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病的特征

蛔虫病的特征

蛔虫病是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它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病、多发病,尤以农村为多见。.

我国古代对本病早有认识,将蛔虫称为蛟墙、鱿、长虫。如《灵枢·厥病》篇说:“肠中有虫瘕及胶墙,……心肠痛,侬作痛,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喜渴涎出者,是蛟墙也。”

【病因病机】

蛔虫病是由于误食沾有蛔虫卵的生冷蔬菜、瓜果或其他不洁之物而引起的。蛔虫寄生在小肠内,扰乱脾胃气机,吸食水谷精微。由于蛔虫具有喜温,恶寒怕热,性动好窜,善于钻孔的特性,故当人体脾胃功能失调,或有全身发热性疾患时,蛔虫即易在腹中乱窜而引起多种病症。若蛔虫钻人胆道、阑门,或蛔虫数量较多,在肠中缠结成团,则出现多种病变及症状。

【临床表现】

蛔虫病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其症状的轻重不仅取决于蛔虫数目的多少,而且与蛔虫所在部位和状态有密切关系。轻者可无任何症状,或有食欲不佳和腹痛,疼痛一般不重,多位于脐周或稍上方。痛无定时,反复发作,持续时间不定。痛时喜按揉腹部,腹部无压痛,腹壁不紧张。

如蛔虫上窜人胃,使胃失和降,引起恶心、呕吐、吐蛔,甚或虫从口鼻而出;钻人胆道,使肝气闭郁、胆气不行,脘腹剧痛而形成蛔厥;钻人阑门,使气滞血瘀,肉腐血败,则形成肠痈;蛔虫数量多时,缠结成团,阻塞肠中,使传化不行,腑气不通而形成蛔虫性肠梗阻。

【诊断】

1.有吐蛔或排蛔史。

2.反复脐周隐痛或阵痛,甚或异嗜,消瘦。

3.大便检查发现蛔虫卵。

【辨证论治】

脐周腹痛,作止无定,甚则异嗜,消瘦是蛔虫病的临床特征,而吐蛔或便蛔则无疑属于蛔虫病。治疗主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采用驱虫、安蛔、调理脾胃等法。

症状:脐周腹痛,时作时止,胃脘嘈杂,甚或吐虫、便虫、腹中虫瘕。较严重者表现不思饮食,面黄肌瘦,鼻子乙作痒,睡中龄齿流涎。

治法:安蛔、驱蛔,健运脾胃。

方药:腹中疼痛较剧及有恶心呕吐者,宜先用乌梅丸安蛔定痛。方中以乌梅、川椒、细辛酸辛安蛔;黄连、黄柏苦可下蛔,寒可清热;干姜、附子、桂枝温脏祛寒;人参、当归补气养血。

在蛔虫病腹不痛或腹痛不剧时,宜驱除蛔虫,以消除病因。可用化虫丸加减,本方以鹤虱、苦栋根皮、槟榔、芜荑、使君子等驱除蛔虫。

若患蛔虫病已久,面黄肌瘦;或驱虫之后,脾胃运化尚未恢复,则用香砂六君子汤健运脾胃。

【预防与调摄】.

蛔虫病的预防主要是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从小养成清洁卫生的良好习惯。不饮生水,不吃腐烂不洁的瓜果。提倡熟食,不吃未煮熟的蔬菜,以减少蛔虫的感染。

【结语】

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在人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病。由于蛔虫具有喜温,恶寒怕热,性动好窜,善于钻孑L的特性,故当人体脾胃功能失调,或有全身发热性疾患时,蛔虫即易在腹中乱窜而引起多种病症。蛔虫病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轻者可无任何症状,或有食欲不佳和腹痛,疼痛一般不重,多位于脐周或稍上方。痛时喜按揉腹部,腹部无压痛,腹壁不紧张。脐周腹痛,作止无定,甚则异嗜,消瘦是蛔虫病的临床特征,而吐蛔或便蛔则无疑属于蛔虫病。治疗主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采用驱虫、安蛔、调理脾胃等法。养成清洁卫生的良好习惯是预防蛔虫病的主要措施。

人体内长有蛔虫会有什么症状?

临床表现]

⒈ 幼虫移行症

见于短期内生食了含有大量受精蛔虫卵的蔬菜、瓜果者。潜伏期7—9日。出现低热、乏力,少数伴荨麻疹或皮疹。咽部异物感,阵咳,常呈哮喘样发作,痰少,偶尔痰中带血丝,胸部闻及干罗音。胸片双侧肺门阴影增深,肺纹理增多,点、片状或絮状浸润阴影,于1—2周消失。痰液检查可有嗜酸性粒细胞与夏科—莱登晶体,偶发现幼虫,病程持续7—10日,逐渐缓解。

