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超陈式太极拳功夫架(陈式太极拳陈超简介)

陈式太极拳新架86式口诀?

第一式 预备式

第二式 金刚捣礁第三式 懒扎衣

第四式 六封四闭第五式 单鞭

第六式 第二金刚捣礁第七式 白鹤亮翅

第八式 斜行拗步

第九式 初收

第十式 前蹚拗步

第十一式 第二斜行拗步

第十二式 再收

第十三式 前蹚拗步

第十四式 掩手肱捶

第十五式 第三金刚捣礁

第十六式 披身捶

第十七式 背折靠

第十八式 青龙出水

第十九式 双推手

第二十式 三换掌

第二十一式 肘底捶

第二十二式 倒卷肱

第二十三式 退步压肘

第二十四式 中盘

第二十五式 白鹤亮翅

第二十六式 斜行拗步

第二十七式 闪通背

第二十八式 掩手肱捶

第二十九式 六封四闭

第三十式 单鞭

第三十一式 运手

第三十二式 高探马

第三十三式 右擦脚

第三十四式 左擦脚

第三十五式 蹬一根

第三十六式 前蹚拗步

第三十七式 击地捶

第三十八式 翻身二起脚

第三十九式 兽头势

第四十式 旋风脚

第四十一式 蹬一根

第四十二式 掩手肱捶

第四十三式 小擒打

第四十四式 抱头推山

第四十五式 三换掌

第四十六式 六封四闭

第四十七式 单鞭

第四十八式 前招

第四十九式 后招

第五十式 野马分鬃

第五十一式 六封四闭

第五十二式 单鞭

第五十三式 双震脚

第五十四式 玉女穿梭

第五十五式 懒扎衣

第五十六式 六封四闭

第五十七式 单鞭

第五十八式 运手

第五十九式 摆脚跌叉

第六十式 左右金鸡独立

第六十一式 倒卷肱

第六十二式 退步压肘

第六十三式 中盘

第六十四式 白鹤亮翅

第六十五式 斜行拗步

第六十六式 闪通背

第六十七式 掩手肱捶

第六十八式 六封四闭

第六十九式 单鞭

第七十式 运手

第七十一式 高探马

第七十二式 十字摆莲

第七十三式 指裆捶

第七十四式 白猿献果

第七十五式 六封四闭

第七十六式 单鞭

第七十七式 雀地龙

第七十八式 上步七星

第七十九式 退步跨虎

第八十式 转身双摆莲

第八十一式 当头炮

第八十二式 金刚捣碓

第八十三式 收势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陈式太极拳56式怎么练?

老架一路是传统套路,56式为竞赛套路。

方法不一样。老架一路以练内气为主56是以表演为主

陈式83式太极拳老架与新架区别?

陈式老架拳与新架拳没有本质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老架拳弧形绕转的圈较大,新架拳圈较小。故陈家沟也称老架拳为“大圈拳”,称新架拳为“小圈拳”。

陈式太极拳虽有小架、大架之分,但其运动特点基本一致:其在内是意气运动,在外是螺旋缠绕运动。强调在意识主持下,头顶、气沉,放长身肢,通过旋腰转脊带动上肢旋膀转腕,带动下肢旋胯转踝,使肢体在顺逆缠绕中,促成内外相合,节节贯穿。陈式太极拳的动作有快、有慢,一般发劲时和转换时快,动作过渡时慢,陈式太极拳有刚有柔,一般动作的终点刚,过程柔。

全套动作在快慢、刚柔、开合、曲直等矛盾的相互依存、互相转化中,相连不断,一气呵成。

陈斌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一式手法?

陈氏太极拳老架和赵堡太极拳一样,都是以揽雀尾起势。

陈式太极拳传人?

陈炳,陈氏太极拳第12代传人,焦作市“劳动模范”、焦作市“非物质文化优秀传承人”、“、焦作市团市委副书记、“温县十大杰出青年”、“感动温县十大人物”、河南省优秀武术教练员、河南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常年授拳于世界各地,在美国、英国、瑞士、新加坡、以色列、巴西、阿根廷、智利等20多个国家开设近30多家“陈炳太极院”。

陈式太极拳56式背向口令陈正雷?

