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疾病,是什么?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由神经元和(或)其髓鞘的丧失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恶化,出现功能障碍。
原因
(一)氧化应激:
氧化应激是由于自由基过度产生和(或)得不到及时清除,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失衡所致,机体的细胞和组织被损伤。自由基是具有不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基团,包括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一氧化氮(NO)等。近年来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如AD、PD、ALS中均发现有神经组织的氧化损伤。
(二)线粒体功能障碍:
AD患者脑内存在mtDNA缺陷和氧化磷酸化异常。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印迹杂交检测发现,散发型AD患者脑组织出现mtDNA断裂、碱基缺失及错义突变。电镜观察证实线粒体数目增加,结构异常,出现层状体和晶状包涵体。另外,AD患者神经元线粒体功能发生障碍后,将导致神经元能量供给不足同时释放大量ROS,诱发氧化应激损伤,钙调节失衡,最终触发神经元凋亡。
(三)兴奋性毒素:
细胞间隙中谷氨酸浓度过高时会对神经元产生毒性,导致神经元的退化、衰老及死亡。谷氨酸的这种兴奋性毒性作用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密切联系,是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神经细胞死亡的重要机制之一。
(四)免疫炎症:
许多证据都表明炎症在AD发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固有免疫系统是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免疫防御功能。与机体另一种特异性免疫应答相比,它能对各种有害物质进行迅速的反应,以保护机体。固有免疫系统本身的激活是一把双刃剑。有害物质(如聚集形式的Aβ)长期和不可控制的刺激,启动固有免疫系统,就会产生对大脑的损害作用。
鉴于神经退行性疾病致病因素的多样性。阻断一个或两个途径不能明显减少神经元全面的功能障碍和损失。随着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利用多途径、多靶点的优势治疗,对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的症状,调理脑功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另一方面,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所伴随的病理变化是不可逆的,在患者出现认知障碍时,病程往往已到中晚期,此时治疗只能减缓疾病的发展,不能从根本上逆转神经网络的损伤。因此,对于神经退行性疾病应该尽量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

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应该是都属于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其它的不太清楚了

体检查出的“脑萎缩”是病吗?需要如何治疗?听脑科医生怎么说_百度知 ...

#清风计划## 健康 早班车##闪光时刻#

随着人们对 健康 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做个颅脑CT/磁共振查一下脑子有没有问题”,已经成为了很多中老年人的“标配”。所以,很多人在选择 健康 体检套餐的时候就要求“拍个脑子的片子”。

当报告出来后,看着结论上的“脑萎缩/老年性脑萎缩”,很多人就不淡定了。“我平时好好的,没有任何不舒服,怎么就‘脑萎缩’了呢”、“脑萎缩是不是就是要痴呆了?”、“这个‘老年性脑萎缩’是不是老年人都有?一般多大年纪会出现?”

首先,我们平时所说的 “脑萎缩” 主要是指在CT/磁共振的片子上发现的脑组织的体积变小,脑子里的空隙(脑室和蛛网膜下腔等)变大。因此它属于 影像学表现 。即脑子“变小了”的一个表象。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脑子变小了”都是同一种问题?

显然不太可能。就像是所有的发热都是感冒引起的吗?脑萎缩也可以由多种原因(下文详述)导致。

脑萎缩的“脑子变小了”在片子上的“长相”都一样吗?

也不是。脑萎缩也分为分为 弥漫性脑萎缩( 即整个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的萎缩)及 局限性脑萎缩 (仅限于脑的某个/某些部位的萎缩)。

脑萎缩一定会有相应的症状吗?

不一定。脑萎缩又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脑萎缩(至少目前大家还都这么认为),生理性脑萎缩主要是指随着年龄的增加,人脑会生理性的出现体积的缩小及脑部重量的下降,即“老年性脑萎缩”,目前尽管这个说话存在争议,这部分人中绝大部分是没有临床症状的,且大部分老年人又都存在这种情况。此外,对于这种“萎缩”也没有证据表明给予什么药物或疗法能有效减缓它的发展,甚至没有证据表明它需要去干预。关于病理性脑萎缩,下文有详解。

在临床上,很多老年人的CT/磁共振报告上会有“ 老年性脑萎缩 ”的结论。那么这个老年性脑萎缩是什么意思呢?

