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心理问题

分离性焦虑症状,通常以后逐渐减轻的,但家庭若能针对孩子的症状做一些相应调整,对孩子将来的健康成长会有帮助。
回复专家: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理咨询科-余金龙副主任医师

青少年心理疾病

孩子的问题通常能在家庭教育里找到原因.改变孩子还不如改变自己,通过自己的改变来影响孩子!交往是任何人都必需的,但是交往能力不是先天具备的,是需要条件去培养的,所以作为家长,要多给孩子提供交往的机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引导他怎样与人交往.让孩子在行动中改变起来,就事论事地欣赏孩子,孩子才会有动力坚持不懈地改变.

什么是儿童的心理问题?

儿童在成长过车各种,可能会出现一些令人烦恼会讨厌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如吃饭太慢、太少,尿床,口吃,多动,但小,学习困难,爱发脾气等等。这些问题,有的属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有的是由于生理缺陷或心理障碍造成的,也有的问题,如说谎、偷窃等,较多的是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但不管怎样,儿童一旦出现上述问题,往往会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许多麻烦,使家长与教师深感头疼和棘手。尤其重要的是,如果对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常常会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甚至对他们成年后的品德、行为、成就等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这就是所谓的儿童心理问题。也就是说,这些儿童在正常发展的过程中,心理上出现了某些问题。

所谓儿童心理问题,也称“儿童问题行为”或“儿童行为障碍”,是指儿童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生理机能失调、环境适应不良或心理冲突等导致的心理方面的障碍及不适当行为。

需要指出的是,儿童的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心理变态、犯罪行为等是不同的。它们之间虽有联系,但又有着明显的区别。有心理问题的儿童,是指与普通儿童的一般行为相比,他们表现出了某些不适当或不太正常的心理和行为,但却不是变态心理学或特殊教育中所指的那些较严重的、程度较深的“心理疾病”或“心理变态”。如果将儿童的心理问题一概贴上“病态”“变态”等标签,不仅不利于这两类性质的问题的区分,而且可能对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造成误导。

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一般是暂时的,主要是在不良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那些影响课堂秩序和集体活动的小动作、不遵守纪律的现象,那些由于情绪上和社交上不成熟所引起的怯懦、缺乏信心、打人骂人等等表现,会随着孩子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水平的发展、认识能力的提高、行为控制能力的增强而逐渐减少;那些不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不良行为,在成人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下,也是可以逐步矫正的。

另外,心理问题也不同于犯罪行为。犯罪行为是严重违反法律的行为,它可能是由心理问题发展而成的,但其行为的严重性。和稳定性程度都较高,在一般的教育条件下难以纠正

当然,儿童的正常心理与心理问题、心理疾病、心理变态、犯罪行为之间,也没有绝对的鸿沟,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尤其当儿童出现了心理问题时,可以由于及时的教育和矫治而转化为正常,也可以由于缺乏教育或某些不良条件及诱因的驱使,而导致心理失常、行为变态,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