
合理安排运动量原则,是指在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根据运动员的水平,逐渐加大负荷量,直至最大限度。
合理安排运动量还必须考虑到数量、强度、时间和密度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运动量的增加都是从增加数量开始,在适应这种数量之后,再逐渐提高练习的强度,缩短练习的间隔时间(增大密度),以及增加练习的难度和提高练习的质量。
(三)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
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就是在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要根据专项特点、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不同训练时期、阶段的任务,恰当地安排二者的训练比重。对年龄小和训练水平低的运动员,一般的训练比重就大些;对年龄大和训练水平高的运动员,则应加大专项训练的比重。对机能与运动素质要求高、能量消耗大的体能类项目,一般的训练比重 大;对某些基本技术多而复杂的项目,则应加大训练的比重。
(四)不间断与周期性原则
良好的运动成绩是运动员在多年不间断的系统训练过程中,随着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运动技术的改进而获得的。没有多次的重复,就不可能发展和展和提高身体素质、掌握和完美运动技术。因此,田径运动员必须坚持多年和全年的不间断训练。
各专项的训练,均应当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已知到期未知,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在多年系统的训练过程中,以要有周期性的和不断重复的阶段,以逐步完成各阶段的训练任务,并且随着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又要不断地调整训练内容和比重,不断地提高训练要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