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副伤寒症状

伤寒,副伤寒症状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症状:高热、中毒面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大。副伤寒:与伤寒的表现极为类似。但病情相对较轻,病程也较短。

感染伤寒后会出现持续性发烧、头痛、不适、厌食、相对性心律减慢、脾脏肿大,身躯出现红疹、咳嗽,成年人较常见有便秘或腹泻,淋巴组织病变,若不治疗,会造成小肠出血或穿孔。副伤寒之症状较轻,死亡率也较低。

典型的伤寒自然病程可分为4期:1.1期:相当于病程第1周,起病大多缓慢,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与咳嗽等。2.2期:相当于病程第2~3周。典型表现有高热持续不退、食欲不振、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听力减退、谵妄、昏迷、相对缓脉、脾大、丘疹等。3.3期:相当于病程第3~4周,人体对伤寒杆菌的抵抗力逐渐增强,体温出现波动,并开始下降,食欲逐渐好转,腹胀逐渐消失,脾肿大开始回缩,但本期内有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的危险,需特别提高警惕。4.4期:相当于病程第4周末,开始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好转,一般在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健康。

伤寒、就是受了风吹受凉了吃点伤风胶囊就好了

几个月前,我一个朋友的舅舅,糖尿病肾病晚期,到了阳脱的阶段,症状表现跟真武、四逆汤证表现完全一致一一一一一这个病人给中医老师傅害死了,什么什么阳脱一一一一此时不去透析,什么中药也没用

内容

伤寒的症状

第一,伤寒这个疾病是一个传染性极高的疾病,它的症状能可以分为四期:

第一期也叫初期也就是病程的第一周,起病大多比较缓慢,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他可以伴有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咽痛,咳嗽的症状,病情可以逐渐加重,体温呈阶梯状上升,于第五天到七天可以高达39度到40摄氏度,发热前可以有畏寒、寒战,退热时出汗并不明显。

第二是极期,也就是第二周到第三周的时间,常常有伤寒的一些典型的表现。

第三期就是缓解期,相当于病程的第三周到第四周,人体对伤寒杆菌的抗病力逐渐增强,体温出现波动,并开始下降,食欲好转,腹胀可以逐渐消失,但是本期也有发生肠穿孔和肠出血的一些危险,需要特别提高警惕。

第四就是恢复期也就是病程的第四周,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好转,一般在一个月左右恢复健康。

伤寒是怎么引起腹泻的

伤寒或说伤寒病,原先出自中医学的范畴,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而在现代西医学传入东方后,其中细菌学有种伤寒杆菌(Salmonella typhi)造成之疾病,亦称为伤寒病。中西医学对伤寒的概念并不相同,不可混淆。

【中医学】

定义: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外感风寒之邪,感而即发的疾病。

《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指的是广义伤寒。

《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中“伤寒有五”之伤寒为广义伤寒,五种之中的伤寒为狭义伤寒。

有关伤寒的记载,始见于《内经・素问》。继后,《难经》明确指出,伤寒的涵义有广有狭,广义伤寒包括狭义伤寒以及中风(感受风邪所致的外感病,不同于杂病中风)、温病、热病、湿温等疾病,即以伤寒名称兼赅风、湿、热等病邪所致的多种外感疾病。汉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以六经证治为纲要,撰写了《伤寒论》一书,使中医学理法方药得到和谐统一,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无论对外感热病和其他系统疾病,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伤寒的致病因素包括外因、内因。广义伤寒各种疾病的外因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狭义伤寒由冬令感受风寒所致。伤寒发病的内因为正气虚亏,如果素体虚弱,或劳倦饥饿 ,起居失常 ,寒温不适 ,房事不节 ,均可导致正气虚亏,易被外邪侵犯成病。

