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常见于什么疾病?

一、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常见于什么疾病?

你好,革兰氏阴性菌常见于肠道 消化道感染,呼吸道也比较常见!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

二、什么是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是肠杆菌科的一种细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为致病菌。 人沙门氏菌病有四类综合症:沙门氏菌病;伤寒;非伤寒型沙门氏菌败血症和无症状带菌者。沙门氏菌胃肠炎是由除伤寒沙门氏菌外任何一型沙门氏菌而所致,通常表现为轻度,持久性腹泻。伤寒实际上是由伤寒沙门氏菌所致。未接受过治疗的病人致死率可超过10%,而对经过适当医疗的病人其致死率低于1%,幸存者可变成慢性无症状沙门氏菌携带者。这些无症状携带者不显示发病症状仍能将微生物传染给其他人(传统的例子就是玛丽伤寒)。 非伤寒型沙门氏菌败血症可由各型沙门氏菌感染所致,能影响所有器官,有时还引起死亡。幸存者可变成慢性无症状沙门氏菌携带者。 沙门氏菌胃肠炎,潜伏期一般6-72小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发热寒颤头痛。病程一般1-2天或更长。感染剂量为15-20个菌,死亡率达1-4%。最易感群体是年幼儿童、虚弱者、年长老人、免疫缺陷者等。污染源主要是人和家畜的粪便,沙门氏菌常存在于动物中,特别是禽类和猪。在许多环境中也有存在。从水,土壤,昆虫中,从工厂和厨房设施的表面和动物粪便中已发现该类细菌。它们可以存在于多类食品中,包括生肉,禽,奶制品和蛋,鱼,虾和田鸡腿,酵母,椰子,酱油和沙拉调料,蛋糕粉,奶油夹心甜点,顶端配料,干明胶,花生露,橙汁,可可和巧克力。 沙门氏菌属也是嗜温性细菌,在中等温度,中性pH,低盐和高水活度条件下生长最佳。生长最低水活度为0.94。兼性厌氧,对中等加热敏感。同样,该菌属能适应酸性环境。通过卫生以防止二次污染;蒸煮;巴氏消毒等控制。正常家庭烹调,个人卫生可以防止煮熟食品的二次污染,以及控制时间和温度一般都能充分防止沙门氏菌病的发生。 蛋类食物很容易感染的。 菌体大小(0.6~0.9)×(1~3)微米无芽胞,一般无荚膜,除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大多有周身鞭毛。营养要求不高,分离培养常采用肠道选择鉴别培养基。生化反应对本属菌的鉴别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见表)。不液化明胶,不分解尿素,不产生吲哚,不发酵乳糖和蔗糖,能发酵葡萄糖、甘露醇、麦芽糖和卫芽糖,大多产酸产气,少数只产酸不产气。VP试验阴性,有赖氨酸脱羧酶。DNA的G+C含量为50~53%。对热抵抗力不强,在60℃15分钟可被杀死。在水中存活2~3周。在5%的石炭酸中,5分钟死亡。 本属菌按生化反应分为 4个亚属。亚属Ⅰ是生化反应典型的和最常见的沙门氏菌;亚属Ⅱ和Ⅳ是生化反应不典型的沙门氏菌;亚属Ⅲ是亚利桑那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具有复杂的抗原结构,一般可分为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3种。 沙门氏菌通过消化道传染致病,统称为沙门氏菌病。引起人类疾病的沙门氏菌大多属于A、B、C、D、E5个血清群,病型有①伤寒与副伤寒(统称肠热症):由伤寒沙门氏菌、甲型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等引起;②食物中毒:可由不同菌型引起,以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汤卜逊沙门氏菌等最为常见;③败血症:由猪霍乱沙门氏菌等引起,此外,还可引起慢性肠炎。 对禽兽致病的沙门氏菌大多属于B~E血清群。以侵害幼年动物为主,发生急性败血症、胃肠炎以及其他局部炎症。对成年动物常引起局部慢性或隐性疾病。患沙门氏菌病痊愈的动物具有一定的免疫力。能抗再感染。但局部慢性患病的动物免疫力不强,在疾病恢复期间常成为带菌者。目前,对猪伤寒、马流产等11种传染病已使用菌苗。

三、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有什么区别

革兰氏染色法是细菌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鉴别染色法,1884年由丹麦医师Gram创立

