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理解: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舟行江上,顺流而下,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
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佚名《浣溪沙·五两竿头风欲平》
理解:被研究的物体是山在运动,山和船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选择船为参照物.选择地面为参照物,山和地面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山不动”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理解:“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襄邑道中》
理解:作者明知船行甚速,如果天上的“云”真的不动,那么在“卧看”之时就应像“榆堤”那样不断后移。于是,作者恍然大悟:原来天上的云和自己一样朝东方前进。“云与我”保持相对静止,反应了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理解:“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理解:“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理解:这句话是对相对运动的描述,湖水不动,只有船在动。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
理解:如果一个人坐在地球表面某一处不动,他也会随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而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虽然相对于地球而言,人的空间位置并没有变化,人是相对静止的;但相对于更广阔的空间,如太阳系里,人的空间位置就发生了变化,而且是很大的空间移动.这其中体现了,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理解: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理解:诗人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