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奥秘-元神与识神的探索 丹道积精累气以成真

生命的奥秘-元神与识神的探索 丹道积精累气以成真

元神来自无极界,元神灵力极大,具有创造有极物的灵力和能量,可以进出任何宇宙空间和有极物体,可以控制任何宇宙空间和有极物体的运动,所以任何宇宙空间和有极物的玄机能量都不能破坏元神本体,都不能损害元神。元神喜纯好静的特性就是元神主体在无极界的特性。元神控制大脑和生命行为的前提条件是灭掉识神,掌握生命控制权,这需要经过生命修炼才能达到,这就是千年来人类存在生命修炼现象的根本原因。

我们的生命什么是最重要的,主导人的生命又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自我,在我们的显意识背后是否有一个真正主载命运的主人,从我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中,有元神和识神之说。到底什么是元神和识神,这里借用神这个词来说明生命构成的深刻性。神,在古文化里是一种人无法认识的可以控制人行为的超自然力量,这里在解说元神和识神的同时也这种超自然力量的内在机理。

一、元神

元神的来源无极界,是无极界灵质体的分体。

元神来自无极界。在无极界,由于无极质内部没有极性,所以无极质的感觉是灵性感觉。无极质的灵性是没有差别的,灵质的能量和灵力都相同,所以整个无极界虽然具有极高的灵质能量,但是没有势能,所以没有运动,没有声、光、形、色等,寂静不动。无极界的这种特性,使灵质体虽然有极敏的灵性,但是却不能感觉自己的存在。另一方面,无极界的寂静特性和灵质体的高敏灵性,使每个灵质体的任何一丝灵动,整个无极界所有的灵质体都会感觉到,因此每个灵质体都不会随意发出任何灵动,不可以干扰整个无极界的寂静性。

元神的主体是无极界的灵质体,元神的任何感觉,元神的主体都能感觉到。元神喜纯好静的特性就是元神主体在无极界的特性。元神作为无极界灵质体的分体,可以在宇宙中运动,可以感觉宇宙空间中丰富的物质特性以及物质运动的千变万化,元神主体在无极界也能感觉到,这种感觉即不会干扰无极界的寂静性,又可以使灵质主体享受到高灵性生存的乐趣,这是元神从主体分离出来在宇宙中生存的根本意义。

宇宙是有极物构成的,元神灵力极大,具有创造有极物的灵力和能量,可以进出任何宇宙空间和有极物体,可以控制任何宇宙空间和有极物体的运动,所以任何宇宙空间和有极物的玄机能量都不能破坏元神本体,都不能损害元神。但是,元神也不能独立在宇宙空间中活动,因为元神一动就会发出灵力,元神的强大灵力会破坏宇宙空间和有极物体的运动玄机。因此,元神要在宇宙中活动,就必须居住在元神自制的特殊有极玄机体中,这种玄机体可以锁住元神的灵力,这样元神在宇宙中活动才不会破坏宇宙空间的玄机。另一方面,元神如果曝露在宇宙空间中,空间的玄机使空间中的物质产生强烈的运动,元神在这种物质运动的冲涮中会受不了,因为元神本质上是喜纯好静的,所以也要呆在有极物玄机体中才能安神。在一般情况下,元神是居住在具有活性的生命体内,元神可以借用生命体的活动性在宇宙空间中活动。

二、识神

识神是在身体大脑中形成的可以控制生命体行为的意识体。生命体从诞生那一刻起就不断地用身体(包括肌肤和神经)和感官接收天地间各种事物的信息能量,包括风云、光影、阴晴、冷暖和声音,在人类生命体中还会不断接受人文事物,特别是大量地接受知识和生活教导,在大脑里积累了很多知识信息和事物信息。大脑具有特殊的生物性信息加工功能,大离功能与信息能量之间产生能量旋机,形成大脑思维,不断复制、演化、创造和提炼新的信息,使大脑内的信息迅速膨胀,信息能量也随之增大,形成信息能量场,具有能量感应性。这种感应性不断增强,又产生在大脑中,最终与大脑机能一起合成了具有分辨功能和控制身体功能的意识体,这就是识神。

