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自己是否进入有氧运动的状态?

人们常做的运动主要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那什么是有氧运动?什么是无氧运动?听说过的说法五花八门,如:

时间短的是无氧运动,时间长的就是有氧运动。

累人的是无氧运动,不那么累人的是有氧运动。

力量训练是无氧运动,跑步、自行车、跳绳……是有氧运动。

耗糖的无氧运动,减脂的是有氧运动。

……以上说法,或许你有也都听说过。这些说法听听就罢,别信!这些说法都不!正!确!

到底什么是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

国家体育总局编的《运动健身指南》将有氧运动定义为“人体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全身肌肉群参与的节律性周期运动,如健步走、慢跑、骑功率自行车、登山爬楼梯、游泳等”。从这个定义来看,有氧运动有三个主要的特征。一是氧气供应充足,二是全身性,三是具有节律性和周期性。

无氧运动是相对有氧运动而言的。它是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高速剧烈的运动。很多人会简单粗暴地以时间长短区分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但其实,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区分主要是按照其供能系统所占的比例来区分的。

三大供能系统与有氧运动及无氧运动的关系

人体有磷酸原系统、糖酵解系统、有氧氧化系统三大供能系统。

磷酸原系统指的是ATP-CP系统,该系统提供能量较少,但是功率大。

糖酵解系统分为快速糖酵解和慢速糖酵解,快速糖酵解是无氧反应,慢速糖酵解是有氧反应。

有氧氧化系统输出功率低,大量供能时会氧化脂肪。

这三大系统供能形式既不是“轮休”也不是“齐头并进”。它们一起供能,但是在人体不同的运动状态下,各个系统供能的比例有所不同。关于运动时间、强度与供能系统的关系,在《美国体能协会私人教练基础》一书中有说到。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贴心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个图表。

至于供能系统和有氧运动及无氧运动的关系,我们可以简单地来做这么一个划分:

结合两个图表,我们可以得知,时间和运动强度决定了三大供能系统比例。三大供能系统比例决定了你所进行的运动是有氧运动还是无氧运动。那么区别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关键就是时间与运动的强度。时间是我们通过钟表便可以计算的。运动强度的判断就稍微复杂。

运动强度判断方法

1.有氧运动强度判断方法

(1)用心率判断

最大心率(次/分)=220-年龄(岁)

(2)用呼吸判断

(3)主观感受判断

2.力量训练强度

根据《运动健身指南》中对力量训练强度控制内容,负荷的重量是判断力量训练的强度的指标。负荷重量越大,运动强度越大。

最大强度的力量训练就是负荷自己能力内最重的重量进行训练。小强度的力量训练就是负荷对你来说比较轻松的重量来训练。徒手的话当然就是小强度力量训练。负荷不同重量自然练习次数也会不同。说到不同强度力量训练的练习方法,此处当然有表格:

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没有绝对界限

上面小编废了一桶口水跟大家讲解,如何区分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然而,这些都是理论,真正开始运动后,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之间就不存在清晰的界限了。比如说跑步。当我们慢慢跑,而且跑的时间不太长的时候,我们所进行的就是比较单纯的有氧运动。但是,如果我们把步速提到我们的极限,并且跑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在如此高强度的运动中,无氧代谢就会加进来。那么,这次的跑步就包括有无氧的运动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