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与挫折教育-雷明版观后感

心理健康与挫折教育-雷明版观后感

近年来,我们身边不时有某某中学生跳楼、投河等事件的发生,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坏的影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吧:
2008年9月1日清晨5时30分左右,某小区一名15岁男孩从8楼坠落受重伤,而事发时男孩父母还在睡梦中。
2011年3月15日凌晨,一名14岁女孩从某幢楼4楼跳下。
……
惨剧一个接一个发生,家长们整日惴惴不安,唯恐自己的孩子出了意外,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原本处于如花阶段的孩子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而选择一条不归路呢?拨开重重迷雾,经过仔细调查,我们发现这些轻生的孩子在选择这条不归路之前心理上无不存在种种障碍!
严峻的现实提醒着我们:不能只关心学生文化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他们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年龄阶段。在这一阶段,容易产生种种矛盾的心理,因此,很需要他人的帮助,使他们顺利安全渡过青春发育期,把握好人生的“黄金阶段”。那么,身为教师的我们,该怎样做才能引导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呢?
1.发挥主导作用,缓解学生压力
众所周知,学校生活的主要特点是竞争和选拔。这种状况导致了教育中的重大问题即学习压力问题。学生的学习压力感受主要来自对考试或是对考试成绩的紧张焦虑。所以我们不要过分强调学习成绩,就算孩子考的不好,也不能训斥,而要积极的鼓励,表示对孩子的相信:下一次,你一定能行,老师相信你。这会让孩子感受温暖,她会更加积极的去学习。
在我从事的教育工作中,遇到这样一个女孩:王某,小学时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一直很好。进入初中后,学习依然刻苦努力,但心理压力十分沉重,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部用在了文化学习上。刚开始,她的文化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给自己带来了超负荷的心理压力,她怕看到老师和家长期待的目光,遇到考试就十分紧张,吃不好、睡不好,有时考试时甚至手指哆嗦、腹泻等。考试就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上,成绩也每况愈下。在我的引导下,她说出了种种烦恼。她家境不好,上学作为农村孩子的唯一出路,父母给予了很高的期望,她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为了不让父母失望,她也在自加压力,但越是这样,她的心理负担越重,老实巴交的父母也忽略了对孩子心里的疏导,以致出现了上述诸多不适。我尽我所能的对她加以劝慰,帮她缓解心中的压力。在我的劝解下,她的情绪稍有改善,但我心里明白,这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心理疏导。
以后的学习中,我时时关注她的举动,适时加以引导,她的情况大有改善。但我也明白自己专业能力的限制,所以我呼唤更专业的团队,更多的人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其中包括孩子的家长,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孩子的身心都能健康成长!
2.教师家长联手,关注心理健康
“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我想提醒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要适度!
有许多家长整天对孩子问这问那,在孩子那里问不出什么事情了,就马上打电话向老师询问。这是家长关心孩子的表现,但一旦过度了,反而引起相反的效果。一次,班上的一个孩子周五放学后不肯回家,问了好久,孩子才说出原因。原来,这学生在月考的时候,考得不是很好,一考完后,妈妈就打电话来问情况,因为考得不好,这学生就没有直面回答妈妈的问话,结果妈妈在孩子那问不出原因,就马上打电话问班主任老师,知道自己的小孩考得不好之后,就跟小孩说,星期六一放学,爸爸马上接你回家,我们有事跟你谈。家长的一句责问,就把自己的小孩吓得哭了一个晚上,还不敢回家,担心回家被父母批评。可见这个家庭平时给孩子的压力是多么的大,这样甚至会让她在以后的学习中恐恐慌慌,担心自己学不好,越担心,可能就越学不好。我了解情况后立刻和家长联系,积极的沟通,讨论当中的利害关系,终于使孩子放心的回了家,而家长也表示以后会替孩子着想,不再用以往的方式处理问题。
事后,我又反复同这个孩子和家长做了沟通,发现他们平时除了学习外,其它的方面很少有共鸣,甚至连最起码的聊天也没有。别认为和孩子聊天就是耽误了她们的时间,事情恰恰相反,和孩子聊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会让孩子觉得生活很有趣,她们会积极的面对自己的学业和生活,学习效率也会得到一定提高。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把作业放一边,先进行半小时的聊天(聊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然后再做作业。可能这让很多家长很难做到,但是你可以试一试,我相信,试过以后,你会得到惊喜。
其实,初中生面临的问题还很多,但心理压力问题是最主要,最突出的问题。我们只有科学地处理好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家长共同努力,才能解决他们学习中的根本问题、内因问题,才能激发出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欲,才能有助于青春期学生的正常发展,使其真正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