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常识有哪些呢?越详细越好!

一、中暑急救 中暑病人表现:全身无力,精神不振、头痛、头晕、口渴,体温升高,面色潮红,脉搏快细,晕倒在地。高温是中暑的根本原因。 急救方法 1. 迅速把病人移至萌凉处或空调房,平卧休息。 2. 用冷水擦洗全身,并逐步降低水的温度。在头部、腋窝、处可用井水或冰袋敷之,以加快散热。 3. 鼓励病人喝含盐的清凉饮料。 4. 轻者可饮淡盐水,口服1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丸等。 5. 严重中暑者.经降温等处理后,及早送往医院。 二、烧烫伤急救 1. 脱离热源,去掉覆盖在伤口的衣物。 2. 用冷清水冲洗20分钟或至无疼痛感觉,有冰块更好。 3. 轻轻擦干伤口,用纱布遮盖,保护伤口。切忌不随便涂药,不挑开水泡。 4. 严重烧伤,迅速拨打急救电话,送医院。 三、溺水急救 1. 首先应将溺水者尽快,救出水面。 2. 将溺水者平放在地面,迅速撬开口腔,清除口腔和鼻腔异物如淤泥、杂草等,使其口呼吸道通畅。 3. 倒出腹腔内吸入物,但要注意不可一味倒水而延误抢救时间。倒水方法:将溺水者置于抢救者屈膝的大腿上,头部朝下,按压其背部迫使呼吸道和胃里的吸入物排出。 4. 当溺水者呼吸停止或极为微弱时,应该立即实施人工呼吸法,必要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并一直坚持到专业救护人员到来。 四 .扭伤 表现:疼痛、肿胀、压痛、瘀斑 急救:1,休息、冷敷、抬高伤肢、忌搓揉 2,24小时后擦药或热敷 五.肌肉抽搐 表现:肌肉抽搐、活动受限 预防:热身运动、运动适量、注意保暖 急救:休息、反向拉伸肌肉、热敷 六.出血 遇到下列情况,应该怎么自救与互救? 1,手指出血不止 2,手腕割伤出血,压迫不止 3,头皮擦破后出血,压迫不止 七.骨折 在下列情况下,应该怎么自救和互救? 1,在教室里不小心被绊倒,前臂剧烈疼痛 2,在球场上摔倒,前臂剧烈疼痛

急救的知识有哪些?

人工呼吸方法很多,有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但以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最为方便和有效。

1.口对口或(真)吹气法:此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而且气体的交换量大,接近或等于正常人呼吸的气体量,对大人、小孩效果都很好。

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颈后部(不是头后部)垫一软枕,使其头尽量后仰。

(2)救护人站在其头部的一侧,自己深吸一口气,对着伤病人的口(两嘴要对紧不要漏气)将气吹入,造成吸气。为使空气不从鼻孔漏出,

此时可用一手将其鼻孔捏住,在病人胸壁扩张后,即停止吹气,让病

人胸壁自行回缩,呼出空气。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14~16次。

如果病人口腔有严重外伤或牙关紧闭时,可对其鼻孔吹气(必须堵住口)即为口对鼻吹气。

救护人吹气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成人每次吹气量应大于800毫升,但不要超过1200毫升。低于800毫升,通气可能不足;高于2000毫升,常使咽部压力超过食管内压,使胃胀气而导致呕吐,引起误吸。一般以吹进气后,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为最合适。口对口之间,如果有纱布,则放一块叠二层厚的纱布,或一块一层的薄手帕,但注意,不要因此影响空气出入。

每次吹气后抢救者都要迅速掉头朝向病人胸部,以求吸入新鲜空气。对小孩3秒一次,一分钟20次。要规律地、正确地反复进行。4~5次人工呼吸后,应摸模颈动脉、腋动脉或腹股沟动脉。如果没有脉搏,必须同时进行心脏按摩。

2.俯卧压背法:此法应用较普遍,但在人工呼吸中是一种较古老的方法。由于病人取俯卧位,舌头能略向外坠出,不会堵塞呼吸道,救护人不必专门来处理舌头,节省了时间(在极短时间内将舌头拉出并固定好并非易事),能及早进行人工呼吸,气体交换量小于口对口吹气法,但抢救成功率高于下面将要提到的几种人工呼吸法。目前,在抢救触电、溺水时,现场还多用此法。但对于孕妇、胸背部有骨折者不宜采用此法。

操作方法:

(1)伤病人取俯卧仕,即胸腹贴地,腹部可微微垫高,头偏向一侧,两臂伸过头,一臂枕于头下,另一臂向外伸开,以使胸廓扩张。

(2)救护人面向其头,两腿屈膝跪于伤病人大腿两旁,把两手平放在其背部肩胛骨下角(大约相当于第七对肋骨处)、脊柱骨左右,大拇指靠近脊柱骨,其余四指稍开。

(3)救护人俯身向前,慢慢用力向下压缩,用力的方向是向下、稍向前推压。当救护人的肩膀与病人肩膀将成一直线时,不再用力。在这个向下、向前推压的过程中,即将肺内的空气压出,形成呼气,然后慢慢放松全身,使外界空气进入肺内,形成吸气。

(4)按上述动作,反复有节律地进行,每分钟14~16次。

3.仰卧压胸法:此法便于观察病人的表情,而且气体交换量也接近于正常的呼吸量,但最大的缺点是,伤员的舌头由于仰卧而后坠,阻碍空气的出入。所以作本法时要将舌头按出n这种姿势,对于淹溺及胸部创伤、肋骨骨折伤员不宜使用。

操作方法:

(1)病人取仰卧位,背部可梢加垫,使胸部凸起。

(2)救护人员屈膝跪地于病人大腿两旁,把双手分别放于乳房下(相当于第六七对肋骨处),大拇指向内,靠近胸骨下端,其余四指向外。放于胸廓肋骨之上。

(3)向下稍向前压,其方向、力量、操作要领与俯卧压背法相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