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谷有什么好处?什么样的体质都可以辟谷吗?

所谓谷--就是五谷,就是说不吃饭,只是吃些水果喝喝水,这样子可以减肥,呵呵当然最主要的是--可以预防一些富贵病,对肠胃有极大的好处 ,不过身体素质差的人最好不要辟~~!!

三峡陶弘景原文?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也。初,母梦青龙自怀而出,并见两天人手执香炉来至其所,已而有娠,遂产弘景。幼有异操,年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谓人曰:“仰青云,睹白日,不觉为远矣。”及长,身长七尺四寸,神仪明秀,朗目疏眉,细形长耳。读书万余卷。善琴棋,工草隶。未弱冠,齐高帝作相,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朝仪故事,多取决焉。永明十年,上表辞禄,诏许之,赐以束帛。及发,公卿祖之于征虏亭,供帐甚盛,车马填咽,咸云宋、齐以来,未有斯事,朝野荣之。

    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恒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宫,名金坛华阳之天,周回一百五十里。昔汉有咸阳三茅君得道,来掌此山,故谓之茅山。”乃中山立馆,自号华阳隐居。始从东阳孙游岳受符图经法。遍历名山,寻访仙药。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桓,不能已已。时沈约为东阳郡守,高其志节,累书要之,不至。

    性好著述,尚奇异,顾惜光景,老而弥笃。尤明阴阳五行,风角星算,山川地理,方图产物,医术本草。著《帝代年历》,又尝造浑天象,云修道所须,非止史官是用。

义师平建康,闻议禅代,弘景援引图谶,数处皆成“梁”字,令弟子进之。高祖既早与之游,及即位后,恩礼逾笃,书问不绝,冠盖相望。

    天监四年,移居积金东涧。善辟谷导引之法,年逾八十而有壮容。深慕张良之为人,云“古贤莫比”。曾梦佛授其菩提记,名为胜力菩萨。乃诣鄮县阿育王塔自誓,受五大戒。后太宗临南徐州,钦其风素,召至后堂,与谈论数日而去,太宗甚敬异之。大通初,令献二刀于高祖,其一名养胜,一名成胜,并为佳宝。

张天师是哪里人?

据史载,张天师,又称汉天师,字辅汉,原名张陵,汉朝名相张良之后人,今江苏徐州丰县宋楼镇费楼村人。张良辅佐刘邦创下两汉王朝,被封“留侯”,功成身退之后,悟出“有所为有所不为”之道,随赤松子游辟谷于秦岭紫柏山之中。其过人智慧,遗泽后代。


八世孙张陵,生于东汉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传说张陵出生之时满室异香,整月不散,且黄云罩顶,紫气弥院。自幼聪慧过人,七岁熟诵《道德经》,稍长,即通晓天文地理河洛谶纬。读太学时,博通《五经》,成为红极一时的饱学之士,人称“大儒”。


此时东汉末年,地方豪强横行,官吏贪赃枉法,百姓食不果腹,怨声载道。汉和帝信奉图谶之术,数次下诏聘请张道陵为太傅。张道陵视利禄为粪土,三诏而不就,四处云游,以避朝廷反复之聘。


成都鹤鸣山溪岭深秀,张陵于遂于此潜心传教修道,结合《道德经》,以及《河图》、《洛书》与谶纬之学,创出《黄帝九鼎丹法》,道术日益臻善。


一日,半梦半醒之间,忽见太上老君下降,对张道陵道:“近来蜀中有魔,狂暴黎民,需尔等前往治之,则功德无量,名录丹台矣!”并授之以“正一盟威符录”与三五斩邪雌雄剑、阳平治都功印、平顶冠、八卦衣、方裙、朱履等。


此时,多地瘟疫肆虐,十室九空,惨不忍睹。为拯救苍生于水火,张道陵自发研制出祛病强身之草药配方,和于酒中,免费送于百姓,并结合《道德经》精华部分,授之以健身之道,战胜了瘟疫。


百姓感念天师施救苍生之恩,敬呼其“张道陵”,纷纷赶来追随,拜师者达几万人。张道陵遂将信徒组织起来,制定律令,分配职务,传播向善之道,讲授健身之法,追随者日众。为养活众信徒,且为纯净团体、考验信徒忠诚度,张道陵遂规定:凡再来追随者,需交五斗米,以供斋醮。五者,金木水火土五行也。此即为最初之“五斗米道”,张道陵亦成为道教之祖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