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误区知多少 养生不等于药补、食补

药补一族 王先生是名私企老板,在经济不景气的现在,要养活一两百号人并非易事。他的工作压力很大,是个标准的“空中飞人”,也经常要酒肉穿肠过、应酬到很晚。一过40岁就感到自己的精力明显不如从前,于是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不过他的养生知识多是来自航空杂志或精英杂志里的广告。他觉得不能亏待自己,于是家里备了冬虫夏草、高丽参、鹿茸等名贵药材,只要回家吃饭就让保姆给他炖一盅补汤。办公室的柜子里也放了各种品牌的虫草片、参茶和保健品。“熬夜到多晚也不怕,第二天只要泡杯参茶,照样精力充沛。”王先生觉得自己这笔对健康的“投资”很值得。 一位出版人曾担心,张悟本、林光常、马悦凌等一个个“养生大师”相继倒下,会使“养生热”退烧,养生书籍不好卖。事实证明,他的担心是多余的。在刚刚落下帷幕的“南国书香节”上,养生书籍照旧是大卖的“香饽饽”。统计数字称,我国400多个出版社每年出版上千种养生书籍,很多都达到100万册的销量。电视频道与养生有关的节目总计也有近百个…… 养生热潮让人喜忧参半。喜的是老百姓已不满足于看病,防病保健已成为新的“钢需”;忧的是,人们对健康过于焦虑且急功近利,他们对功名利禄一点也不舍得放弃,却希望通过简单地吃点什么、练点什么而永葆健康。为了迎合大众这种心理需求,各类养生书籍、讲座、保健品推介鱼龙混杂,让养生逐渐走向商业化,这其中不乏为盈利而对养生进行刻意曲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