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家养生书籍?
《修真十书》是道家丹书代表作。
由道教丹经汇编。集唐末五代宋元数十种著作,多为内丹专著。书中收集了隋唐两宋时期数十种丹道、养生著作,从各方面记述了元代以前丹道、养生、导引的理论与功法,内容极为丰富,为道教丹道一大专集。
二、道家养生功法有哪些?
道教养生功法,可谓千有万条,如行之得法,即能祛病强身,延年益寿。道教养生功法主要有胎息行气、守一存神、导引按摩、动功静功,以及日常起居宜忌等。
常有人问,如何选择养生功法?至于练哪一种养生功法,关键看个人喜好以及各自的身体状况来决定。如喜动者可以选择诸如太极、五禽戏、八段锦等功法;好静者可以练诸如打坐、站桩、气功等功法;而体虚气弱者可选择一些诸如行气、吐纳、导引并结合饮食调理等。
道教养生,随着历史的发展,高道们不断将各种功法加以系统化、理论化。同时又将各种功法根据不同体质、不同病症以及四季气候的变化而演变成多样性的强身固本之术。如一年不同节气练习的二十四节气导引功、四季导引功、脏腑导引功、易筋功、按摩术、气功以及各种行气吐纳之术等。这些都很方便,简单易行,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病症的人士练习。每一种功法,均和生理结构、病症变化及四季气候的反差和医学医理紧密结合,可谓通俗易懂、宜学宜练,只要习之得法,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外强形体,内壮脏腑而益寿延年的。
在众多的养生法门中,如果要把它们归纳为两个方面的话,那么就是修炼精神层面的诸如:内视、坐忘、存思、守一之法;由锻炼形体层面的诸如:导引、太极、行气、服食之术。综合的来看,养生功法中有动功,有静功,有动静相宜之法,也有坐卧屈伸之道。
那么如何才能“导引得理,以尽性命”,毕享天年呢?葛洪在《养生论》中说:“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平和;又呼吸吐纳,服食养身,使形神相柔,表里俱济”。按照葛洪祖师的提法,修炼这两者的最终目标,是要达到形神结合,表里贯通,虚实相济,功成而道备。
总之,养生除在精神和形体的炼养外,还应根据四季气候的变化,个人饮食习惯以及日常起居宜忌等方面加以注意和调整。练习道教养生功法,贵在于精,不在于多(指方法和理论)。求的是长期性、实用性,所忌的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终期望,要像道经所说的,通过炼养能够“发白更(变)黑,齿落更生;返老还童,长生久视”。
三、养生炼丹是道家思想吗?
不是。道教和道家是两个概念。
从本源上讲,炼丹的思想属于(神仙家)。外丹术指道家通过各种秘法烧炼丹药,用来服食,或直接服食某些芝草,以点化自身阴质,使之化为阳气。另外,道家外丹也可指「虚空中清灵之气」。外丹术也可指炼金术或道家法术如符籙、雷法等。
四、庄子养生主的道家思想?
“养生主”意思就是养生的要领。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滞。
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可以尽年”,是全篇的总纲,指出养生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缘督以为经”,即秉承事物中虚之道,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第二部分至“得养生焉”,以厨工分解牛体比喻人之养生,说明处世、生活都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而且要取其中虚“有间”,方能“游刃有余”,从而避开是非和矛盾的纠缠。余下为第三部分,进一步说明听凭天命,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的生活态度。
五、道家养生经全文及译文?
