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劳动教育心得? 中职教资心理健康教育考试科目?

一、中职生劳动教育心得?

“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德智体美”之外,为什么还要强调“劳”?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的劳动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意味着什么?现实中,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根源就在于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事实上,挥洒劳动的汗水、体味劳动的艰辛,才能收获劳动的快乐,也才能真正理解劳动的内涵。

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实践证明,爱劳动、会劳动不仅不会耽误学习,反而能够促进学习,有助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面向未来,应当更加注重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将劳动教育与智育区别开,防止用文化课的学习取代劳动教育。幼时启蒙劳动意识,感知劳动乐趣,体会劳动光荣;稍大时增加劳动知识技能,适当参加生产劳动;再大时增加职业体验,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在个体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劳动教育不仅能提升就业创业能力,还有助于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择业观,涵养不畏艰辛、崇尚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

也应创造条件,实现劳动教育实施途径多样化,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对家长来说,应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在衣食住行中掌握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让孩子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学校应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采取灵活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全社会都应注重发挥协同作用,开放实践场所,搭建活动平台,支持学生走出教室,动起来、干起来。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今天,人类劳动的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展劳动教育也须与时俱进。以《意见》印发为契机,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就一定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在劳动中提升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中职教资心理健康教育考试科目?

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考试包括3个科目,科目一为《综合素质(中学)》;科目二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其中,心理健康教师资格的笔试仅开考科目一与科目二,科目三《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结合面试一并考核。

三、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名言警句?

1) 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2) 不幸降临的时候,并不是路已经走到了尽头,而是在提醒你:该转弯了。

  3)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4)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5) 一个人真正伟大之处,在于能够认识自己。

  6) 如果一个人对自我有着清醒的认识,就会知道自己想的是什么,干的是什么,自己有多大能力,多大潜力,自己存在哪方面的缺点,应向哪方面努力,因而能给自己确定一个正确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奋斗,最后达到光辉的顶点。

  7) 踏着别人的足迹前行,永远找不到自己的足迹。

  8) 人人都可以有优秀的表现,只须怀着自信。有了强烈的自信心,你想成就的任何事,都会有希望。

四、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名言警句?

1、拥有健全的心理,争做健康的卫士。

2、 心理健康,受益你我他。

3、浇树浇根,知兵知心。

4、心理工作与政治思想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兄弟

五、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140字?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本学科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对教育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这也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在整个心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教育心理学主要分为四个模块,一是学习的本质,二是学习的过程,三是影响学习的因素,四是教学与管理。其中,学习与学习理论是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既介绍了学习的本质,并对不同的流派提出的学习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我认为这部分内容相当重要,它让我开始了对学习的思考,第一次去尝试理解人类是怎样学习的。行为主义、认知派、人本主义、构建主义等对人类的学习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其中的很多观点都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在佩服和敬仰这些伟大的心理学家的同时,我学会了用辩证的方法来看待问题。他们提出的理论基本都能在某一方面对问题得到很好的解释,但也必然会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仔细深入的思考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对我们的学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人类学习机制的探索之路上仍然有很多未解之谜。

  关于认知领域的学习过程和行为领域的学习过程,我主要学习了六个方面的内容:知识的学习、学习策略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动作技能的学习、学习的迁移、品德的形成。这是对认知领域和行为领域的学习过程的详细介绍。这几方面的内容都是很实用的。而且我个人对这方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所以很喜欢学习这部分的知识。

  掌握知识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知识的定义学习心得,知识的分类,知识的表征形式,以及元认知和概念学习,这些关于知识学习的内容让我对"知识"二字有了不同的认识,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没学习之前虽然觉得自己很清楚什么是知识,但却不能用准确的文字表达出来,学习了教育心理学后才知道知识是指存在于语言文字符号中的信息,或者说是主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形式。学习了这门课程后,感觉到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了,能用心理学的一些术语和理论来解释学习中的一些现象。在不经意间就会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现实联系起来,尝试着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去理解、解释。

  学习策略的学习这章内容,我认为非常重要,虽然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经常会使用某些策略,但从未系统的考虑过,经过学习,我们可以系统条理的了解我们在学习中所使用的策略。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这部分知识给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辅导,帮助不善于使用学习策略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

  智力和创造力是个体差异和个性化的重要表现,也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智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智力的测量。对于如此抽象的智力,心理学家设计出了一个又一个量表进行量化,对神奇的智力进行测量,这让我感受到了心理学的魅力所在。教育心理学把心理和教育融为一体,把心理学的理论应用到教育中来,真正实现了它的价值。对于创造力的培养也让我有很深的感触。随着年龄的增长,创造力似乎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幼儿的创造力水平很高,而成年人的创造力水平则比较低。

  对于动作技能的学习,知识的迁移,以及品德的形成等方面的内容也同样让我获益匪浅。例如:知识迁移的学习定势说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了解了这个理论以后,可以知道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教学中,善于运用已有的学习定势,因势利导,促进新的学习和问题解决,同时,还可以避免由于学习定势对问题解决带来的干扰。

六、中职生可以报考教育专科吗?