识神是由大脑机能和大脑储存的信息能量决定的,有什么样的大脑机能,有什么样的信息能量储存,就衍生出什么样的识神。动物有动物的识神,人类有人类的识神。人类的大脑机能比动物的大脑机能的生物性能更强更好,所以能吸收的信息能量比动物吸收的种类多、信息量更大,所衍生识神的生物性更高级,识神的意识性和意识力更强。但是,识神无论怎么强,都受到大脑机能和储存信息的制约,人的思想会千差万别,也不会产生超出大脑机能的思维能力,不会产生超越所储存知识信息以外的思维能力,所以人的思想必然局限在大脑机能和所储存的

知识范围内。识神与大脑机能混成,是生命体的有机构成,人的情感、欲望等都与识神密切相关,都在识神的作用和控制下发生,所以人的识神具有情感和欲望的因素。当人的大脑机能受到损坏时,识神就会随之受到损坏;当人脑储存的知识信息发生系统紊乱时,识神同样会发生意识紊乱。这两种情况是造成人的精神和行为状态异常的根源。当人的生命终结时,大脑机能丧失,人的识神也同时毁灭。

三、元神与识神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元神只进入人体中。人体的识神产生在大脑中,它能够以意识力控制大脑机能,从而控制身体行为。元神来自于身体之外,是高能灵体,比识神的意识力强大。但是,识神是大脑机能与知识信息合成的,当识神的意识力非常强大时,大脑机能和身体行为完全由识神控制,元神与大脑无法沟通,发挥不了灵性作用。由于元神是高灵意识体,具有灵性,而识神只是意识体,没有灵性,当大脑完全被识神控制时,思维就缺乏灵性。有时候识神活动太累歇息一会儿时,元神得以接触大脑信息并控制大脑,就会发出灵性意识,这就是人们感受到的灵感。

元神随胎儿一起来到世间,封闭在身体内,不能直接接触事物,也不懂事物属性,需要身体通过各种方式在大脑中储存一定的知识和信息,元神才能对这些知识和信息作出灵性判断。但是,大脑在积累知识和信息时又会产生识神,因此在识神没有形成前是元神在控制大脑,由于知识和信息太少而出现行为盲然,表现为行为幼稚,在知识和信息积累起来后识神又形成了,阻碍甚至控制了元神与大脑的沟通,表现为意识加强了,但是灵性减弱甚至丧失了。这就是元神会迷失的根本原因,我们看到的书呆子正是缺乏灵性的典型的识神行为。

识神会产生和控制人的情感和欲望,当人的情感和欲望很强烈时,识神会被玄晕,严重时会丧失识神的意识和理性。元神在识神控制大脑和生命行为时,对情感和欲望没有控制力。当元神恢复对大脑和生命行为的控制时,元神有能力控制情感和欲望。但是,元神控制大脑和生命行为的前提条件是灭掉识神,掌握生命控制权,这需要经过生命修炼才能达到,这就是千年来人类存在生命修炼现象的根本原因。

丹道积精累气以成真

丹道功夫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四大阶段。炼精化气阶段细分亦有三小段:积精累气为初侯,关开窍展为中侯,筑基炼己为三侯。三段炼精化气功夫各具特点,修丹功者不可不明,若修行之初得法,则可登堂入室,日进千里。修行得法的前提,自然是理清法明,故对精化气中积精累气的理论作一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精,是生命的基础,秉受于先天,与生俱来,为生命的起源。人体之精分为三部分:先天之精、后天之精、生殖之精,构成人体之本质的部分,为先天之精;维持生命活动的,为后天之精。后天之精由饮食之精华与胸中宗气结合而来,周流一身,归于脏腑。脏腑神气充盈,则归藏于肾,肾中后天之精由肾间动气作用,化为先天元气,转而为先天之精。先天之精冲动,有两种结果:其时若以丹道功夫加以风火调炼,则化为先天元气;若未加调炼,则转而为生殖之精,可繁衍后代。丹家谓之顺则成人,逆则成仙。此为炼精化气之理论。

