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物理降温
1.给宝宝多喝温开水,补充体液,最基本的降温方法,适合于所有发烧的宝宝,而且非常有效。不要给宝宝喝冷的水,因为宝宝发烧时常伴随胃肠道症状和咳嗽,喝冷水会加重这些伴随症状。
2.用32~34℃温水毛巾擦拭全身。适合所有发烧的宝宝。每次擦拭的时间10分钟以上。擦拭的重点部位在皮肤皱褶的地方,例如颈部、腋下、肘部、腹股沟处等。
3. 温水浴,适合所有发烧的宝宝。水温约比宝宝体温低3~4℃(发烧体温38℃,水温33~34℃,依次类推),每次5~10分钟,注意保持水温恒定。
4.低温室法:如果宝宝发烧时伴随有畏寒、寒战,就不能使用低温室法。将宝宝置于室温约为24℃的环境中,使体温缓慢下降。为使其皮肤与外界空气接触,以利降温,需少穿衣服。有条件者,可采用空调降低室温。这种方法适用于1个月以下的小婴儿,特别是夏天,只要把婴儿的衣服敞开,放在阴凉的地方,他的体温就会慢慢下降。
5.退热贴:在宝宝额头贴上一贴,宝宝头部会舒服一些,减少哭闹。
发烧药物降温
如果体温超过38.5℃,才选用药物降温。在使用药物降温的同时,也要配合物理降温。
1. 口服退热药主要有:美林(布洛分)混悬剂与泰诺林口服溶液,按药盒上规定的次数与量剂服用。
美林和泰诺林退烧效果都不错,退烧过程比较温和,口服退热药后20-30分钟开始起效,一小时左右达到高峰,退烧作用持续4-6小时,而且是果汁味,口感好。这两种药对于发烧的孩子,都是相对安全的,不会引起溶血,可以放心使用,是口服退烧药的首选。
2. 如果孩子拒绝口服药物,可使用退热栓剂,从肛门塞入的药物,主要由直肠吸收,效果快。使用时需要注意,一定要根据医嘱要求的剂量使用,不可以频繁使用,腹泻的宝宝是禁忌使用的。
3. 发烧哪些反应的时候要注意?
孩子发热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家长要注意观察体温变化情况,一般来说,使用退热药后30-60分钟可以复查体温,看看药物的效果。究竟要不要到医院,主要根据孩子的全身情况。
1观察孩子精神状态。如果孩子发烧虽高,但孩子的精神状态尚好,服药退热后仍能笑能玩,与平时差不多,表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继续观察。如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甚至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抽搐、喷射性呕吐,则提示病重,应赶快去医院。
2观察孩子面色。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红,可以安心在家中护理。若面色暗淡、发黄、发青、发紫,眼神发呆,则说明病情严重,应送医院。
3查看皮肤是否发紫、变凉,若存在则提示循环衰竭,这种情况需要去医院。
4观察孩子有无腹痛和脓血便,不让按揉的腹痛提示急腹症,脓血便提示痢疾等,也必须上医院。
碰伤
1.儿童受到的碰击不是很严重,患处没有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等症状,可以在皮肤的淤血斑处进行一小时左右的冷敷。
2.如果伤口出血,要用一块消毒的棉垫或卫生纸压迫伤口十分钟以上。如果伤口不大,在止血后,用冷开水洗干净患处,用创可贴盖住患处。
3.如果伤口较大,或碰击物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应当马上带儿童去医院对伤口进行处理,必要时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以防止破伤风的发生。
如果症状较重,患处出现肿胀或活动困难,或碰伤的部位是头部或胸部,尤其是出现了头晕、呕吐、意识丧失、耳鼻有淡黄色的液体或血流出时,必须立即将儿童送去医院救治。
扭伤
1.将扭伤的儿童平躺在床上,抬高患处,勿揉搓、按摩或热敷伤处,受伤部位尽量减少活动。
2.受伤部位应进行冷敷,可每两小时做十五分钟,至肿胀不再继续增加为止。
3.受伤24小时后内出血已完全停止时可改用热敷,以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消肿止痛。
有些扭伤与骨折、骨裂难以区别,如果儿童的患处有畸形或剧烈的疼痛,说明儿童病情不只限于扭伤,应送医院治疗。
烫伤
1.如果只是皮肤红肿,应立即用冷水冲洗15分钟以上,降低局部温度,减少疼痛。随后用万花油或烧烫伤膏涂于烫伤部位,这样只需3~5天便可自愈。
2.如果起泡,若完整无液体渗出的小泡可以冷敷处理。不要把水泡弄破,降温后在烧伤部位盖一层保鲜膜,防止感染。若水泡破裂,不能对受伤部位冲水,用干净的敷料盖好受伤部位,最好还是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3.如果穿著衣服或鞋袜部位被烫伤,千万不要急忙脱下来。应用冷水隔着衣裤或鞋袜浇到伤处及周围,然后才脱去鞋袜或衣裤。
眼睛有异物
1.仔细观察异物是否植入眼内。
2.如果异物没有植入儿童的眼睛,妈妈可以翻开儿童的眼脸,让儿童向下看,用消过毒的棉签轻轻地将异物拨去。
3.如异物植入眼内,千万不要去动它,用一块消毒的纱布垫盖在儿童受伤的眼睛上,并用纱布或布条加以固定,并立即就医。
流鼻血
1.流鼻血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但爸爸妈妈也不可忽视,流鼻血可轻可重,鼻出血后建议带宝宝去看医生,以排除血液系统疾病。
2.发现宝宝流鼻血后,爸妈首先不要紧张,引导宝宝做缓慢而深的呼吸,然后用拇指和食指的第二指节压住宝宝两侧的鼻翼,同时用冷毛巾敷宝宝的额头,达到止血的效果。
3.特别注意,不要让流鼻血的宝宝抬头或仰卧,否则血会从咽后壁流入口腔、食道、胃,刺激胃肠道引发恶心、呕吐,正确的做法是让宝宝保持坐位或半坐位,保持呼吸道畅通。此外,也不要用不干净的纸卷、棉花乱塞,这样可能会引发炎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