01.起势

02.右金刚捣碓

03.揽扎衣

04.右六封四闭

05.左单鞭

06.搬拦捶

07.护心拳

08.白鹤亮翅

09.斜行拗步

10.提收

11.前趟

12.右掩手眩捶

13.披身捶

14.背折靠

15.青龙出水

16.斩手

17.翻花舞袖

18.海底翻花

19.左掩手眩捶

20.左六封四闭

21.右单鞭

22.右云手

23.左云手

24.高探马

25.右连珠炮

26.左连珠炮

27.闪通背

28.指裆捶

29.白猿献果

30.双推手

31.中盘

32.前招

33.后招

34.右野马分鬃

35.左野马分鬃

36.摆莲跌叉

37.左右金鸡独立

38.倒卷胘

39.退步压肘

40.擦脚

41.蹬一跟

42.海底翻花

43.击地捶

44.翻身二起

45.双震脚

46.蹬脚

47.玉女穿梭

48.顺鸾肘

49.裹鞭炮

50.雀地龙

51.上步七星

52.退步跨虎

53.转身摆莲

54.当头炮

55.左金刚捣碓

56.收势

如何习练陈氏太极拳老架74式?

1、金刚捣碓:金刚捣碓双手起, 重心右移往后捋, 重心右移左脚上, 双手转前向左挤, 重心左移右足上,拳击面门膝击裆。

2、烂插衣:揽插衣,招式奇,双手互转重心移, 忽灵右足右横上,右臂横扫敌难当。

3、六封之闭:六封之闭须放松,肩肘腕手尽显柔, 肩靠肘击都用上,占敌位前吾为雄。

4、单鞭:单鞭一势最为雄,左象箭来右似弓, 要彼使劲来打吾,引动四两拨千斤。

5、金刚捣碓:接着又来二捣碓,以左带右巧换位, 肘膝松合猛震足,力点平稳不伤根。

6、白鹤亮翅:白鹤亮翅要分明,右翅舒展击长空,两手引来搂风式,右足开步左要跟。

7、斜形:除了单鞭是斜形,先左后右往下拧, 上擒下铲似进步,关键在于不丢顶。

8、搂膝:搂膝只在弹抖中,忽然下沉敌落空, 快速弓身抱他膝,前假后真要从容。

9、上三步:紧跟三步进敌身,步活裆园劲要真, 右来左挡我右击,要点打击敌首根。

10、斜形:这次斜形不一样,遇敌出拳吾旋裆, 左臂内弧横截击,迎手劈掌最为上。

11、搂膝:忽然弹抖用搂膝,身体下沉抱腿走, 要想攻下先守上,要点就在肩不僵。

12、上三步:这个三步与前同,后要用力前要弓, 切记领劲首要正,否则人在云雾中。

13、掩手肱拳:这与上招紧相连,先掩敌手再出拳, 蓄而后发劲贯足,敌命打击心胸间。

14、金刚捣碓:右肘上击速转身,接着又用三捣碓, 切记重心左胯拦,否则身体难站稳。

15、撇身捶:撇身捶,劲落根,宛如青蛇摆动身, 身躯顺提顺采式,再次左旋逆常拼。

16、青龙出水:青龙出水鬼神泣,转接灵敏无滞迹,右手撤回又一捶,此为太极变中拳。

