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合法陈式太极拳二路(杨合发陈氏太极拳二路视频)

陈式太极拳和杨式太极拳谁先出名?

陈氏太极拳是陈家第九世祖陈王廷公在家传通背拳基础上结合戚继光拳经三十二式以及道家养生经典《黄庭经》,以《易经》的阴阳学说为纲领而创编的集养生、健身、防身于一体的优秀传统武术,一直在家族内部传授,所以世人称之为陈氏太极拳。

杨氏太极拳是杨露禅先生在陈家为仆人期间,在陈氏第十四世祖陈长兴公教拳的时候偷学后被发现,收其为徒,后由杨公在北京传出于世,这才有了现在广泛流传的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和陈氏太极拳的区别?

第一,杨氏太极拳出于陈氏太极拳,即杨露禅师从陈长兴,又不同于陈氏,又加了杨露禅自已的动作,并发扬光大。第二,就拿杨氏的太极拳来说吧,它来自陈氏“老架74式",名称一样,可动作不太一样。杨氏把老架74式融合了自己的理解,加工,编排,成了"杨氏88式"了。第三,陈氏太极有“发力"的动作,有"缠劲",有"坠力",讲求“底盘扎实",有“寸劲"。而杨式是"行云流水”式,从头至末“气沉丹田",没“抖力”动作,没“发力"动作,就象"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起始到终"软绵绵”的,动作舒展大方,讲求“走化入形"。第四,这是笔者多年习练“太极健身操”的心得,讲的对否,请各位高手斧正,谢了,我是Jack。

陈式太极拳和杨式太极拳的掌有何不同?

杨氏太极拳的创立颇有传奇色彩,是由杨露禅在陈家沟学成后创编,按其逻辑杨氏太极其特色应该与陈氏太极一样。但历史的发展演变又有了质的变化。

首先要明白杨氏太极拳的由来,据传杨露禅为了配合教授宫廷人士把自己学到的陈氏太极发力部分去掉,没了发力部分,其它动作就跟着改变,最后变成如今以养生保健为主。他嫡传下来的杨氏太极拳是什么样,民间很少见,也不知道是什么样。

根据我自己在公园练拳看到的两种太极套路终结出的区别有

发劲上的区别,杨氏太极拳流传于民间,比较常见的套路是很少发力。以柔为主,整个套路演练如行云流水。而陈氏太极不管什么套路都有发力招式,没有发力发劲就不叫陈氏太极,有刚柔相济之说。

拳架上的区别,杨氏太极不需发猛劲,在拳架上就不用过低,腿部舒服很多。陈氏太极下盘较低,一个摆脚跌叉,脚都挨地上了。

掌形上的区别,杨氏太极拳大多数是荷叶掌,手掌撑开5指。陈氏太极是瓦伦掌,母指与小指相应,食指与无名指相呼应。

呼吸上的区别,虽然都要求逆腹式呼吸,杨氏太极要求柔和一点,陈氏太极要发力时要呼吸猛一点,吸到一定程度憋住一个劲呼出,发出的劲才大。

这四点只是大体上的区别,如果要详细说还有很多不同之处。只有在演练时才能慢慢体会出来。

陈氏太极和杨氏太极练拳时也有相同之处,分别是

中正安舒,步伐轻盈,

以腰带动全身,气沉丹田

意起脚根,行于腰,主宰于肘

棚、捋、挤、靠

上下相随

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俗话说得好,万变不离其宗,两种太极归根到底其目的就是强身健体,弘扬正义。演练杨氏太极与陈氏太极都有着强身健体的作用,只要自己喜欢,身体情况允许都可以练练。

邱慧芳的太极拳是杨式还是陈式?

邱慧芳的太极拳秉承的是杨式太极拳。

学陈式太极拳二路60岁可以学吗?

可以学,但是有前提条件。 陈式太极拳二路刚猛的动作较多,类似于外家拳。60岁的人在身体条件上已经不能像30岁的人那样了,所以,一些跳跃性的动作、发力性的动作不能太勉强自己。另外,如果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则练习时不可过于用力,以免发生意外。当年陈式太极拳宗师陈发科的小儿子陈照奎就是在教二路时不幸突发脑血管意外去世,年仅53岁。

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顺鸾肘教学?

陈式太极拳老架二路顺鸾肘具体动作如下:

一、接上势,两腿屈蹲沉胯,重心提起,两手握拳.两臂均屈肘叠臂合劲交叉于体前,两手拳心向下。目视前方,这时采用吸气。。

二、接上势,两臂尽量屈肘,以肘尖为力点向两侧后下方发劲顶去,这时沉胯成马步。目视前方,这时采用呼气。

杨式太极拳大名?