⒉ 肠蛔虫病

绝大多数病例无任何症状。儿童常有腹痛,为脐周不定时反复腹痛,无压痛及腹肌紧张,伴食欲减退、恶心、腹泻或便秘,大便中排出蛔虫。儿童有时有惊厥、夜惊、磨牙、异食癖。

并发症

⒈ 胆道并发症 临床上表现为胆绞痛型、急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与肝脓肿五型。

⒉ 肠道并发症 表现为机械性肠梗阻,多为不完全性。阵发性脐周痛,频繁呕吐,明显腹胀,肠型及蠕动波。腹部触及条索状肿块为本病特征。X线腹平片见液平面与肠充气。梗阻时间过长可并发肠穿孔、肠扭转。蛔虫钻入阑尾可引起阑尾炎。

⒊ 蛔虫性腹膜炎 蛔虫可穿过小肠壁进入腹腔,引起腹痛、腹胀、全腹压痛等腹膜炎症状。手术时可发现蛔虫及虫卵肉芽肿。

[诊断]

[治疗]

⒈ 驱虫治疗

苯咪唑类 是广谱驱线虫药。阿苯达唑400mg,顿服。甲苯咪唑为C型晶体微粒剂,500mg顿服。2—4日可排除蛔虫。疗效均达90%以上,一般无副作用。

噻嘧啶 广谱驱线虫药。成人500mg,顿服。儿童每次10mg/kg,顿服。孕妇、肝、肾、心脏疾病患者暂缓给药。

哌嗪 有抗胆碱能作用,使虫体肌肉麻痹。成人3g,儿童每次80—100mg/kg,空腹或晚上1次顿服,连服2日。肝、肾疾病及癫痫患者禁服。一次治愈率70%—80%。

左旋咪唑 成人150—200mg,顿服。偶引起中毒性脑病,应慎用。

⒉ 胆道蛔虫病治疗

原则为解痉止痛,早期驱虫抗感染。阿托品0.5mg加异丙嗪25mg,肌注或静滴。蛔虫大多从胆道退出。驱虫可用阿苯咪唑或甲苯达唑口服。发热者适当应用抗感染药物。ERCP有诊断及取虫效果。并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肝脓肿、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者需外科治疗。

⒊ 蛔虫性肠梗阻

应禁食,胃肠减压,解痉止痛,补液,纠正失水及酸中毒,服豆油及花生油60ml,有松解蛔虫团的作用。腹痛缓解后驱虫。并发肠坏死、穿孔、腹膜炎及完全性肠梗阻者应及时手术。

预防]

一.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的生冷食物,生食的蔬菜瓜果一定要洗净后才能食用。

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可随地大便。蛔虫病的传播途径为蛔虫排出的虫卵随大便排出体外,继而污染周围环境,又可污染蔬菜瓜果等。一旦吞食,即可感染。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儿童不要吮吸指头。 检举 回答人的补充 12:38 驱除蛔虫二法

取石榴树皮15克,洗净入锅,加水500克,煎浓汁约半碗,清晨空腹服用,除蛔虫有特效。

食醋2汤匙,6小时服1次,连服2日,可驱蛔虫。

治疗蛔虫病有啥诀窍

常听一些家长反映,小儿打虫药也服过了,但不见蛔虫打出,到底应该如何治疗蛔虫病呢?

1、合理选择药物

(1)甲苯咪唑为广谱驱虫药,目前常用的驱虫药的主要成分就是甲苯咪唑 ,服用时不必忌油和空腹。

(2)枸橼酸哌哔嗪(驱蛔灵),它的作用是麻痹蛔虫肌肉,使蛔虫失去活动能力,最后随粪便排出体外。每日每公斤体重0.15克,睡前一次服,连服2天。 2、判断肠内蛔虫是否全部排出 服药7-10天后再次查大便,若未找到虫卵,说明驱虫彻底。千万不能认为服药1-2天后大便中找不到虫卵就以为蛔虫已经驱净。因为附着在肠壁的虫卵1-2天内不可能完全排出,需7-10天才能排尽。

以上是彻底治疗蛔虫病的关键。此外,在临床上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小儿从临床症状看可能是肠蛔虫病,但大便化验却找不到虫卵,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说,大便化验只是在一份大便标本中挑取绿豆大小的一块进行涂片检查,找不到虫卵不能完全排除蛔虫病的可能,如能用大便沉淀浓缩找虫卵,则可大大提高阳性率。

什么是蛔虫病?应如何治疗?

蛔虫是人体中最常见的一种肠道寄生虫,儿童感染率最高。其主要表现是食欲不好,腹痛,或腹泻、便秘,甚至可以造成小儿营养不良、贫血、智力发育差等症状。由于毒素的刺激,小儿可出现不安、易怒、易惊、磨牙等症,甚至引起蛔虫性肠梗阻、胆道蛔虫症,蛔虫性阑尾炎、腹膜炎、过敏性肺炎等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小儿蛔虫病要及时检查和治疗。治疗小儿蛔虫病的药物种类较多,比较完全的有驱蛔灵、肠虫清等。中药有使君子、南瓜子、乌梅等药,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还用一种方法是将花椒与杂质及椒籽,取9克,麻油取120克,置于锅内加热,再将花椒倒入油中煎熬,至微焦时停火,待凉后滤除花椒,此油即为一剂量,如一次服不下,间隔2~3小时后继续服用。治疗小儿蛔虫性肠梗阻,服后2小时腹痛即会明显减退,半天后自动排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