18、双推手:这次紧连双推手,大小双圈劲贯肘, 切记重心在右足,虚领顶劲裆要空。

19、倒卷肱:说二守势倒卷肱,前足虚来后足弓, 双手左右相照应,这边引来那边攻。

20、白鹤亮翅:白鹤亮翅用处多,十次八次不为过, 承上启下都有用,关键在于胯要活。

21、斜形:斜形式,很难练,没有千遍功不现, 他与单鞭是攻势,要点都在腰胯处。

22、闪通背:经典招式闪通背,若遇群敌巧换位, 前面穿掌速制敌,猛然转体肘护身。

23、掩手肱拳:掩手肱拳要想脆,虚实蓄发要到位, 虚领顶劲头不偏,鼓荡内力劲到拳。

24、六封四闭:六封四闭注意肘,不丢不顶劲贯手, 切记头顶端又正,百会二阴上下通。

25、单鞭:单鞭要点在换位,有肩有肘才为对, 重心左移左臂扫,一节一节劲要脆。

26、云手:云手一式气势大,遇敌百十不用怕, 合二开二交叉步,左右来敌奈吾何。

27、高探马:高探马式最精神,探马之前双手分,目送右手中指甲,转身拧腰胯要松。

28、左插脚:左插一脚上一步,左右双手上下顾, 猛踢右足往上攻,手脚相合敌落空。

29、右插脚“要想让过敌不依,右足落地右旋体, 身形下沉半蹲势,再补一脚将他欺。

30、左蹬一根:左脚踢过左转身,先合后开蹬一根, 蹬时切记体微侧,要么身体站不稳。

31、上三步:三步前进肩要沉,双手上下不可混, 左手下按右掌击,运掌不行另掌跟。

32、神仙一把抓:招势狠毒一把抓,我体左旋他自爬, 同样一拳击下去,尤如鱼篓抓死虾。

33、二起脚:身体调正反一肘,一切都在劲蓄收, 蓄而待发守定势,闲余之处云雾中。

34、护心拳:护心拳,二护心,心胸外露似丢金, 遇强吾则往右让,出肘敌身送平身。

35、旋风脚:旋风脚,劲在尖,先右一脚将敌掀, 他若巧闪没倒下,再补左脚踢他身。

36、右蹬一根:假如右敌来攻我,巧挪半步将身裹, 挪时我已蓄好力,这时只须右蹬根。

37、掩手肱拳:掩手肱拳力在拳,劲出腰发肩肘间, 虚实蓄发稍守势,右拳猛击心胸处。

38、小擒打:太极独有小擒打,左脚凌空最为佳, 虚扫一脚稍定势,有蓄有发才到家。

39、抱头推山:先搂膝 ,后偷看,开步抱头又推山, 切记右弓身要正,虚领顶劲双手撑。

40、六封四闭:六封四闭须放松,肩肘腕手尽量柔, 肩肘腕手都用上,强占位时适时攻。

41、单鞭:再次又用单鞭势,右擒左击将敌制, 蓄到肩肘用肘击,运到胯时传四肢。

42、前招:前招一势君常用,千遍成遍妙无穷, 引架左臂击下肋,劲贯掌根将敌攻。

43、后招:前招用过用后招,关键在于右臂抄, 让过敌来强劲力,左掌猛击右下肋。

44、野马分鬃:野马分鬃要常用,偶尔遇敌才从容, 由左向右大捋势,猛然肘击敌心胸.

