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手术后尿失禁能好吗?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与术中尿道括约肌及神经损伤、膀胱颈部切除、膀胱尿道及其支持结构重建等有关,也与患者年龄、前列腺大小、术前存在膀胱功能异常、手术方式以及手术者操作熟练程度等相关。其中,尿道括约肌损伤和逼尿肌过度活动是术后尿失禁的主要原因。

当前临床尿失禁管理的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通过改进手术技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患者尿控功能,但到目前为止尚无一种手术方法可以完全避免术后尿失禁的发生。

大量研究表明,开展康复功能训练有助于减轻尿失禁程度,是前列腺癌术后主要的非侵入性尿失禁管理策略。制定规范的护理程序,从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功能锻炼指导等角度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尿失禁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控尿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目前,针对尿失禁患者的心理护理通常为一系列共性化的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内容:

①一般支持性心理护理:经常主动与患者交谈,给予安慰和鼓励,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缓减负性情绪和心理负担。

②心理暗示:将心理暗示和功能锻炼相结合,培养患者排尿意识,建立和强化排尿条件反射,对康复结果进行比较,引导患者看到治疗的效果。

③基于疾病认知、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心理干预:向患者解释尿失禁是暂时的,可在术后一年内逐渐恢复;介绍疾病知识,让患者接受尿失禁现象,避免盲目估算治疗期限增加心理负担;告知患者不可自行减少饮水量,避免造成尿路感染。

④经验式治疗:向患者介绍成功案例,鼓励战胜尿失禁障碍的患者分享抗病经历,这种积极的心理感染能促进同类患者主动改善尿失禁。

康复锻炼是改善尿失禁的关键措施

康复锻炼是尿失禁保守治疗的主要内容之一,经济无创、简单易接受,能有效防治术后尿失禁的发生,对促进患者尿控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一、盆底肌锻炼

盆底肌功能锻炼可增强盆底肌肉的收缩力和张力,为膀胱、尿道提供结构支撑,同时也能增强尿道括约肌的力量,是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患者最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法之一,临床上普遍认为规范的盆底肌锻炼有助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控尿功能的恢复。

有学者主张训练包括腹横肌、腹直肌、膈肌在内的相关支持性肌肉,能促使盆底肌肉恢复到更大的自主收缩力。

以往的研究主张在术后进行盆底肌锻炼,近年来许多研究关注术前或者围手术期盆底肌锻炼。因为在术前教会患者掌握盆底肌运动技能具有一定积极作用,这确保了术后早期盆底肌训练能正确、规范地进行。

二、膀胱功能训练

膀胱功能训练主要是指通过强化提肛肌为膀胱、尿道提供结构支撑,使尿道压力增高,有效改善膀胱逼尿肌的不稳定性。目前膀胱训练结合盆底肌锻炼被证实可以有效改善术后尿失禁,两者联合可以克服单一训练的不足、强化锻炼效果。

三、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是借助电子仪器进行行为矫治的技术,使用探针或电极提供对正在训练的肌肉的反馈信号,帮助患者正确识别盆底肌群,电流刺激产生肌肉收缩活动达到加强盆底肌肉力量的效果。

因为需要利用特殊设备,经济成本较高,该技术没有普及。然而,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可以通过特定的仪器,把患者盆底肌肉活动的信息转化成可视可听的感觉信号,指导患者进行正确自主的盆底肌肉训练,对于经医务人员指导仍不能掌握盆底肌功能锻炼方法的患者,采用此方法比较有意义。

四、中医调护是改善尿失禁的辅助措施

中医学认为尿失禁主要因肾气不足、脾肺气虚、膀胱开合失度、下元不固、上虚不能制下所致。尿失禁的中医疗法为运用中医技术培补元气、益肾固精、收敛固涩、调理脾胃,常有中药、针灸、食疗、耳穴压豆、穴位敷贴等方法。

当前,大多研究只将中医治疗和护理作为辅助干预措施,缺乏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五、药物治疗观察是尿失禁护理的重要内容

对于括约肌损伤引起的压力性尿失禁,目前研究较多的药物是度洛西汀。逼尿肌异常的患者多伴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抗毒蕈碱药物已被临床证实有很好的疗效。

度洛西汀副作用常见头晕、心慌、体位性低血压,服用抗毒蕈碱药物会出现口渴、便秘和胸闷等不良反应。需要做好药物指导,严密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在腹腔镜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虽然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式,但无法避免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给患者带来痛苦。合理的心理干预和功能锻炼对尿失禁的防治是积极有效的,如何确保患者坚持全程规范的康复训练,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分析患者不稳定心理状态及心理需求,树立治疗信心,有效改善患者尿失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这些都需要患者和家属共同努力。

欢迎亲们点赞加关注并参与讨论哈!

参考文献

[1]林琪,余旻蕾,任君红.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进展[J].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9, 26(10): 7-1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