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老公持续发热了五天,打吊水也不退热,抽血检查嗜酸细胞为零,医生确诊为伤寒,但我感觉症状和伤寒不一
问题分析:
你好,伤寒的诊断除了临床症状外,就是望诊,多数患者有伤寒面容,重要的是实验室检查,肥达氏反应是诊断的可靠依据。
意见建议:
建议积极进行伤寒实验室检查,一般抽血化验即可,同时可以应用中医药辩证治疗,中医药治疗还是占有一定优势的。
二、伤寒有什么病状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持续性高热、全身中毒症状、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相对缓脉(脉搏与体温不成比例) 、皮肤玫瑰疹。可有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小儿伤寒一般较成人轻,病死率不高,但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容易误诊。
流行病学:传染源是伤寒患者和带菌者,病菌由粪便向外排出,通过污染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传染,苍蝇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全年均可发病,但多见于夏、秋季节,每年的7~10月,是伤寒的高发季节,与夏秋节人们喜食生冷食物和苍蝇活动频繁有关。发病以学龄儿童多见。
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为7~14天。多数起病缓慢,体温逐渐上升,至5~7上升至39~40℃,且持续不退,除发热外,病儿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表情淡漠、头痛、全身不适、腹胀、便秘或腹泻、肝脾肿大,相对缓脉,即脉搏跳动与体温上升不相称。在腹部和胸部可见淡红色皮疹,称为玫瑰疹,但少见。约半数患儿有咳嗽,咽部充血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在病程的第一周末,特异的化验“肥达氏反应”开始转为阳性,有利于诊断的确立。
小儿伤寒的特点是年龄越小症状越不典型,表现起病急,热型不规则,胃肠道症状明显,无相对缓脉,肝脾肿大明显,容易并发支气管炎,病情也相对较轻。合并肠出血和肠穿孔也较少。
并发症:在发病的2~3周,可合并肠出血和肠穿孔,所以饮食不宜过多,应吃无渣食物。但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作用,此类并发症已少见。
治疗与护理:抗生素治疗,现在多使用第三代头孢霉素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护理方面:患儿绝对卧床休息,以减少病儿的消耗,热退以后适当逐渐增加活动量。饮食以营养丰富、少渣易消化的低脂肪食物为宜,如豆浆、牛奶、肉汤、蛋汤、米粥、软面条、豆制品,忌食生硬食物,以预防并发肠穿孔或肠出血。高热时用物理降温,头部冷敷、枕冰袋,不宜大量使用退热剂,以免大量出汗引起患儿虚脱。注意口腔及皮肤的清洁,可用温水擦洗皮肤,用淡盐水漱口。
预防:一、控制传染源,病人应早期诊断,及时隔离治疗以减少传播。二、切断传染途径,是降低发病率的关键性措施。应切实抓好粪便管理、水源管理、饮食卫生管理及消灭苍蝇、蟑螂等工作,广泛开展卫生宣教,养成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的良好习惯。三、保护易感人群,在流行地区应进行预防接种。
三、伤寒病有什么症状?
(1)初期:相当于发病的第1周。以神经系统及消化道症状开始。表现极度乏力、头痛、全身不适、肌肉酸痛。消化道症状有食欲不振、厌食、舌有厚苔、腹胀、腹部不适、便秘。病人有发热,体温呈梯形上升,于5~7d内达39~40℃,热前有畏寒。查体右下腹部轻度压痛,脾大。
(2)极期:病程的第2~3周。常有伤寒典型的临床表现,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病。热型多为稽留热,少数呈弛张热或不规则热,可持续2周。临床症状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腹痛。个别有神经精神症状,与严重毒血症表现有关。此期有相对缓脉,可触及肝脾。病程第7~12天个别病人见有淡红色的皮肤小斑丘疹,即玫瑰疹(rose spot),一般10多个,分批出现在胸腹,2~4天内消退。
(3)缓解期:相当于发病后第3、4周。病情开始好转,体温逐渐下降。毒血症状重者,神经症状突出、继续有高热、谵妄、摸空。并常发生心脏循环衰竭、肠出血或穿孔、腹泻、肺炎等各种并发症。
(4)恢复期:病程第5周。体温正常,临床症状完全缓解。
儿童伤寒病情相对轻,病程短,体温逐渐上升,脉搏加快与体温升高相平行,在极重病例出现运动失调和大脑中毒症状,并发症极少。老年伤寒体温多不高,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症状严重,易并发支气管炎与心功能不全,恢复缓慢,病死率较高
四、伤寒是什么症状
伤寒可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经过及免疫学检查结果作出临床诊断,但确诊伤寒则以检出致病菌为依据。潜伏期为5~21天。潜伏期长短与感染菌量有关。
1.临床表现典型伤寒的自然病程约为4周,可分为4期。