45、六封四闭:六封四闭再次用,这次只为右前冲, 遇敌顶劲不要急,心平气和将肩松。

46、单鞭:要说单鞭最难用,关键都在肩肘中, 如若肩肘不够活,遇着强敌难落空。

47、玉女穿梭:玉女穿梭劲难练,千次万次功难献, 要问要诀在何处,震脚蹬足腰胯宽。

48、拦擦衣:再次又用拦擦衣,闪战腾挪右脚移, 以胯带腰是正事,肩靠肘击将他欺。

49、六封四闭:六封四闭多次用,每次都显妙无穷, 右实左虚左脚上,两膝相合成扣裆。

50、单鞭:单鞭再用是英雄,右边虚来左膝弓, 虚实分明稍定势,周身气沉会阴中。

51、云手:二次又用双云手,中指领劲不顶丢, 合步交叉脚练活,涛涛不断念不休。

52、双摆莲:甩起右脚双摆莲,意在胯处右脚悬, 先合后开猛用力,双手拍脚响震天。

53、跌岔:跌岔一势不容易,起身全凭一口气, 沉肩松胯头摆正,左领右跟气上提。

54、金鸡独立:金鸡独立身法正,左右平衡象杆秤, 中处摆开劲要猛,引带击摔在于拧。

55、倒卷肱:再次又用倒卷肱,前脚虚来后脚弓, 如遇强敌装败势,退步之处反守攻。

56、白鹤亮翅:白鹤亮翅劲用巧,周身灵活只在腰, 左引右带活身法,下挡上击最为妙。

57、斜形:斜行拗步身法正,旋腕转膀记在心,内外三合不能忘,下节不明颠覆生。

58、闪通背:经典招式闪通背,若遇群敌巧换位, 前面穿掌速制敌,猛然转体肘护身。

59、掩手肱拳:掩手肱拳由心发,拳力如风又如雷,心如火药手如弹,身似弓弦手似箭。

60、六封四闭:六封四闭再次用,有守有攻妙无势 他推我按是破解,他按我发如炮轰。

61、单鞭:每次用进单鞭势,每每均能巧得志, 不是敌手太渺少,只为招法用得巧。

62、云手:群敌来犯用云手,飘渺之中到处走, 左挡右击敌下肋,右捣左击他体躯。

63、高探马:高探马,气势大,遇敌十个不用怕, 左拧只为擒他臂,右掌劈推他自爬。

64、十字脚:十字脚,劲在腰,外摆划弧云中飘, 力贯脚根向后甩,提膝捶腹斩手削。

65、指裆捶:阴招要数指裆捶,一拳可将睾击碎, 劝君用时多斟酌,拳头上勾打咽喉, 他若下按我右手,双掌侧击他前胸。

66、白猿献果:指裆捶下接献果,指下打上势不弱。来脉转关无痕迹,方懂太极真消息.

67、单鞭:单鞭可做转换势,承上启下劲贯入, 劝君没事多演练,关键时候不歉退。

68、切地龙:切地龙势低身法,意在攻下将敌挫, 右手抓住他手臂,猛然铲他脚底窝。

69、上步七星:上步七星流星捶,上拳紧接下一回, 他若挡着我左手,接着吾用右拳追。

70、下步跨虎:下步跨虎是败势,退中自如奇招制, 右手上撩其右臂,左掌猛击他身躯。

71、转身双摆莲:双摆莲,招好用,随时都可向敌攻, 外摆右脚上击面,突然袭击要从容。

72、当头炮:当头炮,威力大,劲贯双拳将力发, 前可引带将他引,后可击腹将命拿。

73、金刚捣碓:金刚捣碓世无双,大捶一捣鬼也慌,莫道捣碓是小技,刚中寓柔柔克刚。

74、收势:收式太极归无极,身椿端正两足并,心中一物无所著,平心静气双手垂。

扩展资料:

陈氏太极拳采取阴阳学说,以动静开合之理,与刚柔虚实之法,为轻沉迟速互练之术。拳势动作,均以螺旋进退,称缠丝劲,为陈氏独创之奥秘,世代口口相传,颇少文字记载。

在陈氏拳谱中,关于理法者,仅为「拳经总歌」及「打手歌」两篇,为陈氏第九代陈王廷所著。此两篇文字说明纵放屈伸与诸靠缠绕,运用缠丝劲,及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与舍己从人,还是由己之理。「打手歌」陈王廷原著为四句,后由子孙衍为六句。

其根源可远溯自六百多年前,在明朝洪武七年(公元一三七四年)陈氏先祖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居河南温县常阳村。后因陈氏宗族生嗣繁衍,遂将常阳村易名为陈家沟。

陈氏族人于世居山西洪洞县之时期便素习长拳,迁居温县后,由始祖陈卜以阴阳开合之理,研究拳法,以授子孙。历代相传,至九世祖陈王廷,参以戚继光拳经,编造拳套;以其独特缠绕运转之缠丝劲,并配合中医经络学和道家导引、吐纳之术,形成意识、呼吸及动作相互结合之内功拳法。

陈氏拳艺,世代家传,不授外姓,从十四祖陈长兴,方开先例,外传于永年杨露禅,并由杨氏引至京城,变化拳式成杨家太极拳而广为流传。尔后亦衍生出数家不同之派别。直至十七世祖陈发科,于民国十七年秋,受聘至北平教拳,陈氏太极拳始为外间所认识。

陈氏太极拳,自始祖陈卜迄今已六百多年,历代相传,其间亦有所改进 。 至第十四世祖陈长兴时 , 陈氏拳艺 ,已由博而约而定型。

陈氏太极的特点:

