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以汉水而得名。战国时楚国置汉中郡,郡治在汉水中游(有今安康市、湖北丹江口2说)。周赧王三年(前312),秦国攻占楚汉中郡,重建汉中郡,以汉水上游并入。至东汉初,郡治移今汉中地,沿称至今。
汉台区原为汉中城内一高台,相传是刘邦为汉王时所居之处。明清代为汉中知府衙门驻地,一九四九年后辟为博物馆。1996年,原汉中市改为区时,以“汉台”名之。
南郑县原为汉中府附郭首县,1961年移县城于汉江以南周家坪。南郑名甚久,其来源前人说法有四:(1)“郑人南奔”说。西周末,犬戎灭周幽王。郑桓公亦死于犬戎,其民(原居今华阴县)南奔,故称。(2)“出险就平”说。“南郑在西畿之南,而地始出险就平,故称南郑”。(3)“奠邑之所”说。周代褒国有奠祭旱山之俗,周人称曰南郑。(4)“三虢三郑”说。周有“三虢三郑,每一虢郑,自相左右,以护卫丰、镐、洛三京。南郑始建县时间,史无明载,约在秦国时期。
城固县秦建县。宋代祝穆《方舆胜览》载:“始城而冀其巩固之意也。”是说:开始筑城时,希望永远坚固牢不可破。
洋县清嘉庆《汉中府志》载:“名洋,以川名,旧治在西乡祥河之上,祥河之川为祥川,其后改祥为洋。”唐代将位于今西乡县的洋州治所迁入今洋县城,明代降州为县。
勉县古时称汉水为沔水。西汉至南北朝设沔阳县(水北为阳),后改设沔州(治所原在今略阳县城,南宋迁至今地),明代降州为县。1964年以“沔”字生僻而改为勉县。
宁强县明初征洮州(今甘肃临洮)氐羌,氐羌降,置宁羌卫于今甘肃徽县,“其曰宁羌,盖以辑宁氐羌之义,欲羌之永宁耳。”后移宁羌卫于今县城。明成化间改为宁羌州。1913年改州为县。1942年1月改名宁强县,取“安宁强固”之意。
西乡县晋太康二年(281)由南乡县改设。得名有多说,但多认为蜀汉因张飞为涿郡之西乡人而封为西乡侯,借地封侯,寄食南乡。后,晋武帝遂改南乡为西乡。史学家史念海认为:“西乡县,原初也应是一乡聚(乡村)的名称。”
略阳县原为顺政县。汉代略阳县在今甘肃省张家川县西。后魏侨置略阳郡于今地。南宋开禧年间,将顺政县改名为略阳县,即以原侨县名之。明人释为“因处大山之中,惟晴午时分,略有阳光,故名略阳”,或“用武之地曰略,象山之南曰阳”,均为望文生义之说。
镇巴县东汉封班超为定远侯于此。清嘉庆七年(1802)设厅,以定远为名。1913年改厅为县时,因县处巴山之中,改名镇巴。
留坝县传说汉初留侯张良曾辟谷于境内紫柏山,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设厅,以留坝为名。1913年,改厅为县,仍名之。
佛坪县清道光五年(1825)始设佛坪厅治于佛爷坪(今周至县厚畛乡老县城村),故名。1913年改厅为县;1925年县治迁袁家庄今址,仍旧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