辨证纲领

伤寒以六经为辨证纲领。六经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和厥阴,是人体手足十二经脉的统称。经脉内属于相关脏腑,外络肢节,在生理和病理上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六经辨证就是以经络脏腑生理和阴阳属性为基础,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病证加以综合、分析,归纳为6个不同的类型(太阳病、阳明病 、少阳病 ,合称为三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合称为三阴病),用以说明疾病的部位、性质、病机、病势趋向及其相互间的转化,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伤寒六经病的基本症状为:①太阳病。多发生在外感疾病初期,主证为发热,畏恶风寒,头项痛,脉浮等表证,也称太阳经证。若表邪不解,而内传膀胱,则为太阳腑证。证见发热恶风,烦渴欲饮,水入则吐,小便不利,脉浮或浮数;或证见少腹急结硬满,小便通利,其人如狂或发狂,脉象沉涩(见太阳病)。②阳明病。为邪热内盛,肠胃燥热。主证为高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若热邪熏灼胃经,兼见烦渴引饮,脉象洪大,为阳明经证;若热邪与肠中燥屎互结,兼见日晡潮热,谵语,腹满疼痛,大便不通,脉沉实或滑数,舌苔黄厚,为阳明腑证(见阳明病)。③少阳病。病变表现在半表半里之间。主证为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脉弦(见少阳病)。④太阴病。多系脾阳不足,寒湿之邪侵犯所致,主证为腹满,呕吐,食不下,腹泻,腹痛喜揉按,口不渴,脉缓弱(见太阴病)。⑤少阴病。多因心肾虚衰,寒邪或热邪侵犯足少阴肾经或手少阴心经,为伤寒病危重阶段。少阴病主证为无热畏寒,脉微细,但欲寐。若见脉沉微细,畏寒面白,四肢厥冷,呕吐,下利清谷,即为少阴虚寒证;若兼见心烦不寐 ,口燥,咽干咽痛,脉沉细数,舌尖红赤,为少阴虚热证(见少阴病)。⑥厥阴病。伤寒病正邪相争的最后阶段,病证较为复杂严重,不是热极便是寒极,故以厥热往复为主要表现。厥,指四肢寒冷,甚而至于肘膝,一般地说,阳复则厥退而发热,病可逐渐向愈,邪盛则四肢厥冷,易于出现亡阳危候(见厥阴病)。

伤寒六经为病,不是静止不动的,某一经的病变,往往会影响到另一经,因此六经病有相互传变的证候。六经病的传变是由感邪的轻重,正气的强弱,治疗当否,或有无宿疾等多种因素所决定的。脉证的变化是判断六经病证是否传变的主要依据。临床上,伤寒的传变并不固定于六经次序。

治疗

治疗伤寒应掌握辨证论治原则。伤寒六经病总的治则为祛除外邪,扶助正气。三阳病多属表证、热证、实证,以祛邪为主,三阴病多属里虚寒证,治法应以扶正为主。但伤寒病的诊治较为复杂,倘若误治,可致变证迭现。如太阳病虽有表邪,但不能发汗太过,否则津液耗伤,甚则汗多亡阳;太阳病表邪未解,不可误行攻下,否则可成痞证或结胸;少阳病邪在半表半里,故汗、吐、下法皆在所禁;阳明病肠胃燥热,故禁发汗及利小便,以免重伤津液;阳明邪热在经,尚未与燥屎相合,不可过早攻下;少阴病阴阳皆虚,不可误汗、误下等等。

太阳伤寒证脉证提纲:

《伤寒论》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伤寒证证治:

《伤寒论》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现代医学】

伤寒杆菌(Salmonella typhi)造成之伤寒病,常称“伤寒热”(typhoid fever),其症状包括高烧,可达39°至40°C(103°至104°F);其他症状有腹痛、严重腹泻、头痛、身体出现玫瑰色斑(rose spot)等。肠道出血或穿孔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其传染途径为粪口途径,传染力很高。

在19世纪50年代克里米亚战争爆发时,因伤寒而死亡的士兵是因战伤而死亡的10倍。伤寒可引起高热和肠道出血,具有很高的传染性。

到了1898年,尽管这种疾病在当时仍然无法治愈,赖特却研制出了伤寒疫苗。在次年爆发的布尔战争期间,士兵死于伤寒者仍然要5倍于因战伤而死亡者。然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这种疫苗得到了采用。数百万的士兵因战壕内恶劣的条件而死亡,但死于伤寒的只有100人。

1907年,厨师玛莉・马龙造成伤寒玛莉事件,可说是医学史上有名的案例。

伤寒的症状包括高热、皮疹、寒战和出汗。

一个赖特未能预料到的问题是“伤寒玛丽”。玛丽这位妇女是位厨师,她所到之处都引发了伤寒的蔓延,尽管她本人并未患病,但却把所携带的病菌传染给了吃她食物的人。当最终被证实为传播病菌的人后,她被扣留并终生隔离。

伤寒常见的传染源为遭病菌污染的水源,或者是被伤寒病人或带菌者接触过的食物。今天,伤寒可用抗生素治愈。现代医学采取的抗生素有安比西林(ampicillin)、氯霉素(chloramphenicol)、磺胺剂(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及fluoroquinolone类如ciprofloxacin。

《伤寒论》的厥阴病方,为什么很多人吃了腹泻?老中医这么解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