(1)初期:相当于病程第1周。起病大多缓慢。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头痛,腹部不适等。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呈阶梯形上升,可在5~7天内达到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少有寒战,出汗不多。于本期末常已能触及肿大的脾脏与肝脏。
(2)极期:病程的第2~3周。常伴有伤寒的典型表现,肠出血与肠穿孔等并发症亦较多在本期发生。本期内疾病表现已充分显示。
①高热:稽留热为典型的热型,少数可呈弛张型或不规则热型。高热常持续2周左右,高峰可达39~40℃,亦有超过40℃者。
②消化道症状:食欲缺乏,腹胀,腹部不适或有隐痛,以右下腹为明显,亦可有轻压痛。多呈便秘,少数可有腹泻表现。
③神经精神系统症状:一般与病情之轻重密切相关。患者虚弱、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听力减退。严重者可出现谵妄、昏迷。亦可呈现虚性脑膜炎表现。这些表现均与严重毒血症状有关,随着体温下降,病情亦逐步减轻与恢复。
④循环系统症状:常有相对缓脉(脉搏加快与体温上升不相称)或重脉。如并发心肌炎,则相对缓脉不明显。
⑤肝脾肿大:本期常可触及肿大的脾脏、质软,有轻压痛。亦可发现肝大、质软,有压痛。肝脾肿大通常为轻度,随病情恢复逐渐回复正常。如并发明显的中毒性肝炎时,可见黄疸,丙氨酸转氨酶上升等肝功能异常。
⑥皮疹:病程第7~12天,部分患者出现皮肤淡红色的小斑丘疹(玫瑰疹)。直径约为2~4mm,压之退色,略略高出皮面。为数不多,一般在10个左右,分批出现,分布以胸腹部为多,亦可见于背部与四肢。大多维持2~4天后消退。此外,出汗较多的患者可见水晶型汗疹(白痱)。
(3)缓解期:病程第3~4周。体温开始波动,并逐渐下降。患者仍觉虚弱,食欲开始恢复,腹胀减轻。肿大的脾脏回缩,压痛减退。本期仍有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包括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仍可发生。
(4)恢复期:病程第5周。体温回复正常,食欲好转,症状及体征均回复正常。通常需1个月左右才完全康复。
上述经过是典型伤寒的自然病程(图1)。由于患者的免疫状态、入侵菌株毒力、数量、治疗措施是否及时与适当、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是否原有慢性疾患等因素影响,临床表现轻重不一。
2.临床类型除典型过程外,本病又可有下列各型。
(1)轻型:发热在38℃左右,全身毒血症状轻,病程短,1~3周即可恢复。症状不多,缺乏典型伤寒表现,易致误诊和漏诊。儿童病例不少见,亦可见于病前曾接受过伤寒菌苗预防接种者,或发病早期已应用有效抗菌药物治疗者。
(2)暴发型(重型):起病急,毒血症状严重,病情凶险,发展快。畏寒,高热或过高热,腹痛,腹泻,休克,中毒性脑病,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中毒性鼓肠。亦可并发DIC等。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抢救,仍有可能治愈。
(3)迁延型:起病初始表现与普通型(典型)相同,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发热持续不退,可达数月之久,弛张或间歇热型,肝脾肿大亦较显著。伴有慢性血吸虫病的伤寒病者常有此型的表现。这种患者的抗菌药物治疗不甚满意,有时需配合抗血吸虫病治疗才能控制病情。
(4)逍遥型:全身毒血症状轻,病人常照常生活、工作,不察觉患病。部分患者则可突然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而就医。
(5)顿挫型:起病较急,近似典型伤寒表现,但在1周左右发热等症状迅速消退而痊愈。
(6)小儿伤寒:小儿伤寒的临床过程表现不典型,年龄越小越不典型;年龄越大,则越接近成人的疾病表现。婴幼儿伤寒,起病急,病情重。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常见,常出现不规则高热,伴惊厥,脉快。玫瑰疹较少见。外周血象白细胞数增高。常伴发支气管炎或肺炎。学龄儿童则多属轻型或顿挫型,与成人表现近似。病情较轻,病程较短,相对缓脉少见,白细胞数不减少。肠道病变亦较轻,肠出血与肠穿孔并发症也较少。
(7)老年伤寒:症状亦不典型,发热不高,虚弱明显。易并发支气管肺炎与心功能不全。持续的胃肠功能紊乱,记忆力减退。病程迁延,恢复缓慢,病死率较高。
3.复发与再燃
(1)复发:本病易有复发,复发率一般为10%左右。早年应用氯霉素作为特效治疗,复发率曾报告上升达20%。患者在热退后1~3周,临床症状再次出现,但常较轻(偶有较初发严重者),病程约1~3周,血培养可再获阳性结果。复发多为1次,2次者少见,偶有复发3~4次或以上者。复发的原因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潜伏在体内病灶巨噬细胞内的伤寒杆菌重新繁殖,并入侵血循环,再次引起菌血症而致。复发多见于抗菌治疗不充分的患者。
(2)再燃:在病程的2~3周左右,体温开始波动下降的过程,尚未达正常,持续5~7天,发热又回复上升。再燃时症状可稍明显,血培养可再次阳性。再燃的机制与复发相似。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