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里的虚实寒热是什么意思?如何分辨病症的虚实寒热呢?
①八纲辨证中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邪气盛为实证,正气衰为虚证。《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②指人体阴阳的消长。《素问·宝命全形论》:“天有寒暑,人有虚实。”吴昆:“虚实,人之阴阳消长也。”
虚实两纲,主要辨别机体强弱与病邪盛衰。虚指正气虚,实指邪气实。
一、虚证:即正气虚弱或机体有形物质不足所产生的证候。如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气短、自汗盗汗、舌净无苔、舌质淡嫩、脉细弱无力等。治疗宜用补益法。
注意:
1. 辨虚证必须结合脤体脏腑及气血、阴阳,才能指导治疗。如脾虚宜健脾,气虚宜补气,阴虚宜滋阴等。均可从脉象中了解之。
2. 虚证常与寒证或热证同时存在,如阳虚生寒(即机能过度减退),故阳虚多兼有寒象(虚寒证);阴虚生热(即阴虚液少,阳气偏盛而化热),故阴虚多兼有热象(虚热证)。
3. 相对地说,久病多虚证,老年人患病也多虚证。
二、实证:主要系指病邪过盛所产生的证候。但病邪过盛,人体必将增强其机能代谢活动以抵抗病邪,故实证往往表现在两方面:病邪过盛,如痰饮、水湿、瘀血、食积、虫积等;机能亢盛,如精神与奋、声高气粗、发热面赤、腹满痛而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厚腻、脉洪有力等。治疗实证宜用泻下法或消导法。
注意:
1. 辨实证也要结合脤体脏腑及气血、阴阳,以便指导治疗。如气实(气滞)则行气破气;血实(瘀血)则宜活血化瘀或破血等。
2. “热”也属机能代谢亢盛的表现,故实证常与热证同时存在(实热证)。
3. 相对地说,新病多实证,壮年人患病也多实证。
三、虚实夹杂:临床上除单纯的虚证或实证外,常有虚中夹实或实中夹虚等虚实来杂的情况,如同硬变腹水病人,由于病久身体已虚(正气虚),但又有腹水实证(邪气实)。在治疗上对虚实夹杂的病证,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先补后攻、先攻后补,或攻补兼施等不同治疗方法。
①病状名。主要证见发冷发热,或战栗不欲食。《素问·风论》:“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故使人怢栗不能食,名曰寒热。”
②恶寒发热。《灵枢·五邪》:“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
③指寒性和热性药物。见“寒热内贼”。
④指寒证和热证。《灵枢·禁服》:“必审按其本末,察其寒热,以验其脏腑之病。”
⑤指寒热之邪毒。《灵枢·寒热》:“此鼠瘘寒热之毒气也。”
⑥指寒热相兼的病证。《素问·皮部论》:“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
⑦八纲辨证的两个纲领。详寒证、热证。
二、寒热症 到底是什么病
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邪在少阳,枢机不利。分以下几种情况:
1、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
2、妇女热入血室:经血断断续续,时寒时热。
3、疟疾、黄疸的症状
4、少阳湿热痰浊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黏涎,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痛,小便黄少。
三、寒热体质怎么区分啊~求中医学高人帮忙解答
一般认为人体质分气虚(阳气虚)型和阴虚型。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阴虚之人常见手足心热,口干,夜间容易睡眠不佳,因为中医认为入睡时阳入于阴才能睡得安稳,阴虚则阳偏亢,阳不入阴就可影响睡眠,另外阴虚之人怕热,尤其是在夏天,冬天就抗冻,因为火气重,就是偏热的体质。从舌象来看则舌体瘦且薄,舌尖红。阳虚的人就应该是相反的情况,即偏寒体质。但是你提到你喜欢喝热水,说明内有寒象;你可能会犯迷糊,自己的体质到底是寒还是热。鉴于你从小就被诊为脾虚,中医的脾虚往往联系到消化功能的不佳,比如不能吃油腻的,口中泛苦,或者容易腹泻/便秘。中医提出脾为先天之本,不知道你的脾胃调理如何,脾胃功能将会影响到你以后的身体状况,所以你的体质现在肯定已经发生变化,不是单纯的寒,也不是单纯的热,你还有附件炎(流产造成),估计你的舌苔还有点腻(就是比较厚的苔),你的医生还是有点水平的,建议你如果目前不换医生的话就要谨遵医嘱,妇科病多病程绵延,耐心还是要有的,虽然我不知道你在那个地区,不过无论哪里总会有几个厉害的老中医在治妇科方面有两把刷子的,希望你早日治好,早得贵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