太上老君养生诀
上士修之全真延命,中士修之无诸灾咎,下士修之免身枉横,愚者轻之早殒性命。
老君曰: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胸腹之设犹宫室也,肢体之位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官也,腠理之间犹四衢也。神犹君也,血犹臣也,气犹民也,能治其身,亦如明君能理国焉。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爱其气所以全其身。民弊则国亡,气竭即身谢。
是故至人上士,当施医于未病之前,不追于既败之后。故知生难保而易丧,气难清而易浊。若能审机权可以安社稷,制嗜欲可以保性命。
且夫善摄生者,要当先除六害,然后可以保性命,延驻百年,何者是也?一者薄名利,二者禁声色,三者廉货财,四者损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忌。去此六者,则修生之道无不成耳。若此六者不除,盖未见其益,虽心希妙理,口念真经,咀嚼英华,呼吸景象,不能补其短促,盖损于其本而妄求其末,深可诫哉。
所以保其真者,当须少思、少念、少笑、少言、少喜、少乐、少愁、少好、少恶、少事、少机。
夫多思即神伤,多念即心劳。多笑即脏腑上翻,多言即气诲虚脱,多喜即膀胱纳客风,多怒即腠理奔浮,多乐即心神邪荡,多愁即发须焦枯,多好即志气倾覆,多恶即精爽奔腾,多事即筋脉干急,多机即智慧沉迷,斯乃伐人之生,甚于斤斧,蚀人之性,猛于豺狼。
无久坐、久行、久视、久听。不得强食,不饥而食即脾劳;不得强饮,不渴而饮则胃涨,体欲常劳,食欲半饱。劳勿过极,饱勿过半。冬即朝莫空心,夏即夜勿饱食。早起勿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心内澄则真神守其位,气内定则邪物去其身,身行欺诈即神悲,行争竞则神泣,轻侮于人当减算数,杀害于物必当中夭。行一善即魂神悦,行一恶则魄神欢。常以宽泰自居,恬寞自守即形神安。生籍必书其名,死籍必削其咎。养生之理尽在于斯矣。
太上老君养生诀,上士修持,能保全真性,延年益寿,中士修持没有各种灾祸,下士修持可免身遭不测横祸,愚昧之人轻视就早送性命。
老君说:一个人的身体,好比一个国家的设施,胸腹部设置就象宫殿,肢体就象郊外,骨节分段好比百官,肌肉间的缝隙好比四通八达的道路。神好比君主,血好比臣下,气好比民众,能保养好身体,也就象贤明的君主能治理国家,怜恤他的臣民就使他的国家安宁,爱惜自己的气就能保全他的身体。民众衰弊则国家必然灭亡,气若枯竭身体自会死去。
所以,智贤上士,应当在没病之前就注意医疗保健,不要等生病之后再去求医追治,由此可知生命难以保全,健康易失,气难清澄而易浑浊。如能审时度势,看到关键轻重,就可以安抚天下,节制嗜好欲望就可以保全性命。
况且善于养生的首要,当先除六害,然后才能保全性命,以尽天年。什么是六害呢?一要看轻名利,二要禁绝声色,三要看淡钱财,四要减损厚味,五要除掉巧语媚人之心和痴妄,六要消除妒忌之心。去掉这六害,那么修养长生之道没有不成功的。如这六害不除,不仅从未见过有什么好处,且即使心求妙理,口念真经,吞嚼精华,呼吸吐纳,也不能挽救他生命的短促,因为损害了长寿的根本妄求无用的枝节,应该深以为诫呀!
所以保全真性的人,应该少思考,少欲念,少大笑,少言语,少喜乐,少发怒,少欢娱,少忧愁,少嗜好,少憎恶,少烦事,少心计。
多思就伤神,多念就心神疲劳,多笑就脏腑翻腾,多言气空虚耗损,多喜膀胱会受纳储留风邪,多怒肌肉间缝隙扩张,精气奔涌浮散,多乐心神易邪趋放荡,多愁头发胡子会焦枯发黄,多嗜好志气倾颓,多憎恶元精外透奔腾,多事筋脉会涩滞,多心机,智慧反而会沉潜迷误。这些都是砍伐人生命的利器,比刀斧还利害,消蚀人的性灵,猛于豺狼。
不要久坐、久行、久看、久听。不能勉强吃东西,不饿去吃就伤脾;不能勉强去喝,不渴而喝水就胃胀。身体要经常劳动,吃饭只宜半饱。劳动不能筋疲力尽,进餐不应超过半饱。冬天到了早上不要空腹,夏天来了晚上不要饱餐。早起不要在鸡叫之前,晚起不要在日出之后。
心地清澄,精神内守,元神就居守在他的本位,气机内返安定则邪秽之物不能侵扰身体。心怀欺诈元神悲哀,行为好争长胜短,元神哭泣!随便侮辱别人会减短阳寿,杀害生灵一定短命。做一件好事,魂神喜悦,做一恶事魄神欢欣。常以宽宏平安自处,恬静自守则形神安静。长生簿上会写上他的名字,死亡簿上会削减他的过错。养生的奥妙全在这里面。
此养生诀论说长生之道,形象地说明神与气的功能,指出在道德修为上要除六害,要求保真当注意“十一少”,并说明其危害,并及起居宜忌,其中有关性命的学问,望各位自研自悟。
六、道家养生八部金刚全文?
