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留馨和谁学的陈式太极拳(顾留馨和谁学的陈式太极拳好)

陈董最先学的是什么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原为陈家沟拳术是一套传统拳术,属于太极拳流派之一。集长拳、炮拳及红拳之术,源自明末清初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陈式太极拳有良好的健身作用。其上乘的技击作用及独特的演练风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爱好者。

杨氏太极拳24式与陈式太极拳24式的区别?

太极拳是武术拳种之一,无论是陈氏还是杨氏,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在棚捋挤按採埓肘靠等十三个攻防动作的基础上延伸和发展而来。要说有区别,也只是外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比较明显的不同是,杨氏太极拳动作与陈氏太极拳相比,杨氏以柔和为主,更舒缓,更加注重养生。陈氏太极拳则突出表现为刚柔相济的特征。

陈式22式太极拳谁创编的?

陈氏22式太极拳最早是零七年出版的一本图书《陈氏太极基础22式》是由马畅创编。是作者马畅在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新架一路的基础上提炼出来22个招式的简化套路。也是专门为陈氏太极拳爱好者提供的入门套路。套路结构简洁明快,易学易练。

学陈式太极拳二路60岁可以学吗?

可以学,但是有前提条件。 陈式太极拳二路刚猛的动作较多,类似于外家拳。60岁的人在身体条件上已经不能像30岁的人那样了,所以,一些跳跃性的动作、发力性的动作不能太勉强自己。另外,如果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则练习时不可过于用力,以免发生意外。当年陈式太极拳宗师陈发科的小儿子陈照奎就是在教二路时不幸突发脑血管意外去世,年仅53岁。

我想学陈式太极拳,到底学什么套路好?

谢邀!

在回答楼主的问题之前,我先介绍一下关于太极拳,尤其陈氏太极拳的一些情况,以便有一个初步大概的认识,以供参考!

一、关于太极拳

在原来前面的悟空问答里,我曾做过一些简单介绍(可关注查阅!)――太极拳是以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为基础,融合了中医养生、经络及呼吸吐纳等术,是意念、呼吸与动作三位一体的体育运动。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第五大发明!

目前的太极拳主要有陈、杨、武、吴、孙等几大流派。其中,以陈氏拳较为古老,其他四家可以说均直接或间接在陈氏拳基础上发展而来!

二、关于陈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由于其螺旋缠丝、蹿蹦跳跃、松活弹抖、快慢相间、刚柔并重等特点,以及静若山岳、动如雷霆的气势,而深受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喜爱。 陈氏拳发展至今,其内部又分为大架和小架,而大架又分为老架和新架(即陈发科先生到北京传拳,结合练拳体会和实践,在原有架势基础上经过改造创编,后由其子陈照奎先生传回陈家沟,陈家沟称之为新架);不管大架或小架,又都分为一路和二路。一路拳柔多刚少,以掤、捋、挤、按四正手为主,以采、挒、肘、靠四隅手为辅,外形上突出缓、柔、稳之特色;二路拳又名炮捶,刚多柔少,外形有闪展腾挪、蹿蹦跳跃、松活弹抖等特点。

―――――――――――――――――

至于楼主所问,学陈氏拳,什么套路好,这一问题――

首先,个人认为,不只太极拳,所有“非物质类的文化遗产”都一样,都是一门无形的技艺传承,所谓“艺无止境”!―― 方法对、功夫到了,哪个都好;方法不对,没下苦功,就只能呵呵了,……试想:陈氏拳不说从陈王庭,单从陈长兴开始,到现在应该有150年时间了吧;年代最近的陈氏拳新架至少也有70多年,名家高手辈出,靠的就是功夫二字。如果不下功夫,肯定也出不了功夫。因为它毕竟不是一个有形的物件,传给谁,就是谁的,别人拿不走!

另外,我认为,学习太极拳,需先明确学习目的和太极拳带给我们的价值是否一致!――个人总结太极拳主要三点价值: 1.修心强身;2.防身自卫; 3.哲学思维! (如果出于“纯粹搏击比武”的话,还是建议练散打或自由搏击类,毕竟二者的训练体系不同!)

最后,我想说,练习太极拳,不管大架或小架,老架或新架,建议先找一个明白的老师,并在老师指导下,从一路开始,从基本功练起,先求达到外形求正(即着熟阶段)、内意求劲(即懂劲)、内外求合(即神明阶段),再说其他,勿求贪多贪快!

以上仅个人看法,不当之处,请指正,欢迎关注交流!!

陈式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

陈式太极拳起源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明末清初,陈氏家族第九代传人陈王庭依据祖传之拳术,博采众家之长,结合易学上的阴阳五行之理,并参考中医学中有关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创造出一套具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新型拳术,即陈式太极拳。建国后至1958年左右发展出陈式五十六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小架与其它太极拳的区别?