当然可以。根据你的专业可以来选择专科专业的。

七、中职生的现状和教育管理?

现状

我国目前中职生数量不多,整体素质比较低。一方面,我国的中职教育起步晚,另一方面,很多学生包括家长不愿意上中职,对中职教育有偏见。致使我国中职教育和国外比较起来有点滞后。

教育管理

1.加大对中职教育的投入

2.做好中职教育的宣传工作

3.转变观念,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中职教育

八、中职生学前教育升学感言?

幼儿园教师专业化主要是指教师在严格的专业训练和自身不断地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职业中学学前教育个人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幸参加了为期二十天的学前教育短期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当一名教师容易,但是要当一名好幼儿教师却是那么的不易,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收益颇多。

这次的国培参训一段,让我对教育的价值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目标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做人和学习生活。致力于每一个幼儿的发展,为儿童的发展学习奠定基矗认识到幼儿教师是生活在镜子里的,时时刻刻都有孩子在注视并模仿着我们,我们是每个孩子的榜样,应该做一个有理有节的人。而且在新的教育时期,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但需要有幼儿教育方面的专长,更需要有自己的特长。同时作为幼儿园集体中的一份子,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职业规律,具体团队意识,维护幼儿集体的荣誉。

通过学习,我们清楚了执教能力建设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它不仅包含教师的素养、教学能力、教学方式、还包含教师教书育人等多方面的能力。提高我们幼儿教师的执教能力不仅需要先进的理念,高超的技术,还需要对孩子全身心热爱,无私的关怀。我们会更积极地去实践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迅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明确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以什么样的职业道德思想、情感、态度、行为和作风去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家长服务。我们也明白了良好的师德是教师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内在动力,是挖掘教师潜能得不竭源泉。我们愿意做儿童世界的守护着!

通过学习我深深地感觉到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要实施创新教育理念,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种业务素质:

(1)有丰富的知识结构,这是教师发挥创造性的基本保证。

(2)有较高的管理艺术。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是班级的整体管理,二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指导。

(3)有丰富的感情。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热情洋溢的赞赏以及在与学生接触时的仪态、表情和举止所表现出的积极情感能随时地激发、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教,变苦学为乐学,单纯的知识传授变成了双向的情感交流,使教者亦乐、学者亦乐。

九、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生学什么?

1. 心理学基础知识:学习心理学的各个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模型和方法,掌握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和技巧。

3. 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和评估:学习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和评估方法,包括心理测量、评估工具和技术,能够准确判断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4. 心理健康干预和治疗:学习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和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谈话疗法、心理教育等,能够设计和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干预方案。

5. 心理健康教育策划与管理:学习制定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项目的策划、管理和评估方法,包括需求评估、资源整合、活动设计等。

6. 社会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学习社会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了解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健康相关因素。

7. 心理危机干预与紧急救援:学习心理危机干预和紧急救援技能,能够在自然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中提供心理支持和援助。

除了上述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生还需要进行实践和实习,培养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参与社区心理健康项目、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

十、如何上好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如何上好中?

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课------

  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只有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如果教育仍然片面强调培育某一方面的能力,而偏废其他方面的能力,那么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和个性等就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整体教育就会失去他的平衡与和谐,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也将被削弱。因此,在中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健全他们的人格、增强他们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将关系到当今和将来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保护的大问题,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

  一、心理健康状况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算,20%的人存在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至于日常生活中就可观察到的各种各样的轻微的心理问题在人群中更是大量的存在。当代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激烈变化时期,心身发育的未成熟,社会阅历的缺乏,竞争压力的增大,思维方式的变化,心理调节能力差使他们对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不善处理,因而心理和行为就更容易失常。特别面对升学压力和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家庭盼子成龙成凤的压力,他们的各种心理困惑、心理失衡,甚至心理疾患得不到及时地排解,消除与矫治,这就便得中学生心理不健康或还无全健康的比例更大,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他们中有的是在经历了“应试的洗礼”,经受人生第一次挫折后站立起来,向职业学校走来的。有的是抱着对职业校园的希望与憧憬,来到我们面前;有的还怀有深深的自卑。不少来自于下岗职工、农民工家庭和单亲家庭的孩子们,还在感受着生活艰难、学习上无法自助的困难,肩膀上更承担着摆脱家庭贫困的重任。与此同时,他们还要面对成长的烦恼,面临生活的独立,经受学习的再次考验和面对社会、职业的选择与竞争。因此,在成长、生活、学习和职业选择的方方面面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自然难免,与同年龄段的高中生相比职校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非常显著,心理问题更为突出。