《黄庭经》云:“积精累气以成真”。有两个方面意思:一个是积精,一个是累气。精足不断地化为气,气足不断地化为精,二者相互促进。《金仙证论》云:“仙道炼元精为丹”。又云:“夫精,为万物之美,即养身立命之至宝”。道出了元精的重要性。所以说在积精累气的过程中,积精才是基础,而累气则是结果。故修行之初,当以积精为关键。故《黄庭经》云:“保守尔精可长活。”

后天之精乃重浊之物,不是丹功中的药物,先天之精才是修行的基础。积精累气是积累先天元精。先天元精,无形无象,它的积累是以后天之精的积累为基

础的。修行者多喜回光返照,周身精气聚于丹田,一旦冲关而出,大损元气。故古人有言:白日补之,不觉其有余,一旦损之,便觉其不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保守已经获得的一份精气比通过修行获得十份精气而不知保守更有现实意义。

那么,如何保精呢,《养真集》云:“无欲静极,则谷神不死,谷神不死,则元牝立矣,元牝立则真精固,真精固则永无走失之患。”可见,其诀无非是清静无为而己。其具体方法,需从饮食、睡眠、思维及行住坐卧各方面加以调节,而这种修炼外的调节,实际上是广义的修炼,涉及到了“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的范畴,即今人所言的气功生活化。其内容可从沙弥戒、比丘戒中获得,恕不细言。

夫精之物,运则常,退守则灾。积精累气之初侯中,积精是基础,但仅积精是不够的,需把所积之精化而为气,才能逆修成真。精何以化气呢,肾间动气为生命根本,凡人依肾间动气之力自然转化阴精为气以供生命之需,然凡人之肾间动气力弱,所以生命力弱。修丹道功夫者,想化精为气,唯需加强肾间动气之力,而加强之法,唯风火调炼一途。

风火调炼,亦是不假他力,只教凝神入气穴,心息相依而已。神入气穴,心息相依,自然呼吸之吹嘘,引动先天之气机,往来无穷,肾间动气得以强化。

凡夫与修丹道者同样依据肾间动气化精为气,然而何以同途异归,结果泾渭分明呢,人食五谷化为阴精,不曾锻炼,大部份转为欲念,难归正途,只有少部份假肾间动气之力化而为气以维系生命。而修丹道功夫则不然,要把所有阴精化之为气,必须以文火温养,凝神气穴,神又不可泛驰于外,息又不可断续无嘘,神息之相炼,动静之相依,以自然之呼吸,引动先天气机,以丹田自然呼吸之气,吹动其中真火,水在上火在下,水得火自然化而为气,其气上腾薰蒸传透一身之关窍,流通百脉,烧得里头鬼哭狼嚎,将阴精炼尽,阴魔消散矣。阴精所化之元气,其气混入一身之气,此气再合先天之气,然后先天之气再从窍内发出而为药。功夫至此,则积精累气已初步告成。

积精累气乃丹道有成之关键

在丹功修炼中,用的是先天精气神,乃无形无象之物;后天有形有象之交感精、呼吸气、思虑神,均弃置不用。所谓“用之不可见,见之不可用”,也就是这个意思。这是丹功修炼的重点,也是难点、关键。因为丹道修炼之精气神均不是看得见、摸得着、抓得住的,而是聚则成形、散则成气的。在修炼中要掌握积精累气之法,就必须有“捉雾拿云”的手段,“于恍惚中求,杳冥内寻,庶几近焉”。此乃丹道有成之关键,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从细微之处入手,日积月累,自然增长