有研究认为,脑会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而发生退化,主要表现为脑的神经元细胞的减少和脑重量的降低,这个变化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可以开始于青壮年,但往往在60-65岁以后CT/磁共振才能发现这种变化。这种脑萎缩多是轻-中度的全脑萎缩(弥漫性脑萎缩),在CT/磁共振检查时可见脑部两侧对称性的空隙(脑室、脑池)轻度扩大和脑沟轻度增宽,脑沟的宽度一般大于5毫米,其中又以大脑上部(额叶、大脑半球纵裂前部和镰旁顶叶)、两侧小脑中间(小脑扁桃体周围)较为明显。全脑萎缩的结果还可以造成大脑的深部的大的腔隙-脑室的扩大,又以侧脑室的前角、下角和第三脑室较为明显。医学影像科医生在读片的时候,发现上述这些现象,再加上临床医生给出的简要病史(主要是无明显临床症状的病史)并结合年龄(一般在60岁以上),最终会得出“老年性脑萎缩”或‘老年脑’这类诊断。

也就是说:

1.“老年性脑萎缩”这个诊断是基于CT/磁共振检查的基础上发现的全脑的萎缩。首先它仅仅是个“片子”上的表现。其次,如果局部萎缩或者以局部萎缩明显,则不考虑此诊断。

2.“老年性脑萎缩”这个诊断需要结合临床医生提供的病史以及诊断倾向,“片子”仅仅是个“看图说话”的基础,但具体是什么问题,还需要综合判断。一般情况下,“老年性脑萎缩”的诊断基于病人“没有明显症状”的基础上。

3.“老年性脑萎缩”需是老年人,一般要求年龄在60-65岁以上。如果年轻人出现这些影像学上的表现,也不考虑是生理性的脑退化,即“老年性脑萎缩”。

所以, 所谓“老年性脑萎缩”并不是一个严谨的诊断名词。 它更多的是CT/磁共振检查发现的影像学的表现。其界定是不清晰的,目前也没有一个国际/国内权威机构发布的诊断标准。因为有少数所谓的“老年性脑萎缩”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表现出记忆力、计算力障碍,智能减退等痴呆的症状。所以,当您体检发现“老年性脑萎缩/老年脑”的时候,虽然不必过于紧张,因为多数老年人都会存在,但也不可能马虎大意,建议1-2年复查一次CT/磁共振,动态观察萎缩程度的变化,并且注意自己的记忆力、反应能力等,发现问题及时就医。

【备注】很多人都知道,脑有点像核桃仁,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凹进去的部分就是“ 脑沟 ”,突出的部分就是“ 脑回 ”,脑利用这种方式增加了脑表面(脑皮质)的总面积,青年人的脑饱满、体积大,就像新鲜的核桃一样,脑回宽大、饱满,相应的空隙-脑沟就要被挤压的很窄小。而随着人的老化或其他什么疾病的出现,会造成脑部主要功能细胞-神经元细胞的不断减少(从作者以往的科普可知,神经元细胞是不可再生的,死一个少一个),脑的体积就会缩小,变得不再饱满,脑表面的脑沟就会变得越来越宽大,像是“老核桃”一样。

另外,脑也不是“实心”的,中间也是有空隙的,即“ 脑室 ”,与脑沟一样,在脑比较饱满的时候,脑室相对狭小,当脑部萎缩的时候,脑室也会变大,即脑室扩张。但脑室里面不是空气,而是充满了液体,这些液体与脑表面及脊髓内外空隙中的液体是想通的(所以,这些液体就叫做‘脑脊液’),且是不断循环的,如果因为种种情况,脑室里的液体过多,就会造成脑室张力性扩张,长此以往,也会把脑压迫得“萎缩”。

不知从何时起,经常会从病人口中得知其有“ 小脑萎缩 ”的病史。但是查看其临床症状及相关检查结果,并没有发现可靠的证据证明其有这种可能性。最后反复询问,病人所描述的“小脑萎缩”其实就是“脑萎缩”(更多的是‘老年性脑萎缩’)。

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因为在医生的认知概念里,特别是神经科医生的思维里,“小脑萎缩”的定义是明确的以小脑部位萎缩为主的一大类疾病,更多的是指和遗传因素相关,一般情况下是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的。是目前医疗水平下,难以治愈,甚至是难以治疗的疾病,是很棘手的临床问题。虽然小脑梗塞、出血也会造成相应部位的局部脑萎缩,但是作为医生一般不这么称它们为“小脑萎缩”,更不会将“老年性脑萎缩”称为“小脑萎缩”。

除了上述的“老年性脑萎缩”外,还有很多疾病可以导致脑萎缩。常见的有:

阿尔海默茨病(AD) 。很多人也习惯于称它为“老年性痴呆”(但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个病是痴呆的最常见病因,也是老年人群中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它的CT/磁共振检查可以发现脑部的萎缩,主要是以大脑半球(额叶和颞叶)的萎缩较为明显,这些部位主要是主管记忆、计算、 情感 等功能的脑区,所以病人常常表现为容易忘事(越是最近发生的事越容易忘记),思维混乱、精神行为异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等。

