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糠枇孢子菌怎样医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
概述: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是由圆形或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引起的毛囊炎改变,其皮损特征表现为圆顶状毛囊性丘疹或脓疱样损害。
临床表现:
1.青壮年多见; 2.皮损好发于胸背和上臂;
3.皮损表现为圆顶状毛囊性丘疹或脓疱样损害,直径2-4mm,按痤疮治疗无效。
诊断依据:
1.皮损好发于胸背、上臂; 2.典型皮损表现;
3.皮屑直接镜检可见短杆状菌丝及圆形孢子;
4.皮损组织病理(PAS染色)毛囊内可见大量圆形或卵圆形芽生孢子。
治疗原则:
1.内服系统抗真菌药。 2.外用抗真菌制剂。
用药原则:
1.皮损面积较局限者以外用疗法为主; 2.皮损广泛而顽固者可考虑内服系统性抗真菌药。
辅助检查:
1.临床表现典型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诊断有困难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B”。
疗效评价:
1.治愈:皮损消退,真菌直接镜检每周1次,连续2次阴性,皮损组织病理(PAS染色)毛囊内孢子阴性;
2.好转:皮损部分消退,真菌直接镜检阴性或阳性,皮损组织病理(PAS染色)毛囊内孢子阳性;
3.未愈:皮损无改善,真菌直接镜检阳性,皮损组织病理(PAS染色)毛囊内孢子阳性。
专家提示:
平时注意个人卫生,本病易误诊为痤疮,易复发,病后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在医生指导彻底治疗以达到根治目的,治疗期间要彻底消毒用过的衣物。
二、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怎样才能根治?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是由圆形或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引起的毛囊炎改变,主观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常伴有灼热和刺痛感。运动或洗澡后出汗,可加剧瘙痒。本病多见于中青年,平均发病年龄在30岁左右。本病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背上部、胸前、双肩、颈部,少数见于前臂、小腿和面部,腹部有时亦会发生。
在平时护理上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皮肤卫生,可用盐水清洗患处。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不滥用抗生素。
☆皮肤瘙痒时避免挠抓造成二次感染。
☆衣物、毛巾及盆都要单独使用,经常烫洗消毒。
☆饮食上补充维生素a及维生素e,可帮助皮肤恢复,不吃辛辣刺激食物。
目前可外用慕晓皙康润膏,每天两次,建议恢复后继续巩固一段时间,彻底杜绝毛囊炎。
三、糠秕孢子菌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
概述: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是由圆形或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引起的毛囊炎改变,其皮损特征表现为圆顶状毛囊性丘疹或脓疱样损害。
临床表现:
1.青壮年多见; 2.皮损好发于胸背和上臂;
3.皮损表现为圆顶状毛囊性丘疹或脓疱样损害,直径2-4mm,按痤疮治疗无效。
诊断依据:
1.皮损好发于胸背、上臂; 2.典型皮损表现;
3.皮屑直接镜检可见短杆状菌丝及圆形孢子;
4.皮损组织病理(PAS染色)毛囊内可见大量圆形或卵圆形芽生孢子。
治疗原则:
1.内服系统抗真菌药。 2.外用抗真菌制剂。
用药原则:
1.皮损面积较局限者以外用疗法为主; 2.皮损广泛而顽固者可考虑内服系统性抗真菌药。
辅助检查:
1.临床表现典型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诊断有困难者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B”。
疗效评价:
1.治愈:皮损消退,真菌直接镜检每周1次,连续2次阴性,皮损组织病理(PAS染色)毛囊内孢子阴性;
2.好转:皮损部分消退,真菌直接镜检阴性或阳性,皮损组织病理(PAS染色)毛囊内孢子阳性;
3.未愈:皮损无改善,真菌直接镜检阳性,皮损组织病理(PAS染色)毛囊内孢子阳性。
专家提示:
平时注意个人卫生,本病易误诊为痤疮,易复发,病后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在医生指导彻底治疗以达到根治目的,治疗期间要彻底消毒用过的衣物。
四、糠鼠孢子菌毛囊炎是什么样子
糠皮孢子菌性毛囊炎是由圆形或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引起的毛囊炎改变,其皮损特征表现为圆顶状毛囊性丘疹或脓疱样损害。临床表1.青壮年多见;2.皮损好发于胸背和上臂;3.皮损表现为圆顶状毛囊性丘疹或脓疱样损害,直径2-4mm。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