古今凡修炼有成之人,均不是天生的,而是由少到多,从微至著,日积月累而成。《黄庭经》云:“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成真”。其关键之处,就是要抓住气机微动之时,随采随炼,随时积累,久则成真矣。有人对于微阳初动,漠不关心,认为无足轻重,任其丧失。而不知“一星之火,可以焚山,一涓之水,可以成渠”。所以总要人看穿此道,处处提防、在在保护,日积月累,长久坚持,自可由量到质而生变化矣。

《道德经》在论述难易、大小时讲:“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黄元吉注释云:“夫易为难之基,故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细为大之本,故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况道为万事万物之根,可不由易而难、自细而大乎,不然进之锐者,退之必速矣。又安望几于神化之域哉,”“是以古之圣人,知道有由阶,学有由进,不思远大之图,惟期切近之旨,淘汰渣滓,涵养本源。如水之浸灌草木,自然日变月化,不见其长而日长,所以自微之著,由粗之精,从有为有事中,而至无为无事”。故“圣人终不为大,而能成其大矣”。不为大而能成其大,皆由于从细小之事入手,循序渐进,日积月累,自然变化矣。所以结论就是“惟有坚固耐烦,矢以恒久不息之心,庶几易者易而难者亦易,细者细而大者亦细耳”。

《道德经》在六十四章中又进一步阐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均是讲的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这个原理运用于丹功修炼,就是当一阳初动之时,其机甚微,不宜采取,及至二阳、三阳“神凝气聚,真精自动,浩浩如潮生,溶溶似冰泮。要堵自微而著,由小到大,自近及远,以至进火退符,河车搬运,阳铅再生,阴汞交合,时烹时炼,渐结渐凝,神圆气壮,药熟丹圆,皆自玄关一动始也”。所以炼丹就其始基言之,实由一汞一铅,点滴积累而成。在修炼中忽视细小精气的积累,则圆明之金丹就无法炼成了。

二、筑基阶段的精气积累

筑基一词是丹经的比喻,如修房造屋,必先筑基,使基础稳固、结构坚实,然后才能竖柱安梁,砌砖盖瓦。炼内丹也是同样的道理。丹法以身为基,在内丹入手修炼中,必须将此身体条件补足,符合初步的练功要求,然后才能进入正式的练功阶段。

这里讲的身体条件,主要是指人身的精、气、神三大生命要素而言,丹经称为三宝。丹道功夫中所称的炼丹,实质就是炼此三宝。翁象川注《悟真篇》云:“精能生气,气能生神,荣卫一身,莫大于此。养生之士,先宝其精,精满则气壮,气壮则神旺,神旺则身健,身健则少病。内则五脏敷华,外则肌肤润泽,容颜光彩,耳目聪明”。实际上,筑基阶段的任务,就这么三个:一是保精气神三宝圆满无亏;二是补三宝充盈旺盛;三是炼三宝凝化成重返青春的源泉――内丹。所以说内炼的基础,就是炼精气神的凝化。炼丹所用的精气神三宝本系一个整体,三者不能截然分开。但筑基阶段为修补功夫,精为丹基,神为主宰;气为动力。而此段需要补足的常常是元精,所以保精、补精、调精都是为了打好基础。然后精气补足、互相调和、转化合凝,达到精满、气足、神旺,即开始炼精化的功夫了。

在筑基阶段,怎样进行精气积累呢,

1(凝神返照、微阳勤生。柳华阳在《金仙证论》中讲到药产之效验时说:“效验非暂时可得,至真之道,在乎逐日凝神返照之工纯熟而后有来之机缄。夫或一月元关显露或数月丹田无音,迟早各殊。而贵乎微阳勤生,不失调药之功夫,则药产自有验矣”。这里的关键是逐日凝神返照之工不辍,微阳积累,长期坚持,则药产自有验矣。

