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 炮捶拳谱 带方向

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46式炮捶拳谱?

混元太极拳炮锤46式1、预备起式; 2、金刚捣碓;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左右搬拦肘;7、护心捶; 8、拦手;9、拗步斜行; 10、煞腰压肘拳;11、井揽直入; 12、风扫梅花;13、金刚捣碓; 14、披身捶;15、撇身捶; 16、斩手;17、翻花舞袖; 18、掩手肱捶;19、飞步拗鸾肘; 20、运手;21、高探马; 22、运手; 23、高探马; 24、连珠炮; 25、撇身捶; 26、腰拦肘;27、顺拦肘; 28、穿心肘;29、窝里炮; 30、雀地龙冲炮;31、 插脚拦截炮; 32、翻花舞袖;33、 转身劈挂掌 34、进步螺旋冲炮;35、 退步挂肘炮 36、左右冲炮37、 左右盖炮 38、进步腹肩靠39, 掩手肱捶; 40,转身夺二肱41, 穿梭转身炮 42,抄水劈砸炮43, 绕步连环炮 44,平穿肘45, 风扫梅花; 46, 金刚捣碓。 收式

32式炮捶拳谱?

1、 预备式

2、 金刚捣碓

3、 懒扎衣

4、 六封四闭

5、 单鞭

6、 十字手

7、 金刚捣碓

8、 庇身锤

9、 青龙出水

10、 双推掌

11、 三换掌

12、 倒卷肱

13、 退步压肘

14、 中盘

15、 白鹤亮翅

16、 斜行拗步

17、 闪通背

18、 掩手肱锤

19、 大六封四闭

20、 单鞭

21、 前招 后招

22、 野马分鬃

23、 大六封四闭

24、 单鞭

25、 运手

26、 双摆莲

27、 铁叉

28、 上步七星

29、 退步跨虎

30、 转身双摆莲

31、 当头炮

32、 金刚捣碓

38式陈式太极拳炮捶完整演示口令?

1、预备起式;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左右搬拦肘;

7、护心捶;

8、拦手;

9、拗步斜行;

10、煞腰压肘拳;

11、井揽直入;

12、风扫梅花;

13、金刚捣碓;

14、披身捶;

15、撇身捶;

16、斩手;

17、翻花舞袖;

18、掩手肱捶;

19、飞步拗鸾肘;

20、运手;

21、高探马;

22、云手;

23、高探马;

24、连珠炮;

25、撇身捶;

26、拗鸾肘;

27、顺拦肘;

28、穿心肘;

29、窝里炮;

30、撇身捶;

31、雀地龙冲炮;

32、插脚拦截炮;

33、翻花舞袖;

34、劈架子挂炮;

35、进步螺旋冲炮;

36、平穿肘;

37、风扫梅花;

38、金刚捣碓。

收式

少林炮捶拳谱心法歌诀?

1、 预备式

2、 金刚捣碓

3、 懒扎衣

4、 六封四闭

5、 单鞭

6、 十字手

7、 金刚捣碓

8、 庇身锤

9、 青龙出水

10、 双推掌

11、 三换掌

12、 倒卷肱

13、 退步压肘

14、 中盘

15、 白鹤亮翅

16、 斜行拗步

17、 闪通背

18、 掩手肱锤

19、 大六封四闭

20、 单鞭

21、 前招 后招

22、 野马分鬃

23、 大六封四闭

24、 单鞭

25、 运手

26、 双摆莲

27、 铁叉

28、 上步七星

29、 退步跨虎

30、 转身双摆莲

31、 当头炮

32、 金刚捣碓

56式陈式太极拳拳谱是什么?

陈氏太极拳56式竞赛套路

01.起势

02.右金刚捣碓

03.揽扎衣

04.右六封四闭

05.左单鞭

06.搬拦捶

07.护心拳

08.白鹤亮翅

09.斜行拗步

10.提收

11.前趟

12.右掩手眩捶

13.披身捶

14.背折靠

15.青龙出水

16.斩手

17.翻花舞袖

18.海底翻花

19.左掩手眩捶

20.左六封四闭

21.右单鞭

22.右云手

23.左云手

24.高探马

25.右连珠炮

26.左连珠炮

27.闪通背

28.指裆捶

29.白猿献果

30.双推手

31.中盘

32.前招

33.后招

34.右野马分鬃

35.左野马分鬃

36.摆莲跌叉

37.左右金鸡独立

38.倒卷胘

39.退步压肘

40.擦脚

41.蹬一跟

42.海底翻花

43.击地捶

44.翻身二起

45.双震脚

46.蹬脚

47.玉女穿梭

48.顺鸾肘

49.裹鞭炮

50.雀地龙

51.上步七星

52.退步跨虎

53.转身摆莲

54.当头炮

55.左金刚捣碓

56.收势

40式杨氏太极拳谱及方向?