金刚功(外八部):“双手插顶利三焦,手足前后固肾腰。调理脾肤需单举,左肝右肺如射雕。回头望足去心疾,五劳七伤向后瞧。凤凰展翅周身力,两足顿顿饮嗜消”。从先天之本肾水开始,按照五行反序行走五脏六腑(肾水-->脾土-->肝木-->肺金-->心火),暗合'反者道之动'之理。金刚功要求用力,招式之间都充满着道家拉筋法之理,'筋长一寸、寿长十年'。
长寿功(内八部):“窃吃昆仑长生酒,生落日月任督走。内转太极行八卦,大转逍遥乐无忧。大雁腾空降吉祥,浪里行舟漂海洋。白鹤踏波定深思,鱼沉海底寿命长”。八部长寿功,阴阳太极如影随形、任由变化。
七、养生杖动作名称讲解分析
预备势
身体正直并步站,全身放松目视前。
左手持杖贴臂后,左脚侧开约同肩。
右手腹前接握杖,两手环握与肩宽。
卷杖上提两乳下,沿腹下摩做两遍。
第一式 艄公摇橹
左脚上步身左转,卷杖至乳手翻腕。
左脚落平成弓步,向上前下摇杖卷。
重心后移左腿伸,转正再向左前转。
两手握杖至腹前,卷杖提至乳下边。
左脚踏平成弓步,向上前下摇两遍。
左脚并步自然站,向前揺转落腹前。
第二式 轻舟缓行
左脚上步腰右转,杖举头右侧上边。
重心前移腰左转,杖划左侧似撑船。
重心后移腰左转,杖举头左侧上边。
左脚退步右前转,杖经右侧划弧圆。
并步半蹲腰右转,杖举头右侧上边。
伸膝站立左前转,左侧撑船目视前。
第三式 风摆荷叶
左脚侧开腰左转,持杖左前划平圆。
两腿伸膝环握杖,收杖腹左侧卷腕。
两腿不变腰右转,横向摩运身右肩。
屈膝轉正摩运腹,两手交错叠胸前。
伸膝上体左侧屈,杖停左侧斜后边。
仰头举杖头上方,握杖腹前并步站。
第四式 船夫背纤
左脚侧开身左转,左弓杖停左腰间。
两脚平行右转正,握杖压按肩上边。
右后拧腰右弓步,环握杖转摩运肩。
左手杖端头上落,右杖向上弧自然。
左屈右伸左转正,杖向左侧划弧圆。
并步半蹲杖上举,直立握杖于腹前。
第五式 神针定海
左脚侧开与肩宽,左手持杖右腕旋。
向左向上举头上,屈膝杖落右侧边。
两腿伸直微右转,左手旋杖右胸前。
左弓右蹬左弓步,杖立体前向左转。
右脚上步腿半蹲,杖身竖立平行站。
伸膝杖贴右臂后,屈膝左手腹前按。
第六式 金龙绞尾
右脚内扣左退步,右手引杖伸右前。
左后转身左弓步,杖划立圆至右肩。
重心右移左腿伸,滑杖右手于腰间。
左脚后叉高歇步,目视右前腰右转。
右转全蹲低歇步,右斜插杖搅一遍。
左侧上步左引杖,握杖腹前并步站。
第七式 探海寻宝
左脚侧开平行站,前平举杖高同肩。
屈肘收杖两乳下,前屈下摩至脚边。
屈膝再伸左转体,向上举杖视杖端。
屈膝右转体前屈,弓背落杖两脚前。
伸膝塌腰抬头吸,稍停呼气向前看。
直立上摩杖至乳,杖摩至腹并步站。
第八式 气归丹田
左手伸指心向下,贴杖夹持外旋腕。
两臂分开杖垂直,左脚侧开同肩宽。
两脚平行自然站,以意行气向前看。
两腿屈膝半下蹲,两手合抱于腹前。
掌心向内十指对,两腿伸直自然站。
两手收拢丹田处,两臂分垂要自然。
收势
左脚收拢向右脚,两脚并拢自然站。
目视前方稍停顿,松腰敛臀松两肩。
身体中正自然松,腹式呼吸顺自然。
全套动作至收势,由动复静固丹田
八、为什么休养生息属于道家思想?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这是道家的治国思想,翻译一下,可理解为:一等统治者,人民不知其所在;二等统治者,人民亲近且称赞他;三等统治者,人民畏惧他;四等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民则不相信,一等统治者是多么轻松。他很少干预,事情成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每个朝代开国的时候,经过连年战乱,一般有所作为的皇帝,都会采取“抚民以静”的方针,让老百姓回归自己的本行。而封建农业社会,顺天意,让老百姓耕者有其田,则可以无为而治,这时候人们盼望着有田种、有饭吃、有房住。而在军阀割据的时期,连老百姓的安全都保证不了的情况下,让老百姓安安静静的种地。
九、道家养生十大经典名句?
1、还虚之功,唯在对境无心而已。
【出处】《仙佛合宗语录·最初还虚第一》。【译文】还虚的功夫,只在对境不起心动念罢了。
2、勿助勿忘而养,勿寂勿照而温。
出自《慧命经集·正道工夫直论第十一》。【译文】温养道胎时不要特意相助也不要刻意忘记,不要死气沉沉也不要执意关照。
3、无人心即有道心,道心是心非心。
出自《周易阐真·卷一》。【译文】人心去除就有了道心,道心就是此心非心。
十、筑基功是道家养生功吗?
筑基二字本就是道家修炼体系中的术语,所以是道家养生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