脑血管病。 脑梗塞/脑出血是脑血管堵塞或破裂引起的脑部血流供应异常所导致的脑部疾病,在作者以往的科普中也反复说明过这个问题,即神经元细胞不可再生,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神经元细胞的丢失,都是无法恢复的,所以,当局部的梗塞、出血造成的神经元损伤后,这个部位就会出现一定体积的脑组织量减少(虽然有胶质细胞的部分增生,但脑细胞总体上是减少的)。脑组织减少了,空间就会被释放出来,就会出现局部的“脑萎缩”。此外,如果脑子里反复出现以小血管为主的遍及全脑的多发性小梗塞(脑小血管病等)的话,也可能会导致整个脑的萎缩。

脑外伤/损伤/中毒。 脑外伤可以导致局部脑组织损伤,与上一条脑血管病同理,局部的损伤导致神经元的死亡,就可能造成局部脑萎缩。还有一种情况,全脑的缺氧,最常见的就是新生儿因为生产时间过长过脐带绕颈等原因造成了脑部的缺血缺氧,大家都知道这是个很麻烦的事情。严重的时候甚至导致“脑瘫”,影响孩子的一生。而这种缺血缺氧造成的脑损伤也是可以造成神经损伤甚至部分死亡的,当然也会造成脑部萎缩(有些孩子因为脑损伤而后续脑发育迟缓,脑壳在长,脑仁却长得慢,也会造成“脑萎缩”)。某些物质的毒性作用,如一氧化碳中毒等,也会造成脑部的广泛损伤,最终导致神经细胞的部分死亡,进而有可能导致脑的萎缩。

脑积水。 上文说过了,因为种种原因导致的脑脊液循环受阻、吸收障碍或分泌过多,最终导致脑脊液的量增加,都会导致脑室系统和脑表面(蛛网膜下腔)的压力增高,继而对脑组织产生压迫,时间一久,就会把脑室“压”萎缩。脑积水根据脑压分为, 高颅压性脑积水 和 正常颅压性脑积水 。而正常颅压性脑积水常见于老年人,指腰穿测压时,脑脊液压力在正常范围,但是研究表明,尽管测压时压力正常范围,但是这种疾病仍然是由于脑脊液的生成>吸收导致的,在脑室周围仍然存在压力效应。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步履艰难、反应迟钝(认知障碍)、尿失禁等“三大主征”。根据脑脊液流通情况又分为 梗阻性脑积水 (脑室内或周围脑脊液循环通道梗阻,造成脑脊液量增多,压力升高); 交通性脑积水 (指脑室以外部分脑脊液循环受阻或者脑脊液生成多于吸收造成的脑脊液增加)。

某些脑变性性疾病。 所谓脑变性性疾病,是指脑部神经细胞(主要是神经元细胞),因为种种原因出现的神经元异常的程序性死亡(凋亡)/丢失等原因造成的一大类疾病。最著名的就是 帕金森病 。它是脑局部(中脑黑质区域)为主的病理性萎缩导致的,最经典症状就是手/足不自主的抖动,全身肌肉、关节僵硬。除此之外,还有 多系统萎缩 也相对常见,与帕金森类似,它也是以小脑、脑干部位为主的局部性脑萎缩,可以出现类似于帕金森等多种临床症状。当然除上述这两种病之外,还有很多种脑变性性疾病。限于篇幅,就不再展开了。

某些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 某些疾病由于明确的基因问题所导致,可以造成全脑或局部脑组织的萎缩,如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遗传性脑白质营养不良等疾病。因为基因缺陷,导致的广泛性或局限性脑部的萎缩并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

作者希望大家通过这篇科普能够简单了解“脑萎缩”。 这其实是很复杂的一大类疾病,说它是疾病其实都不甚准确,应该是很多种疾病的一种“表象”。 更多的时候是您在完成CT/磁共振后影像科医生“看图说话”的影像学描述性诊断。至于它是不是病?是什么病?能不能治疗?需不需要治疗?如何治疗?等问题,需要临床医生结合影像学报告以及病人的症状以及其他的相关检查综合判断。

所以,当您再拿到报告提示“脑萎缩”的时候,一定要放平心态,不必过于紧张,因为很多时候,特别是对于老年人,这种“脑萎缩”是暂时不需要特殊处理的。但也不能太马虎大意,即使是“老年性脑萎缩”也提示了您的脑功能在逐步退化。这时候呢,您可能需要通过更加均衡的饮食、适度的 体育 锻炼以及更多的 社会 交往和学习来对抗这种退化,以保证您能够在晚年获得更高质量的生活。并且建议最好能定期做个头部的CT/磁共振以动态观察脑萎缩的程度有没有进一步发展。以便及时干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