2(心静气动,积累精气。柳华阳在总说中讲到调药时,就说过:“性能虚静,尘念不生,则真机自动。动者,非心动,是之动也。气机既然发动,则当静以应之。一动一静,不失机缄,是谓调药,是谓交合。行乎造化,性命双修,是谓真旨妙用矣。”《道乡集》也讲:“静至于极,自有动机。此机车动,我仍主静。我主于静,彼必愈动,彼愈动而我愈静。此即初步工夫积累动之要诀”。

气动与心静,是互相联系的。气之所以动,就是从心之虚静中转化而来的。故心愈静而气愈动。在行功中采取气愈动而心愈静之调法,则可以静促动,动以还静,动静互化,相辅相成。故此法为积累动气之要诀。

3(勒关招摄,返调积累。气动之久,愈益旺盛,后则转化为元精。元精生时,有真气流向生殖器,产生欲举之感。此时就得用招摄之法返调之。行功中要以正念为主,神以宰之,使精不下流。然后再起呼吸之气以收摄元精回气穴。这就叫“勒阳关、调外药”之法。

在运用中要注意:先以神宰其气,然后再以神驭气以招摄归炉。这就要在阳气初生之时,用真意从阴中跷迎元精归炉。一般吸七、八次阳物即倒,多则十几次,甚至二、三十次,但必须以外肾倒下为止。黄元吉讲:“务要外阳外囊收缩尽净,庶可以生真气焉。”

4(混合交媾,产生真种。平时元气潜藏气穴,修持中静定之久,产生气动

举”,故曰“情”。此时应“将我静中之真意之机,元气动而为元精,外肾欲“

凝入于命宫,时来时凝,久则天机发动,不觉命宫产出真精”,故曰:“下种”。此种是下在先天气动之时,使神气交合,以后才有药产之机。柳华阳讲:“真种因神气而生,神气若不交,安得有真种乎,”所以“真种”是神气交媾的产物,但产生过程中,须从混沌立基。朱元育讲“要觅先天真种子,须从混沌立根基。”混沌是神入气中、交媾混合之意。由于两不相离,互相依恋,纽结不散,故神在气中,气包神外,神气同炉而炼,神火化精还。因元精不能自熔,必用元神熔之。神溶则气化,此气就是先天气,是神气交媾中产出的真种,也就是“小药”。如此“一粒复一粒,从微而至著”。久则由小药积累而成大药了。

三、阳气自动与周天运炼

伍冲虚在讲到阳气自动与周天运炼时讲:“运此周天,积累动气,以完先天纯阳真。故凡一动则一炼而周。使机之动而复动者,则炼而复炼,周而复周。积之不过百日则精不漏而返气矣。”古人云:百日筑基,是指此炼精化之大概而言,而且那是对一日内十二时均处于练功状态来讲的。若平常人,练功时间不多,则非百日或者一年可以完成的。有的甚至三年、五年也不一定能完成基成不漏的任务。不过只要你坚持修炼总会有进步的。所以一次气动,运一次周天之数。已完足一周则真精、真归复于命根而愈旺其生长发动之机。不过这个增补积累均是在气穴之内进行的,而不显露于外。

所以凡遇有真气自动之时,就要炼之以完一周天。若一天不炼则真气就不会长旺,甚至会萎缩退化。总之要遇阳气自生之时“取回以补阳,令满足耳”。因此,当气动之时要用招摄返调之法,用后天呼吸将阳收回“归于气根,以薰蒸补助。若无呼吸,不能调和。若无薰蒸,不能补助。及至呼吸薰蒸,周天一周,则阳气得补复纯静矣。”然后俟其静而自动,又得阳发动之机,则又可补助也。总是要补,但必求其再生之时而得再补之机。若无气动之机,是不能增补的。

四、丹田为储存精气之处所

丹田是结丹之田,它的位置在脐与肾之间即冲脉与带脉交叉处形成十字,加上外廓,酷似田字,故称丹田。它的实际位置,就在腰部正中。丹经所谓:“前对脐轮后对肾,中间有个真金鼎”,即此是也。

