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构设置
建立健全的机构设置可以使政府各部门发展均衡,增强个别应急职能机构的自身功能,减少机构建设条块分割,降低对政府本身的依赖。
2、法制建设
建立起独立的、综合性的应急管理法规标准体系。制定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或者紧急突发事件的配套法规。
3、技术支撑
应急管理的技术支撑体系是应急管理者作出决策的依据来源,同时也是能够顺利实现应急响应联动的保障。根据应急管理所需发挥的职能,应急管理的技术支撑体系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信息化的应急联动响应系统、应急过程中的事态检测系统、事故后果预测与模拟系统和应急响应专家系统。
4、预案体系
应急管理体制预案是针对各种突发事件类型而事先制订的一套能迅速、有效、有序解决问题的行动计划或方案,旨在使得政府应急管理更为程序化、制度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它是在辨识和评估潜在的重大危险、事故类型、发生的可能性、发生过程、事故后果及影响严重程度的基础上,对应急管理机构与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备)、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出的具体安排。
5、评估体系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国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评估,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
6、运行程序
国家应急管理机构应设立应急指挥中心。各个应急指挥中心都应设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为应急工作所涉及到的各个部门和单位常设固定的职位,配备相应的办公、通讯设施。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或进入紧急状态,各有关方面代表迅速集中到应急指挥中心,进入各自的代表席位,进入工作状态。应急指挥中心根据应急工作的需要,实行集中统一指挥协调,联合办公,以确保应急工作反应敏捷、运行高效。
7、资金保障
各级财政部门应该设立一定额度的应急准备金,专门用于突发事件的应急支出。同时,我国政府部门还应设立日常应急管理费用,专门处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日常保障运行,并且为建立网络信息维护系统、应急预案等提供经费保障。同时,各级财政部门在一段时间内应该对突发事件财政应急保障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审核。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