一、陈氏太极拳的动作,有快有慢,而且蓄发明显,而一般的太极拳动作速度均匀,蓄发不明显。

二、陈氏太极拳是肢体呈螺旋运动及缠绕运转,它是一种缠丝劲,而一般的太极 拳是肢体呈弧形运动,圆转简单,是一种抽丝劲。

三、陈氏太极拳的呼吸方法,是以腹部呼吸为主,是采用复式的丹田呼吸法,也就是反呼吸法,一般的太极拳是采用单式的丹田呼吸。

具体境界描述有:

一阴九阳根头棍,二阴八阳是散手。

三阴七阳犹觉硬,四阴六阳类好手。

唯有五阴又五阳,阴阳不偏称妙手。

妙手一运一太极,太极一运化无有。

挨着何处何处击,我亦不知玄又玄。

陈式太极拳8式口诀?

第一式   起势

双脚并立,自然站直,双手垂于身体两侧,目视前方

右腿慢慢往下沉,左腿膝关节领劲慢慢往上提,向左横开一步,与肩同宽,脚尖点地,慢慢踏实,移重心到两腿中间。(要求:两脚平行)

屈膝松胯,下沉,同时双手慢慢往上提,与肩同高时,人继续下沉,松肩沉肘,双手慢慢落于腹前

第二式   野马分鬃

收腹下沉,含胸,身体微右转,随着右转重心到左腿,两手手指朝下往两侧拉开,左腿微下沉,提右腿,右腿向右横开一步,双手合于左下方

人微下沉移重心到右腿,双手向身体两侧上下分开,右手在上,手心向上,左手在下,手心在左下方

人下沉,微右转,左手找右手,左掌心朝上,移重心到左腿,双手往下按,按于裆中

人下沉,双手往上捧,左手掌心往外撑,右手掌心朝上,重心在左腿

上下对开,左手小指领劲旋转,右手大拇指领劲旋转,右手掌心往外撑,左手掌心朝上

摆右脚尖,身体右转,随身体右转重心移到右腿,提左腿往左横开一步,双手合于右下方,人微下沉,移重心到左腿,双手向身体两侧上下分开,左手在上,手心向上;右手在下,手心向右下方

第三式   大如封似闭

人微下沉,身体微左转,翻左掌,掌心朝外,往外撑,右手找左手,往上棚

人继续微下沉,换劲,翻掌,移重心到右腿,双手变捋

人微下沉,双手翻掌,往下划弧,移重心到左腿,双手往左挤,掌心朝左,左手在上,右手在下

右手找左手往上捧,翻掌,掌心朝下,移重心到右腿时双手往下按,按于裆中,再移重心到左腿,双手随重心左移自然到右下方

人微下沉,双手往上合,蓄劲,向前击出

人微下沉,身体微左转,双手往下划弧,摆左脚尖,上步提右腿,左手为刁手,右手掌心朝上,重心在左腿

脚后跟往前45°点地,人微下沉,左手刁手打开变掌,身体左转,移重心到右腿,双手折叠,身体右转,收左腿,左脚掌点地,人微下沉,双手往下按于腹前,重心在右腿。

第四式  运手

人微下沉,右手往上(掌心朝外),左手往下(左手指尖朝下,掌心朝右,轻轻放在左腿膝关节上方);

A  人微下沉,提左腿向左横开一步,移重心到左腿的同时双手一上一下划弧(左手在上,右手在下)

B  收右腿往左后插步的同时左手翻掌,两手心向左击出

C  移重心到右腿的同时双手一上一下划弧(右手在上,左手在下)

D  提左腿往左横开一步的同时右手翻掌,两手心向右击出

E  移重心到左腿的同时双手一上一下

划弧(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收右腿的同时,左手翻掌,两手心往左击出

A  人微下沉,提右腿往右横开一步,移重心到右腿的同时双手一上一下划弧(右手在上,左手在下)

B  收左腿往右后插步的同时右手翻掌,两手心往右击出

C  移重心到左腿的同时双手一上一下划弧(左手在上,右手在下)

D  提右腿往右横开一步的同时左手掌,两手心往左击出

E  移重心到右腿的同时双手一上一下划弧(右手在上,左手在下)

F  收左腿往右后插步的同时右手翻掌,两手心往右击出

G  移重心到左腿的同时,双手一上一下划弧(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人下沉,提右腿横开一大步的同时左手翻掌,两手心往左击出

