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
危险化学品事故伤员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如下:(1)个人防护。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后,危险化学品会通过呼吸系统和皮肤进入人体。因此,必须了解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性质和毒性,选择好合适的防护措施,做好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体防护。(2)毒物源的切断。进入事故现场后,要迅速切断毒物的来源,防止毒物继续外溢对人体造成进一步伤害。(3)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4)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相互照应。(5)所用的救援器材需具备防爆功能。
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现场救护目的是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在生命得以挽救,伤病情得以防止进一步恶化这一最重要、最基本的前提下,还要注意减少伤残的发生,尽量减轻病痛,对神志清醒者要注意做好心理护理,为日后伤员身心全面康复打下良好基础。总之,要记住现场救护的原则是:先救命,后治伤。 ——迅速判断致命伤; ——保持呼吸道通畅; ——维持循环稳定; ——呼吸心跳骤停立即心肺复苏(CPR)。 无论是在作业场所、家庭或在马路等户外,还是在情况复杂、危险的现场,发现危重伤员时,“第一目击者”对伤员的救护要做到: (1)保持镇定,沉着大胆,细心负责,理智科学地判断。 (2)评估现场,确保自身与伤员的安全。 (3)分清轻重缓急,先救命,后治伤,果断实施救护措施。 (4)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取措施减轻伤员的痛苦。 (5)充分利用可支配的人力、物力协助救护。 (一)自救、互救 1.紧急呼救 当紧急灾害事故发生时,应尽快拨打电话120、110呼叫急救车,或拨打当地担负急救任务医疗部门的电话。 2.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 在事故的抢救工作中不要因忙乱而受到干扰,被轻伤员喊叫所迷惑,使危重伤员落在最后抢出,处在奄奄一息状态,或者已经丧命,故一定要本着先救命后治伤的总原则。 3.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尽快脱离事故现场 在可能再次发生事故或引发其他事故的现场,如失火可能引起爆炸的现场,应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尽快脱离事故现场,以免发生爆炸或有害气体中毒等,确保救护者与伤者的安全。 4.先分类再运送 不管伤轻伤重,甚至对大出血、严重撕裂伤、内脏损伤、颅脑损伤伤者,如果未经检伤和任何医疗急救处置就急送医院,后果十分严重。因此,必须坚持先进行伤情分类,把伤员集中到标志相同的救护区,有的伤员需等待伤势稳定后方能运送。 5.医护人员以救为主,其他人员以抢为主 救护人员应各负其责,相互配合,以免延误抢救时机。通常先到现场的医护人员应该担负现场抢救的组织指挥职责。 6.消除伤员的精神创伤 一切有生命威胁的刺激对人都能引起强烈的心理效应,‘进而影响行为活动。灾害给伤员造成的精神创伤是明显的,对伤员的救护除现场救护及早期治疗外,尽可能减轻其精神上的创伤。 7.伤面的救护措施 为应对紧急情况,员工和公民都应学习和掌握采用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技术,对伤员进行紧急处理。 8.正确处理窒息性气体引起的急性中毒 存在窒息性气体的事故现场,引起危害的特点是突发性、快速性、高度致命性,救护人员应戴防护用具,正确施救,以降低死亡率,并防止救护人员中毒。 9.尽力保护好事故现场 (二)现场伤情、伤员分类和设立救护区标志 救护中为减少抢救的盲目性,节省时间,较准确地按伤情分别进行有组织的救护,快速进入“绿色生命安全通道”,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医护人员的作用,把救护力量投入到最需要救护的伤员身上。
紧急救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紧急救护的基本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的生命,减轻伤情,减少痛苦,并根据伤情需要,迅速与医疗急救中心(医疗部门)联系救治。
拓展资料
一、急救目的
第一,维持生命
第二,防止伤势恶化
第三,促进恢复
二、救护员的道德守则
第一,救护员的行为须完全符合正确的急救操作方法。
第二,救护员应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无私,救护员不应存有私心,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位伤病者;
二是无贪心,救护员不应擅自拿取伤病者的财物;
三是不求回报,抢救伤病者是自愿行为,救护员不应期望伤病者给自己任何方式的回报。
三、申请急救服务
拨打急救电话999或120
电话内容包括:
需要服务类型(如救护车)
现场联络人的电话、姓名
意外事件发生的地点(必要时可说明到达现场的途径)
意外事件发生的过程、种类
意外事件中伤病者人数
意外事件中受伤情况(受伤种类及其严重程序)
特殊说明(如需要接近被困伤病者或解除伤病者缠压物等)
要求接听者将内容重复一次,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冰山原则的基本内容内容?
冰山原则:
主要指“更少即是更多”,即删除比添加素材更重要。“冰山运动之所以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该创作理论首先由海明威提出。
1895年,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与布劳伊尔合作出版,弗洛伊德著名的“冰山理论”传遍世界。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他认为人的心理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超我、自我和本我。超我通常由道德判断和价值观组成。本我是人的各种欲望,自我介于超我和本我之间。他根据超我、自我和本我划分了人的心理结构。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人格的三种自我。他认为人的个性就像海洋上的冰山,只露出一部分,即意识层面。
其余大部分是无意识的,其中大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的发展和行为,包括战争、法西斯主义、人与人之间的恶性战斗等等。所以弗洛伊德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无意识的研究中,这也受到了后人的批评。
紧急救护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1紧急救护的基本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减轻伤情,减少痛苦,并根据伤情需要,迅速联系医疗部门救治。急救的成功条件是动作快,操作正确。任何拖延和操作错误都会导致伤员伤情加重或死亡。
1.2要认真观察伤员全身情况,防止伤情恶化。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在现场就地抢救,用心肺复苏法支持呼吸和循环,对脑、心重要脏器供氧。应当记住只有在心脏停止跳动后分秒必争地迅速抢救,救活的可能才较大。
1.3现场工作人员都应定期进行培训,学会紧急救护法。会正确解脱电源、会心肺复苏法;会止血、会包扎、会转移搬运伤员、会处理急救外伤或中毒等。
1.4生产现场和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应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应指定专人经常检查、补充或更换。
能级原则的基本内容?