细菌先经碱性染料结晶染色,而经碘液媒染后,用酒精脱色,在一定条件下有的细菌此色不被脱去,有的可被脱去,因此可把细菌分为两大类,前者叫做革兰氏阳性菌(G+),后者为革兰氏阴性菌(G—)。为观察方便,脱色后再用一种红色染料如碱性蕃红等进行复染。阳性菌仍带紫色,阴性菌则被染上红色。有芽胞的杆菌和绝大多数和球菌,以及所有的放线菌和真菌都呈革兰氏正反应;弧菌,螺旋体和大多数致病性的无芽胞杆菌都呈现负反应。

[原理]:革兰氏染色目前有三种观点:等电点学说、化学学说和渗透学说。

1. 等电点学说,革兰氏阳性菌的等电点在PH2-3,比阴性菌(PH4-5)低,加之碘为弱氧化剂,可降低革兰氏阳性菌的等电点,致使两类菌的等电点差异扩大,因此阳性菌和碱性染料的结合力比阴性菌更强。

2.化学学说,碘液在菌体内与结晶紫结合后又和菌体内核糖核酸镁盐-蛋白质复合物结合,此结合物不易被丙酮酒精脱掉,呈革兰氏染色阳性。因革兰氏阴性菌缺乏核糖核酸镁盐,故对碘与结晶紫结合物摄取少,且不牢固,易被丙酮酒精脱色而呈革兰氏染色阴性。

3.渗透学说,乙醇使阳性菌所含粘肽多糖脱水而致细胞壁间隙缩小,通透性降低,在菌体内保留了染料-碘复合物,呈紫色。阴性菌含粘肽少,细胞壁变化不大,通透性不受影响,菌体内的染料-碘复合物较易透出,失去紫色,被复染成为红色。

[试剂]:Crystal violet(结晶紫)、Gram Iodine(碘液)、Decolourizer(丙酮酒精)、Safranin(稀释沙黄)

[操作]:

1.标本处理:(1).有菌部位的标本,如痰液、粪便、各种拭子、创面等可直接涂片。

(2).无菌部位的标本,如脑脊液、胸水、腹水、胆汁、尿液、关节液等,应取适量标本(最高可达5-7ml),经3000rpm 离心10min.,取沉渣涂片染色。

2.涂片制作:菌液涂片时,用接种环沾取菌液点在载玻片上,标本可直接在玻片上涂布;菌落涂片时,先取生理盐水一滴,置玻片上,用接种针挑取菌落在盐水中涂布。制作的涂片应自然干燥,并经火焰固定,固定的温度不宜过高,以玻片背面接触手背不烫为准,否则可能使细菌形态改变。将固定后的涂片进行染色。

3. 染色方法:

(1).加上Crystal violet(结晶紫)后,染色3-5秒或更久,之后用自来水冲洗之。

(2).加上Gram Iodine(碘液)后染色3-5秒或更久,之后用自来水冲洗之。

(3).以Decolourizer(丙酮酒精)脱色约5-10秒,并用自来水冲洗之。

(4).加上Safranin(稀释沙黄)后,染色3-5秒或更久,之后用自来水冲洗之。

(5).吸干或在空气中凉干后,置油镜镜检。

4.结果观察:紫色为革兰氏阳性,红色为革兰氏阴性。

[报告方式]:革兰氏染色:检出革兰氏阳性球菌 ;革兰氏阴性球菌

检出革兰氏阳性杆菌 ;革兰氏阴性杆菌

[注意事项]:

1.标本涂片不能太厚,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

2.玻片通过火焰温度不能太高。

3.若涂片较厚,应延长脱色时间,直至不在出现紫色为止。

[临床意义]:通过革兰氏染色,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便于临床治疗。

[附]

1 沙黄(番红)Safranine T [C20H19ClN4=350.85]

红棕色粉末;碱基性染料。在水中溶解,在乙醇中易溶。

2 碘液配制:0.01mol/l碘液——称取1.3g碘,置于50mol烧杯中,加入2.5g碘化钾及25毫升蒸馏水,不断搅拌之,使其溶解均匀。再加0.2mol浓盐酸(体积质量1.19g/cm3),再加蒸馏水稀释到1000mol。溶液应贮藏在棕色试剂瓶中,储于低温暗橱内。有效期为一个月左右

革兰氏阴性菌,以[大肠杆菌]为代表。大肠杆菌为兼气性菌种,一般生存於肠道中及厌氧的还境中。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特徵为有一层out member 与阳性菌种不同。目前对大肠杆菌的研究很多,除了它是一般食物中是否有被污染的指标外,很多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皆需要使用到大肠杆菌当作实验宿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