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反应的特点?

一、超敏反应的特点?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

异常的、过高的免疫应答。即机体与抗原性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产生致敏淋巴细胞或特异性抗体,如与再次进入的抗原结合,可导致机体生理功能紊乱和组织损害的病理性免疫应答。又称变态反应。引起超敏反应的抗原性物质叫变应原。它可以是完全抗原(异种动物血清、组织细胞、微生物、寄生虫、植物花粉、兽类皮毛等),也可以是半抗原(如青霉素、磺胺、非那西汀等药物,或生漆等低分子物质)。可以是外源性的,也可以是内源性的。超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因变应原的性质、进入机体的途径、参与因素、发生机制和个体反应性的差异而不同 。

机体因自身稳定作用被破坏而出现针对自身组织成分的抗体(或细胞)介导免疫称自身免疫。又称自身变态反应。这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效应的自然现象。除外界影响(如药物半抗原、微生物感染)外,还与机体自身的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特别是可能与主要组织相容性系统中的免疫应答基因和免疫抑制基因的异常有关。

二、什么是超敏反应-2020医疗卫生检验学

超敏反应这个词可能让人觉得有些陌生,但是过敏应该是大家比较熟启卖搜悉的。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人在接触花粉,食用海鲜后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这些都是常见的过敏反应。是由于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过强所引起配没的。

过敏其实是超敏反应的一种,根据其发生机制将超敏反应分为如下四类:

一、Ⅰ型超敏反应:

Ⅰ型超敏反应又叫速发型超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变应原由IgE介导的见于各种过敏反应。其典型特点是,出现的快消退也快。最严重的表现就是青霉素过敏,若抢救不及时患者很快就会死亡。其他的常见病例有支气管哮喘、过敏性休克、荨麻疹等。

二、Ⅱ型超敏反应:

Ⅱ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毒型超敏反应,是由于细胞的溶解、吞噬等作用造成细胞破坏、组织损伤的免疫反应。在输血时为了避免该反应的出现常进行Rh抗体及抗球蛋白的检测。此外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有重症肌无力、甲亢、新生儿溶血症、肺出血性肾炎等。

三、Ⅲ型超敏反应:

Ⅲ型超敏反应又称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是由机体中可溶性的免悄历疫复合物沉积造成的,常引起充血水肿、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性组织损伤。由该反应引起的疾病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清病、链球菌引起的肾小球肾炎等。

四、Ⅳ型超敏反应:

Ⅳ型超敏反应又称迟发性超敏反应由T细胞介导,其特点是反应慢通常在24~72h出现。常用于检测的实验有斑贴试验、结核菌素实验。常见疾病有接触性皮炎,抗移植物的排斥反应等。

对比四类超敏反应的特点:Ⅰ型超敏反应由IgE介导,Ⅱ型由IgM和IgG介导,Ⅲ型由IgG介导,Ⅳ型由T细胞介导。

超敏反应的治疗常采用减少对变应原的接触,外用药物,服用免疫剂等。对超敏反应机制的深入研究,寻找更加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都是日后医疗研究工作中的重点。

三、I型超敏反应是什么?

I型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引起的由特异性IgE抗体介导产生的一种发生快消退亦快的免疫应答,判纳表现为局部或全身的生理功能紊乱。具有明铅尺显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发生机制

1、机体致敏。

2、IgE交叉连接引发细胞活化。

3、释放生物活性物质

a、预先形成储备的介质;包括①组胺(histamine),引起速发相症状的主要介质,可使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黏膜腺体分泌增强,其作用短暂,很快被组胺酶灭活。

b、激肽原酶(kininogenase),可将血浆中激肽原转变为缓激肽等,后者是参与迟发相反应的重要介质,可引起平滑肌缓慢收缩、强烈扩张血管、增加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吸引嗜酸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b、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sinophil chemotactic factor of anaphylaxis,ECF-A),能趋化嗜酸粒细胞。 

新合成介质

1、前列腺素D2,是花生四烯酸代谢环氧合酶途径产物,其与平滑肌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可使血管扩张、支气管收缩,并趋化中性粒细胞。

2、白三烯,是花生四烯酸代谢脂氧合酶途径产物。

3、血小板活化因子,是细胞膜磷脂的分解产物④细胞因子。

4、局部或全身Ⅰ型变态反应发生。

防治原则

1.远离变应原:避免与变应原接触;

2.临床检测变应原:以便找出变应原。

扩展资料:

反应特征

1.超敏反应发生快,消退也快。

2.常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几乎不发生严重组织细胞损伤。

3.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4.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参与。

5.IgE抗体参与。

根据发生的速度,可分为两个时相。

1、 速发相:在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后槐冲高数秒至数十分钟内发作,主要由活性介质引起功能异常,一般在数小时后消退,但严重时发生过敏性休克 则可导致死亡。

2、迟发相:一般在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数小时后发作,持续24小时后逐渐消退,以局部炎症反应为特征,也伴有某些功能异常。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I型超敏反应

中国知网-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