它的作用:在筑基时,为守中之处,利于入静、得气。炼精化气时,则为大鼎炉之炉,是藏药之处,修持者将采取的外药积蓄于丹田之中,所以它是聚神合气、储存神气之所。外药入炉后与元神会合凝结,进行反复烹炼,也就是“产真种”的过程,真种产生后,神凝气合,归于下炉,结而为丹。伍冲虚讲:“阳精盛满,是长生之本根。由其归于丹田而后可得满。满而守于此中,则不亏而得长生。暂守暂得,久守久得。”因“阳精凝聚又结丹者,谓之不死之基。守在丹田,即可不死。”《心印经》云:“存其神而守其,又象伏龟,故名神龟。龟含水中,有气曰神。人之根蒂俱在此处。”神守其“不复泄漏,则真常住。所以不死。有真足,则无可死之理。”天皇真人云:“气不散则命不亡,命不亡则形不灭也。”

外药有三百六十次周天,也就需要三百六十次储存,而丹田即为储存、凝聚之处。外药是丹母的原料,必须积累已足并与元神会合、凝结,经反复烹炼之后,内药才开始自生。内药生,外药即转化为真,在丹田以旧迎新,互相结合,通过烹炼,开始成形,无质生质,久则成大药也。

大药即阳精化气之金丹。它是从哪里来的呢,实际上也是从丹田气穴中产生的。开始因无形之气微,故附外形而为用。即阳冲动阳关而有阳举之象。此气微弱,故称小药。及至以后积精累气多而满足之时,化气而成金丹,则曰大药。实只是有形之真如火珠,是从无人有之物。黄帝曰赤水玄珠,又曰真一之水、黄芽、真铅,皆是指丹田中所生之真气,因积累多而成自有之形。所以不附外形而唯生于内。即只有“我神觉之,可知可见者。”内动、内运、内知、内见之内丹即此也。

阳盛而内可见形。然气何以有形,此非形质也。乃有“似火热之形”也。古云:丹田火热、两肾汤煎,不过形容丹田之火珠也。有此形才能出神而变化有形,为身外之身。此即无中生有、采之而后生之大药也。大药存于丹田,必用七日之采工而后得。此时就会见:丹田火炽、两肾汤煎、耳后风生、脑后鹫鸣、眼吐金光,身涌鼻搐之景。此得大药之兆,六根震动之象也。

五、精气神满足之主要标志

在炼精阶段,精之所以能满者,则是由于补助也。伍冲虚讲:“补精时,必遇精生于先天之真时。即用火以薰蒸,薰蒸即补也。补到化气,无精可生,便知实满。”此为日内之事也。“精自满,窍自闭,大药一到,淫根自缩,同于童子。从欲不可得,何用思欲,世所称返老还童者是也。”其特点即阴缩如蚂蝗。若精窍不自闭,淫根不缩如童子,不出现马阴藏相,则不得谓之精满。达到了这一步工夫,精满不思欲,即得长生之小果。

其次,在先补精之时,有神与之配合,因已补得神气俱旺。及所化之真归于元海则坎实也。渐以坎实点离虚,虚得实而皆实,实则不饥,何用思食,十月胎圆中,皆不食。一月减食,三月辟谷,四月后绝火食,不吃人间烟火,故曰气满不思食。如气满犹食,则是定力不够,不得谓之气满。

再次所谓神满,即纯阳无阴之谓。古仙谓分阴未尽则不仙。如有一分阴在,即有一分昏沉睡魔。十二时中,灵光不自觉照,神如何得满,故不可谓之神满。伍冲虚讲:“必使神住定,亦随之而住定,神俱定。”从入定之日起“即能不睡,

昼夜常觉,惺惺不昧。十二时中,无一时不入定,亦无一时不在定。如是,十月

之间,方得神满不睡。既无睡,又何思,到此心无生灭,息无出入,已成阳神。”

出阳神即出色界,到无色界矣。不存知见,而全归于无为,则入炼神还虚之境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