小架是祖传拳,创始人陈王庭,最接近祖拳原貌。难学,因为历史原因并不普及。

大架分老架和新架,老架由陈长兴所创、将原来的招式放大,以达到快速出功夫的效果。

杨式太极拳和陈氏太极拳的区别?

第一,杨氏太极拳出于陈氏太极拳,即杨露禅师从陈长兴,又不同于陈氏,又加了杨露禅自已的动作,并发扬光大。第二,就拿杨氏的太极拳来说吧,它来自陈氏“老架74式",名称一样,可动作不太一样。杨氏把老架74式融合了自己的理解,加工,编排,成了"杨氏88式"了。第三,陈氏太极有“发力"的动作,有"缠劲",有"坠力",讲求“底盘扎实",有“寸劲"。而杨式是"行云流水”式,从头至末“气沉丹田",没“抖力”动作,没“发力"动作,就象"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起始到终"软绵绵”的,动作舒展大方,讲求“走化入形"。第四,这是笔者多年习练“太极健身操”的心得,讲的对否,请各位高手斧正,谢了,我是Jack。

陈式太极拳和杨式太极拳的掌有何不同?

杨氏太极拳的创立颇有传奇色彩,是由杨露禅在陈家沟学成后创编,按其逻辑杨氏太极其特色应该与陈氏太极一样。但历史的发展演变又有了质的变化。

首先要明白杨氏太极拳的由来,据传杨露禅为了配合教授宫廷人士把自己学到的陈氏太极发力部分去掉,没了发力部分,其它动作就跟着改变,最后变成如今以养生保健为主。他嫡传下来的杨氏太极拳是什么样,民间很少见,也不知道是什么样。

根据我自己在公园练拳看到的两种太极套路终结出的区别有

发劲上的区别,杨氏太极拳流传于民间,比较常见的套路是很少发力。以柔为主,整个套路演练如行云流水。而陈氏太极不管什么套路都有发力招式,没有发力发劲就不叫陈氏太极,有刚柔相济之说。

拳架上的区别,杨氏太极不需发猛劲,在拳架上就不用过低,腿部舒服很多。陈氏太极下盘较低,一个摆脚跌叉,脚都挨地上了。

掌形上的区别,杨氏太极拳大多数是荷叶掌,手掌撑开5指。陈氏太极是瓦伦掌,母指与小指相应,食指与无名指相呼应。

呼吸上的区别,虽然都要求逆腹式呼吸,杨氏太极要求柔和一点,陈氏太极要发力时要呼吸猛一点,吸到一定程度憋住一个劲呼出,发出的劲才大。

这四点只是大体上的区别,如果要详细说还有很多不同之处。只有在演练时才能慢慢体会出来。

陈氏太极和杨氏太极练拳时也有相同之处,分别是

中正安舒,步伐轻盈,

以腰带动全身,气沉丹田

意起脚根,行于腰,主宰于肘

棚、捋、挤、靠

上下相随

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俗话说得好,万变不离其宗,两种太极归根到底其目的就是强身健体,弘扬正义。演练杨氏太极与陈氏太极都有着强身健体的作用,只要自己喜欢,身体情况允许都可以练练。

陈式太极拳传人陈炳的父亲是谁?

陈炳的父亲是陈小旺的大哥,陈永和。

陈氏太极拳是一种起源于明末的拳术。陈氏始祖陈卜全家定居清风岭上的常阳村后,勤劳耕作,兴家立业,为了保卫桑梓不受地方匪盗危害,精通拳械的陈卜在村中设立武学社,传授子孙习拳练武。

自陈王廷在16世纪创造一至五路太极拳、一路炮捶后,又创造了刀、枪、剑、锏等器械套路。刺枪术和八杆四杆术对练套路中运用太极拳术的缠丝劲,开辟了长兵器阴阳变换、刚柔相济的先河。太极双人推手的创建,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技击实践方法,既不会伤人,又可实际检验武功。

陈炳

男,汉族,大学学历,1971年生于太极拳世家,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冠军,国家一级拳师、一级武术裁判、河南省优秀武术教练员,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温县第六届政协委员,焦作第九届党代表。

1990年在焦作第8届全运会武术比赛中获得太极拳、太极剑、对练三项第一名。

五次荣获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交手擂台赛、传统陈式太极拳、竞赛太极拳第一名。

五次蝉联河南省武术比赛太极推手、太极拳剑、太极拳全能第一名。

1996、1998、2000三次蝉联全国武术太极拳锦标赛太极推手70KG第一名。

2001年海南三亚“首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两项一等奖。

2002年5月带河南省太极推手队获全国武术锦标赛两金一铜。

2005、2007年分别被美国《功夫》杂志和意大利《劲道-武术功夫》杂志评为封面人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