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杆菌和大肠杆菌的菌落大小,菌落透明度,菌落颜色

痢疾杆菌和大肠杆菌的菌落大小,菌落透明度,菌落颜色

痢疾杆菌: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的菌落为圆形,中等大小、灰白、半透明,边缘整齐、表面光滑。在EMB平板上,菌落较小,无色半透明。在MCK平板上菌落较小,无色半透明。大肠杆菌: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的菌落为圆形,中等大小、灰白、半透明,边缘整齐光滑,有特殊气味。在EMB平板上菌落呈现紫黑色,有金属光泽。在MCK平板上菌落呈红色。

小球菌核病该怎么防治?

症状识别茄子各生育期均可发病,但主要是成株期发病。苗期发病于茎基,初呈浅褐色水渍状,湿度高时,病部软腐状,无臭味,干燥后为灰白色,发病部有时缢缩,苗枯死。晚期病部生出白色绵絮状菌丝,菌丝聚结后生鼠粪状菌核,菌核初为白色,后表面变为黑色,质地坚硬。成株期茎、叶、花、果实都可发病。茎部发病从主茎基部或侧枝5-20厘米处始,初为淡褐色水渍状病斑,后变灰白色,有时出现轮纹,湿度大时长出白色絮状菌丝,皮层霉烂,在病茎表面及髓部形成黑色的菌核,茎干燥后髓空,病部表皮易破裂,纤维外露呈麻状,使植株枯死。叶片发病,先为水浸状大型病斑,以后变为褐色圆斑,有时具有轮纹,病斑上长出白色菌丝,干燥后病斑易破裂。花蕾及花发病,为水渍状湿腐,致使脱落。果柄被害(发病)使果实脱落。果实发病端部或向阳面初为水渍状斑,以后褐腐,稍凹陷,病斑上生出白色菌丝体和黑色菌核。病原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称核盘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菌核圆形或不规则形,鼠粪状,较辣椒上的菌核大,大1.7-4mm×1.8-17mm,多在主茎侧枝上,尤以腿部最多。菌核外面黑色,内部白色,在适合的条件下菌核可自土壤里萌发,产生1-20个子囊盘(多数2D3个)。子囊盘初为柄状及杯状,淡黄褐色,展开呈盘状,浅褐色,直径2-6.5mm,子囊盘底部的柄长度随菌核在土中深浅而异,一般5-15mm。子囊棒状,无色,大小95-125μm×5-9μm,内含8个椭圆形无色的子囊孢子。发生规律菌核在地表可生存2年,在潮湿地或地下250px处存活一年。菌核萌发后产生的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菌丝也能通过病健组织(茎、叶)的相互接触而传染。在较低温(最适20℃左右)和高湿的环境下易发病。北方冬、春季保护地茄子,在12月可见幼苗发病,3月底至5月上旬为成株发病盛期。防治方法:

(1)采用无病土或穴盘育苗。

(2)土壤处理。老病田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4-5kg,加适量土混匀,均匀撒施,然后耙入土中。

(3)通风降湿。寒流来时要防止植株受冻。

(4)保护地内栽培茄子,采取地膜覆盖,可减少菌源。

(5)拔除病株,深埋或烧毁。

(6)药剂防治。田间发现子囊盘或中心病株时,立即施药。可选用50%利得(又称异菌?福)可湿性粉剂、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菌核净可湿粉剂600倍液,70%甲基托布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超微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在病菌对速克灵产生抗药性的地区可用65%万霉灵(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悬浮剂施佳乐(施灰乐)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防治。保护地可使用粉尘法防治,每667平方米每次喷撒6.5%甲霉灵粉尘、10%利得粉尘或5%百菌清粉尘1kg。

防治方法:油菜菌核病防控应采取“预防为主、统防统治”的防控策略。播种时和菌核病发生初期施用生防菌剂,降低田间菌核数量;防治关键时期如遇雨水天气,在始花期和盛花期各施药一次进行预防;大力推广应用植保高效施药器械进行统防统治。

1.农业防治:免耕和秸秆还田会增加田间菌核基数,在条件适宜的地区建议进行水旱轮作或深耕,结合播种施用生物防治菌(如盾壳霉或木霉菌等)腐烂土壤中的菌核,降低田间菌核数量。雨后清沟理墒,排水降渍;摘除下部枯、老、黄、病叶,带出田外,中耕松土,清除田间杂草、子囊盘,减少菌源,改善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增施硼肥,促进油菜健壮生长,增强其抗病能力。

2.药剂防治: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适时使用农药防控。在雨水条件充足的情况下,花瓣带菌率与菌核病发生呈正相关。

(1)生物防治:菌核病发生初期,采用盾壳霉、木霉菌或地衣芽孢杆菌防治,间隔7~10天,交替使用,连续防治2~3次。

(2)化学防治:可使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腐霉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每亩50克,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每亩100克兑水喷雾。也有报道咪鲜胺(使百克)、氯啶菌酯、啶酰菌胺等新的药剂和一些复配药剂如25%赤霉清可湿性粉剂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建议在油菜盛花期第一次用药,间隔7~10天第二次喷药。注意轮换用药以避免出现抗药菌株。

水稻产区发生有几种菌核病,其中为害较重的是小球菌核病。是由歧曲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sigmoideum Cav.var.irregulare crall.et Tullis)侵染所引起。受害田块一般减产10%D25%。有的年份造成大面积稻株倒伏。多发生在稻株下部的叶鞘和茎秆上,初期在近水面叶鞘表面上产生黑褐色小斑,逐渐向上扩展成黑色细条状、纺锤状或椭圆形病斑。同时侵入内层叶鞘和茎秆,茎秆上形成黑色线条状病斑,严重时茎秆基部变黑,组织腐烂,软化倒伏。剖开叶鞘和茎秆可见灰白色菌丝和黑褐球形小菌核。在叶鞘病斑上或水面浮游的菌核表面往往产生一层灰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原菌以菌核在稻桩、稻草和土壤内越冬。第二年春季经耕耙和灌水,菌核漂浮水面,当日平均温度升至17℃以上,萌发产生菌丝,接触水稻,侵入叶鞘组织,并蔓延至茎秆,又产生大量小菌核。多施氮肥,或后期缺水干旱时,病害发展很快,为害严重。

1.减少病原 重病田提倡齐泥割稻,稻桩稻草尽早处理,并把稻渣打捞干净。

2.加强肥水管理 分蘖末期适当晒田,孕穗期保持水层,后期保持田面湿润,防止断水过早。多用有机肥作基肥,增施钾肥。

3.药剂防治 在圆秆拔节和孕穗期用70%甲基托布律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各喷药1次。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