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这个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分析和理解。总的来说,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在现代社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现规范和行为与年龄相符等等。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是一个终生相随的人生课题,并且表现出很强的阶段性。也就是说,同一个人,在人生发展不同的时期或阶段,由于对该阶段发展任务的适应情况不同,其心理发展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会变得不健康。如,同样进入青春期,有的孩子适应得好,顺利度过,健康快乐地进入下一个人生发展的阶段;而有的孩子适应得不好,或加入了不良团伙,或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面临着心理危机。而一个面临心理危机的青春期学生,如果得到及时有效的关注与帮助,在其后的发展中就有可能摆脱心理危机而踏上心理健康发展的道路。心理健康的这种阶段性正说明心理健康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同时也说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全可行性的。

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是指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教育,它包括:品德素质教育、智能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劳动素质教育。其中心理素质的培养成为素质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不知您是否注意报纸上关于某学生因压力大而自杀,因报复而投毒,因不满而杀害亲人的种种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异常行为呢?答案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一点是我们的学生不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
如何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学会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端正专业思想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等方面。在迎接新生时加强人性化的服务,及时排解新生特别是贫困生和身体有缺陷的学生内心的困惑、忧虑、恐惧、孤独、压抑和对新环境的不适应等情绪。加强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的心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调整情绪,积极适应大学的生活模式。
(二)大学生学习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等方面。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可分团体学习指导和个别学习指导两种。团体学习指导可采用讨论、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对个别的学习指导灵活性较大,可以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地予以指导。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和技能;克服交往中的认知障碍;寻求一些具体方法来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利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进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训练。实践表明,这种训练对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学习掌握各种交往技能、处理交往冲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大学生恋爱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健康的恋爱观;学会与异性相处;对恋爱、婚姻、家庭的正确观念与态度等方面。这一教育要结合大学生的恋爱的特点进行,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教育学生科学地掌握知识;通过心理和生理卫生课教育学生正确处理恋爱挫折。
(五)大学生择业与求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当前大学生就业是一个比较严峻的社会问题。从主观条件上看,有择业理想和个人能力间的矛盾而造成的困惑、焦虑;有竞争的激烈和缺乏自信的矛盾而造成的自卑;对竞争对手的嫉妒、猜疑等。这一教育包括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和了解就业形势;帮助学生发展健全的求职理念;以讲座、模拟求职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求职技巧;帮助学生树立求职自信心;正确处理择业中的挫折等方面。加强对毕业生求职的心理辅导,可以帮助他们调整个人的择业心态,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避免学生陷入“签约——毁约——签约”的心理怪圈。
人的心理是非常复杂和敏感的,在学生工作中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就同学们来说,一旦心中出现郁闷、焦虑等症状要主动及时地找知心朋友或老师倾诉,千万不要压抑在心中。性格孤僻内向的同学要多参加文体活动,扩大交友圈子,多听朋友、老师的建议。就老师来说,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要善于分析和把握学生在情绪的稳定性、紧张度、兴奋性、忧虑性等几个方面可能出现的危机,对学生中常见的如偏执、强迫、自负、多疑、焦虑、冷漠、狭隘、狂妄等心理危机要及时地进行疏导,缓解和释放学生的心理压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