(一)人本原理
梅奥首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人本原理就是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挥被管理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被管理者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人本原理强调以人的管理为核心,以激励人的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人本原理的前提是:人不是单纯的“经济人”,而是具有多种需要的复杂的“社会人”,管理者要注意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求。
(二)对应的原则
1.能级原则 能级原则的基本内容:①建立合理稳定的能级结构;②不同的能级主体应授予不同的权力,完成不同的职责;③不同能级的主体应给予与之相应的岗位。
2.动力原则 动力包括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信息动力。物质动力是指物质待遇及经济效益。精神动力主要有理想、道德、信念、荣誉。信息包括消息、情报、指令等。管理者要注意综合运用物质、精神、信息动力的作用,提高管理效能。
3.参与管理原则 管理者要为员工创造提供机会,鼓励员工参与管理,以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三、动态原理与原则
(一)动态原理
动态原理认为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是管理人员与被管理人员共同达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动态原理要求管理者要不断更新观念,及时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调整管理的策略与手段,不能僵化、教条。
(二)弹性原则
弹性原则是指在动态管理中必须留有充分的余地,以便及时调整,完成预期的目标。任何管理都不可能是完全正确的,也不可能将事物所涉及的因素有完全的了解。因此管理要注意有弹性,不可绝对化。
四、效益原理与原则
(一)效益原理
效益原理是指管理者在任何系统的管理中,都要注意讲究实效。效益与目标紧密相连,目标决策正确,效率和效益成正比;目标决策失误,则效率和效益成反比。
(二)价值原则
价值原则是指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各项工作都要围绕提高效益为中心,科学地、有效地使用人、财、物和时间,以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法治原则的基本内容?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院前急救的五个基本原则?
院前急救的主要目的是“救命”而不是“治病”,以维持生命与对症治疗为主,最大限度地救护伤病员、降低死亡率、减轻伤残率、提高抢救成功率。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则是:
- 遇到意外伤害发生时,要保持镇静,并设法维持好现场秩序,迅速判明需要急救的地点、事件和人数
- 如发生意外而现场无人时,应向周围大声呼救,请求来人帮助或设法联系有关部门,不要单独留下伤病员无人照管
- 到达现场的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要迅速将伤员转送出危险区,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伤”的原则开展工作
- 采取行之有效的现场急救措施,早呼救、早心肺复苏、早实施急救技术
- 按照国际统一的标准对伤病员进行检伤分类,分布用绿、黄、红、黑四种颜色,对轻、重、危重、死亡人员作出标志
- 在急救的同时,注意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 对伤情稳定,估计转运途中不会加重伤情的伤病员,迅速组织人力,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分别转运到附近的医疗单位急救
- 现场抢救一切行动必须服从有关领导的统一指挥,大批伤病员,在多人抢救时,应听从最高职称医师
- 遇到严重事故、灾害或中毒时,除急救呼叫外,还应立即向有关政府、卫生、防疫、公安、新闻媒介等部门报告
事故应急救援内涵和基本原则?
事故应急救援内涵主要包括那四个基本方面:预防、预备、响应、恢复。
基本原则:是在预防的前提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
其中,事故预防工作是事故应救援工作的基础,除了平时做好事故的预,避免或减少事故发生外,还应落实好救援工作的各项准备措施,做到预有准备,一旦发生事故就能及实施救援,达到救援行动迅速、准确、有效。
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如下:
1.应急救援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安全优先”的原则。在实施救援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及时进行救援处理”和“减轻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两个事故损失控制的关键点,把遇险人员、受威胁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放在首位。不准放弃一丝解救遇险人员脱离险情的希望,不准有新的人员伤亡,更不准以活人来换死人。
2.在对灾区人员实施救援时,应坚持先活人后死者的原则。
3.要坚持防止事故扩大优先的原则。
4.坚持保护环境,有利于灾后重建和尽快恢复生产的原则。
应急救援一般是指针对突发、具有破坏力的紧急事件采取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的活动与计划。根据紧急事件的不同类型,分为卫生应急、交通应急、消防应急、地震应急、厂矿应急、家庭应急等领域的应急救援。
扩展资料:
特点
1、真实性,虚拟场景现实感强(声音、影像变化),环境中各种自然实体仿真客观;
2、可扩展性,配置了一个强大的灾害场景编辑器,可以针对不同的灾害场景在三维场景中动态的更换;
3、科学性,依据科学的计算对场景进行推演,依据物理引擎计算虚拟场景的模拟演示效果;
4、实时性,必须保证虚拟现实演练中产生的各种命令或者行为能够实时地得到响应;
5、协同性,多台计算机终端可以进行协同演练和观察,使多个演练人员在同一个场景内进行联合演练;
6、易用性,友好的用户界面,符合使用者的习惯与需求。
基本任务
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险危害区域的其他人员;
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险、危害进行监测、检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维护程度;
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查明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