H  移重心到右腿的同时双手一上一下划弧(右手在上,左手在下),身体右转的同时右手翻掌,身体随右转重心移到左腿,左手同时由下往上方划弧,双手合于右前方,人微下沉,上下对开,两手打开,含胸拔背,重心在左腿

第五式   高探马

人微左转,摆左脚尖,提右腿,往右开步,双手相合于右前方,重心在左腿

人微下沉,移重心到右腿,双手随重心移到左前方

上下对开(身体往下沉,双手往上抬)翻掌,将双手打开,重心在右腿

人微下沉,身体右转,双手随身体右转划弧,左手由左上方向右方划弧,右手往下划弧,重心在右腿

人下沉,翻掌,收左腿,脚尖点地,以右腿为轴旋转90°,右手向前推出,左手合于丹田处,重心在右腿

第六式   转身摆莲

人微下沉,身体微左转,右手往下落于胯沟处

收右胯,微右转,带动右手往右划弧,掌心朝上,左手掌背贴于腹部,以腕关节领劲,由里往外旋转,重心在右腿

人微下沉,右手手心向上,往下落,两手掌心相对,向两侧拉开,下沉移重心到左腿的同时双手相合,左手搭在右手腕上,右手掌心朝上,左手掌心朝下

人微下沉,两手往上抬,右脚尖往外摆,身体右转270°,同时右掌往外翻,提左腿向前开出,双手往外撑,掌心朝外,重心在右腿

左手掌心朝内,往左腿方向拉开,移重心到左腿,人微下沉,右转,左手找右手,掌心朝下,双手往下按,重心在左腿

收右腿往上提,身体微左转,摆右脚,双手击打右脚背

双手变拳,人微下沉,右转,侧右腿,同时两拳从右下方向上划弧,同时向左前方击出,两手拳心相对。

第七式   金刚捣碓

双拳变掌,移重心到右腿,双手右捋,左手掌心朝上,右手掌心朝外

上下对开(人微下沉,双手微往上抬)身体右转,翻掌,人下沉,裆走后弧移重心到左腿,左手掌心朝下,身体左转,将左手带正,与身体成90°再微右转,松右胯,翻右掌,落于右膝上方,重心在左腿

收腹下沉,含胸,双手前后拉开

右手带右腿往前上步,左手合于右手大臂内侧,右手掌心朝上,重心在左腿

人微下沉,左手翻掌往下沉,落于丹田处,右手手掌领劲,右腿以膝领劲往上提,右手握拳,右脚震脚,震脚的同时,右拳合在左手上方,重心在两腿中间

第八式   收势

人自然放松,双手往两侧拉开,再往上合,合于头顶,人往下沉,双手往下压,双手压到丹田处,身体往上站直,双手继续往下压。

松肩,双手往前划弧,将左腿带回,放松

41式陈式太极拳口诀?

一、动作解析

1、眼法:

首先接上一式动作,眼法不变。

2、身法:

身体继续右转。

3、步法:

腿部缠法为右顺左逆。

左腿逆缠,屈膝塌劲,落下脚尖,成左侧马步。

本来是左仆步的,落下脚尖成左侧马步。

4、手法:

同时我们的左手变顺缠,走外上弧线,向胸前收转收转到肘尖向胸部。手心朝向右后上斜角,中指扬起朝向左前上斜角。

同时我们的右手走外下弧线,向胸前下收转,下转到右侧的胸口以下。转到什么位置呢?转到手心朝向左后上斜角,中指扬起朝向左前上斜角。

二、动作作用

它的作用是什么呢?

对方为了化我右採左按,便用左手掤我左手,右手松肩沉肘,攻击我;

而我用右手採其右腕,向胸前下转,左手收掤时,用左肘的里侧掤化对方右肘的外侧,配合右手形成挒法。是起这个作用。

陈式太极拳多少式正宗?

陈氏太极拳有18式、24式、26式、56式、41式、71式、74式、83式等,最正宗的要数83式最正宗了,因为他是最早的练习架势。

新老架式: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有74式,陈昭奎一脉·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有83式,陈氏太极拳老架二路有41式,陈氏太极拳新二路有71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