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关于皮肤的记载

本草纲目中的记载:
1、 首先是皮肤藓疮的治疗方法,处方就是川槿皮和肥皂。在原文中记载,如果线虫不育,宜川槿皮熬的汤,使用肥皂去核以及内膜,浸汤,时时搽之。川槿皮能够清热利湿,解毒之药是治疗疮癣的一个主要药物。
2、 对于脚趾缝烂的治疗方法,处方是化石,煅石膏和枯矾。原文是这样记载的:脚趾缝烂,滑石一两,石膏蛋半两,枯白矾少许,研掺之(卷九滑石条引集简方)。滑石清热,渗湿,利窍,现代的药理研究,有保护皮肤粘膜以及抗菌的作用。
3、 对于脚趾缝烂的第二个处方就是茶叶。如果脚丫湿烂,是用茶叶嚼烂之后敷到上面,很有效。茶叶可以利水去湿,解毒敛疮,还有大量的鞣酸,可以起到收敛抑菌以及维生素b1样的作用。



扩展资料:
成书背景

宋代以来,我国的药物学有很大发展,尤其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外来药物不断地增加,但均未载入本草书。李时珍认为有必要在以前本草书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补充,所以撰写了本草纲目。
李时珍是一个富有求实精神的医药家,为了完成修改本草书的艰巨任务,他几乎走遍了湖北省、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的名川大山,行程不下万里。同时,他又参阅了800多家书籍,经过3次修改稿,终于在61岁(公元1578年)的那年,编成了《本草纲目》。
后来又在他的学生、儿子、孙子的帮助下,使《本草纲目》更加完整,更加精美。《本草纲目》包含着李时珍将近30年的心血,记录着李时珍饱尝苦辛的艰难历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本草纲目》
百度百科—李时珍

本草纲目关于皮肤的记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