  二、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

  许多人认为,升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没有了升学压力,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学习压力和同学之间学习方面竞争的压力也相对减弱,心理问题应该相应减少。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青春期因素。职校生正处于青春期,在身、心两方面变化最大,是一生中第一次生理和心理飞跃突变的重要时期,心理学家称该期是人生的“疾风暴雨式的动荡时期”。虽然学业方面的压力减轻,但有的学生因精神空虚、自卑、失恋和由于敏感、多疑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等带来的一系列心理问题,令这些青春期学生苦不堪言。学生所遇到的这些问题,又恰恰是不愿或不好意思向家长、班主任、同学谈及的问题。经常独自排遣忍受煎熬,出现心理偏差,便是再所难免的了。

  (2)职校生的家庭环境对其心理问题的产生有很大影响。通过查阅相关学生的档案发现,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概率较大的家庭因素有:父母间关系不和,单亲家庭,父母(主要领养人)的教育方式为粗暴式的家庭,父母文化程度低、健康状况差等。

  (3)职校生的个体因素是导致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如高中生的根本原因。个体因素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调查中发现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外向型特征明显,性格倔强,情绪不稳定,认知能力、意志力和社交能力普遍较差。这些学生在初中阶段大都学习较差,习惯不好,因此经常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逆反心理严重。升入职校后,一开始同学之间由于习性相同,很容易相处一起,这也是职校一年级学生人际关系好与高中一年级的原因所在。但随着生理、心理的逐渐成熟,自我认识得到提高,想学好,底子太差,想做好,又没有毅力克服以往养成的坏习惯,这种心理冲突便引发了抑郁、强迫、焦虑等诸多心理问题。

  (4)就业的巨大压力是职校生心理健康状况恶化的主要原因。众所周知,我国近几年来高等学校的就业率出现了滑坡, 职校生更感就业的艰难,加之多数职校的课程设置脱离实际,没能使学生学到谋生的一技之长,造成职校生对自己的前程感到渺茫,又无可奈何,内心对家长的期望感到愧疚,又难于启齿,往往自己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严重的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致使学生越临近毕业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并且人数呈递增趋势。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对于职校生的心理状况调查和心理测量数据分析,发现了职校生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作了相应的分析,为我们有的放矢的做好职校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一步健全心理咨询机构,帮助学生克服个性弱点,预防心理疾病发生,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环境。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以及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与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应对挫折、匹配职业、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行为问题,并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与咨询,提供必要的援助,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1、通过心理卫生讲座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了解生理发育的特征及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帮助学生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培养良好的人际适应能力,塑造良好的性格品质,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友谊感、义务感,增强自信心、意志能力和抗挫能力,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2、 通过人格化教育管理,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班级氛围,调整心态,建立信心,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体会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认识自己,开发潜能,悦纳自己,完善自己;帮助学生在专业课和其他活动中了解未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所学专业,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培养职业兴趣,帮助学生促进良好的个人品质的发展,指导学生调整期望,符合实际,减轻心理压力。

  3、通过心理咨询,了解简单的心理调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正确认识和把握自我;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现象,帮助学生学会调控情绪,正确对待异性交往。通过集体咨询,强化集体心理卫生,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性格和能力特征,提高自我意识,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心理素质。

  通过对毕业班的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引导学生利用学习和各种实践机会熟悉社会、体验社会、体验职业,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个性特点,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创业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合作与竞争意识,增强迎接职业挑战的信心,提高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学会应对压力与挫折,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之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每周每班2学时。

  2、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并通过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网络咨询、开设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惑。对于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应该及时识别并转介到专业诊治部门。

  3、在实习实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实习实训是学生接触社会、体验职业的重要渠道,要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心理调适,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积极的情感体验,克服不利于将来就业的心理倾向,正确对待职业选择和职业的变化发展,了解职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培养职业兴趣、爱岗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

  4、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充分利用我校各种宣传媒体,如广播、电视、网络、校刊、校报、橱窗等形式,利用第二课堂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5、.建立学校与家庭密切联系与沟通机制,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教师家访等各种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发挥家庭的作用,使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通过以上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以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和情感发展需要出发,对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构建意识、态度、情感、信念,提高自我观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尊重、自我监督、自我追求、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心理潜能,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