为了提高人民身体健康水平。50年代体委开始普及杨氏太极拳。当时便于广大群众接受,就把杨氏太极拳分解为85,40,24式三套。有些地方还配了音乐。我个人认为这样做有点像广播操了。而太极拳最好打全套,也不要发音乐。打拳应该熟记套路。要意念打完全套。应为太极拳,是综合了历代各家拳法,结合了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了古典哲学和传统的中医理论而形成的一种内外兼练、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所以打好太极须做到:

1、顶劲要虚虚领起,则精神自然提起,同时气沉丹田,周身放松。由于身体上领下沉,即使身躯放长而产生弹性成为劲。

2、立身须中正安舒,具有支撑八面之势,使推手时身躯不致偏于一边或依赖于对方身手之上,以免己劲为人所识,若偏一边,就不易顺遂地运用粘走功夫。

3、在神气内隐则柔,外显则刚的前提下,推手时要具有忽隐忽显的刚柔变换作用,这正是求懂劲过程中不断问劲的表现。

4、推手时要求做到两手有虚实,两足有虚实,一手一足上下亦要分虚实,形成处处分阴阳,处处有虚实。

陈式太极拳四段拳谱?

1、捣碓起势

2、抹眉汯

3、小红拳

4、云手

5、开合穿掌

6、斩手

7、翻花舞袖   

8、左挤

9、当门炮

10、蹬脚跃步

11、转身顺拦肘

12、裹鞭炮   

13、十字手

14、穿心肘

15、单峰贯耳

16、转身大捋

17、再收

18、翻花舞袖   

19、抱头推山

20、双震脚

21、雀地龙

22、转身顺拦肘

23、前肩靠

24、捣碓收势

85式杨氏太极拳拳谱撇手捶怎么打?

纠正一下,不是撇手锤,是撇身锤。

很多人把撇身锤打成搬拦捶,或者说,两者分不出来。撇身锤是用拳头背面砸出去,而搬拦捶是拨或者阻拦。所以撇身锤要向体前右方砸拳,角度大。而搬拦捶是向体前方拦截,角度小。

另外,搬拦捶前进两步,左右手左拉右拦。撇身锤只迈了一步,还是虚步,脚跟着地。

陈式太极拳四段单练拳谱?

1、捣碓起势

2、抹眉汯

3、小红拳

4、云手

5、开合穿掌

6、斩手

7、翻花舞袖   

8、左挤

9、当门炮

10、蹬脚跃步

11、转身顺拦肘

12、裹鞭炮   

13、十字手

14、穿心肘

15、单峰贯耳

16、转身大捋

17、再收

18、翻花舞袖   

19、抱头推山

20、双震脚

21、雀地龙

22、转身顺拦肘

23、前肩靠

24、捣碓收势

陈式太极拳八十五拳谱名称?

第一段

第一式 预备势

第二式 起势

第三式 揽雀尾

第四式 单鞭

第五式 提手上势

第六式 白鹤亮翅

第七式 左搂膝拗步

第八式 手挥琵琶

第二段

第九式 左右搂膝拗步

第十式 手挥琵琶

第十一式 左搂膝拗步

第十二式 进步搬拦捶

第十三式 如封似闭

第十四式 十字手

第十五式 抱虎归山

第十六式 肘底看捶

第三段

第十七式 左右倒撵猴

第十八式 斜飞势

第十九式 提手上势

第二十式 白鹤亮翅

第二十一式 左搂膝拗步

第二十二式 海底针

第二十三式 扇通背

第二十四式 撇身捶

第四段

第二十五式 进步搬拦捶

第二十六式 上步揽雀尾

第二十七式 单鞭

第二十八式 云手

第二十九式 单鞭

第三十式 高探马

第三十一式 左右分脚

第三十二式 转身左蹬脚

第五段

第三十三式 左右搂膝拗步

第三十四式 进步栽捶

第三十五式 翻身撇身捶

第三十六式 进步搬拦捶

第三十七式 右蹬脚

第三十八式 左打虎势

第三十九式 右打虎势

第四十式 回身右蹬脚

第六段

第四十一式 双峰贯耳

第四十二式 左蹬脚

第四十三式 转身右蹬脚

第四十四式 进步搬拦捶

第四十五式 如封似闭

第四十六式 十字手

第四十七式 抱虎归山

第四十八式 斜单鞭

第七段

第四十九式 野马分鬃

第五十式 揽雀尾

第五十一式 单鞭

第五十二式 玉女穿梭

第五十三式 揽雀尾

第五十四式 单鞭

第五十五式 云手

第五十六式 单鞭

第八段

第五十七 式下势

第五十八 式金鸡独立

第五十九 式左右倒撵猴

第六十 式斜飞势

第六十一 式提手上势

第六十二 式白鹤亮翅

第六十三 式左搂膝拗步

第六十四 式海底针

第九段

第六十五式 扇通背

第六十六式 转身白蛇吐信

第六十七式 搬拦捶

第六十八式 揽雀尾

第六十九式 单鞭

第七十式 云手

第七十一式 单鞭

第七十二式 高探马带穿掌

第十段

第七十三式 十字腿

第七十四式 进步指裆捶

第七十五式 上步揽雀尾

第七十六式 单鞭

第七十七式 下势

第七十八式 上步七星

第七十九式 退步跨虎

第八十式 转身摆莲

第十一段

第八十一式 弯弓射虎

第八十二式 进步搬拦捶

第八十三式 如封似闭

第八十四式 十字手

第八十五式 收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