杨式太极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永年广府镇南关人杨露(禄)禅(1799——1872)所创,已历传五代,迄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在世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杨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杨澄甫(1883——1936)继承祖传,并结合自身经验,将祖父常见的“小架”、父亲修改的“中架”,根据当时人们剪掉辫子、弃穿长袍的情况及健康需要,改成一百单八式的“大架子”太极拳路。今天的太极拳八十八式、四十八式及简化二十四式,都是在杨式太极拳基础上整理创编出来的。

杨式第四、五代传人亦著书和广收门徒,使杨式太极拳传遍全国及世界各地。

其中上海市武协副主席、杨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傅钟文(1903-——1994)先后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了《太极刀》、《杨式太极拳》,并译成日、英、法、德文等译本在全世界发行,并同儿子傅声远在上海为中外人士教授太极拳多年,傅声远在澳洲定居,近年常往返于日、澳、新加坡等地授拳,为杨式太极拳的国际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陈式太极拳传人?

陈炳,陈氏太极拳第12代传人,焦作市“劳动模范”、焦作市“非物质文化优秀传承人”、“、焦作市团市委副书记、“温县十大杰出青年”、“感动温县十大人物”、河南省优秀武术教练员、河南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常年授拳于世界各地,在美国、英国、瑞士、新加坡、以色列、巴西、阿根廷、智利等20多个国家开设近30多家“陈炳太极院”。

杨式太极拳85式口令?

1、预备式    

2、起势,    

3、揽雀尾     

4、单鞭 

5、提手上式

6、白鹤亮翅   

7、左搂膝拗步   

8、手挥琵琶 

9、左右搂膝拗步 

10、手挥琵琶

11、左搂膝拗步 

12、进进搬拦捶  

13、如封似闭 

14、十字手

15、抱虎归山  

16、斜单鞭  

17、肘底看捶 

18、左右倒撵猴(5个) 

19、斜飞式

20、提手上式  

21、白鹤亮翅 

22、左搂膝拗步  

23、海底针   

24、扇通臂

25、翻身撇身捶 

26、进步搬拦捶 

27、上步揽雀尾  

28、单鞭    

29、云手 (5个)

30、单鞭  

31、高探马  

32、左右分脚  

33、转身左蹬脚  

34、左右搂膝拗步

35、进步栽捶  

36、翻身撇身捶 

37、进步搬拦捶  

38、右蹬脚  

39、转身左右打虎

40、回身右蹬脚  

41、双峰掼耳  

42、左蹬脚 

43、转身右蹬脚 

44、进步搬拦捶

45、如封似闭   

46、十字手

47、抱虎归山 

48、斜单鞭  

49、左右野马分鬃(5个)

50、揽雀尾 

51、单鞭

52、玉女穿梭(四斜角) 

53、揽雀尾 

54、单鞭 

55、云手(5个) 

56、单鞭

57、下势   

58、左右金鸡独立 

59、左右倒撵猴(5个) 

60、斜飞式 

61、提手上式

62、白鹤亮翅 

63、左搂膝拗步  

64、海底针  

65、扇通臂 

66、翻身白蛇吐信

67、进步搬拦捶 

68、上步揽雀尾 

69、单鞭  

70、云手(5个) 

71、单鞭

72、高探马带穿掌 

73、转身十字蹬脚 

74、进步指裆捶 

75、上步揽雀尾 

76、单鞭

77、下势 

78、上步七星  

79、退步跨虎  

80、转身摆莲  

81、弯弓射虎

82、进步搬拦捶 

83、如封似闭  

84、十字手  

85、收势还原

40式杨式太极拳谱口令?

杨氏太极拳四十式口令如下:

01、起势

02、揽雀尾

03、单鞭

04、提手上势

05、白鹤亮翅

06、搂膝拗步

07、手挥琵琶

08、搬拦捶

09、如封似闭

10、斜飞势

11、肘底捶

12、倒卷肱

13、左右穿梭

14、左右野马分鬃

15、云手

16、单鞭

17、高探马

18、右蹬腿

19、双峰掼耳

20、左分脚

21、转身右蹬脚

22、海底针

23、闪通背

24、白蛇吐信

25、右拍脚

26、左右伏虎势

27、右下势

28、金鸡独立

29、指裆捶

30、揽雀尾

31、单鞭

32、左下势

33、上步七星

34、退步跨虎

35、转身摆莲

36、弯弓射虎

37、搬拦捶

38、如封似闭

39、十字手

40、收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