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院外急救的任务?
院前急救是指在院外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急救,广义的院前急救是指患者在发病时由医护人员或目击者在现场进行的紧急抢救,而狭义的院前急救是指具有通讯器材、运输工具和医疗基本要素所构成的专业急救机构,在病人到达医院前所实施的现场抢救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
[院外急救的原则有哪些?
院外急救与院内急救有所不同,其包括了以下6大原则: ①先排险后施救。
②先重伤后轻伤。③先施救后运送。④急救与呼救并重。⑤转运与监护急救相结合。⑥紧密衔接、前后一致。院外急救的广义和狭义的区别?
院前急救和急诊最大的区别在于接诊病人思路不一样: 院前急救的目的是解除现阶段危害病人最大的症状,尽可能维持其生命体征平稳,确保其安全到达医院进行下一步治疗; 急诊(指的是目前的急诊,不考虑教科书对急诊的定义,因近些年急诊发展较快,急诊再不是一个医疗通道),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改善患者症状,如果不能解决,再转入专科治疗。
急救器械包括哪些?
急救器械包括供氧设备、电动吸引器(或中心负压吸引装置)、电除颤器、心脏起搏器、呼吸机、简易呼吸器、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电动洗胃机等。
急救设施包括哪些?
急救设施包括:急救车,急救医疗设备(心电监护,除颤仪,呼吸机等),Gps调度指挥系统(深圳中兴公司,安克电子等)
中暑应该如何急救?
首先要摆脱中暑环境,放在阴凉通风处,尽量脱下衣服,进行酒精浴,然后用空调或风扇吹风进行物理降温。可以喝淡盐水,可以喝运动饮料补充水分。情况很严重,包括昏迷、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可能需要人工呼吸。冰袋可以敷在头、颈、腋窝和腹股沟,可以迅速送往医院抢救。
院外生命链的内容包括?
1、在城市完善的急救网络系统下,隐隐中存在着一条排列有序的链条。这条链,起自受伤害病人的现场,终点于病人送达的医院。这条链,是由一系列的抢救步骤组成。它错落有致,紧密相连,前后衔接,环环相扣。专家们将这条链,称之为“生命链”(chain of survival)。
2、生命链是对在医院外的各种环境中的突发的危重伤病人,所采取的一个系列有序的救护措施,是挽救生命的一条链。生命链的末端连接着医院。
3、从医院外急救到医院内救治,也就是说院外急救(即现在通常在文件、文章、谈话中所称的狭义的“院前急救”,这是不确切的。)这一系列的步骤,其中任何一步被延误、梗阻或抢救不当、失误,抢救就不能成功,生命可能因此丧失或病情被加重。
4、这个链的存在、有效启动、运行,可以最大限度地救护伤病人,降低死亡率和减轻伤残率,获得最佳效益。可以最有效地发挥紧急医学救援的资源及其一切潜力;可以最有效地节省参与救援的城市的各个机构、部门的成本。
5、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急救体系,民众团体,社会贤达尤其是从事急救医学的专家们,开始应用上述内容开展民众的专项急救,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不断实践、总结、提升基础上,以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为主,在权威的《美国医学杂志》(JAMA)1992年10月号上发表了“生命链”这一重要的划时代的急救论著,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的重视和采纳。
现场急救措施包括哪些?
最基本的现场急救知识技能包括心肺复苏术、气道梗阻急救(海姆立克急救法)、创伤急救四大基本急救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内容。
应急救助包括哪些?
自然灾害发生后,根据本行政区域制定的自然灾害救 助应急预案,当灾害损失达到相关预案启动条件时,由本级人
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启动预 案,进入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状态,按照预案规定的相关措施和 灾害情况,确定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工作方案,开展自然灾害救
助应急工作。
如,立即发布应对和防范措施,紧急转移安置受 灾人员,保障受灾人员的基本生活,抚慰受灾人员,处理善后 事宜,组织开展自救互救,开展评估,采取救助措施等。
其中,转移安置是通过组织灾害避险以减少人员伤亡的 有效手段。
实施人员转移,将处于危险区的群众转移到安全 地带,政府要做好灾害预警预报,让群众明白灾害的威胁,
促使群众充分认识灾害风险,积极配合政府落实转移安置措 施。 另外,还有一些年老体弱者、残疾人等弱势群众,靠自 身能力无法进行转移,政府机关必须安排人员和运输工具,
帮助他们转移到安全地方。
转移出来以后,选择安全的安置 点,通过搭建帐篷、借住公用房屋、投亲靠友等途径,妥善 安置转移出来的受灾人员。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为受灾人员提供必要的食品、 饮用水、衣被、取暖、临时住所、医疗防疫等应急救助,保证群众有安全住所、有饭吃、有衣穿、有洁净水喝、有病能
得到及时医治,使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有保障。
在自然灾害应 急阶段,灾区县级人民政府应首先投入应急资金和物资,不 等不靠,保证受灾人员在12小时内得到初步救助。
事故应急救援包括?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包括下述几个方面: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空气等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的,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