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是什么?

一、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是什么?

多发性骨髓瘤主要有贫血、骨痛、肾功能不全、感染、出血、神经症状、高钙血症、淀粉样变等。

1.不明原因的骨骼的浸润和破坏,常引起骨质疏松、骨折、骨痛等早期主要症状,病变主要位于扁骨,可为多发骨破坏。

2.不明原因的肝、脾、淋巴结及肾脏等器官肿大,贫血,高钙血症及高尿酸血症等。

3.不明原因的肾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急性肾衰等。

4.不明原因的抵抗力下降,反复感染,重度感染。

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贫血,出血,高钙血症,高粘综合征,肾功能损害及免疫功能异常

二、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多发性骨髓瘤起病徐缓,可有数月至十多年无症状期,早期易被误诊。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繁多,主要有贫血、骨痛、肾功能不全、感染、出血、神经症状、高钙血症、淀粉样变等。

临床症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MM瘤细胞浸润表现:

1.骨痛、骨骼变形和病理骨折:骨髓瘤细胞分泌破骨细胞活性因子而激活破骨细胞,使骨质溶解、破坏,骨骼疼痛是最常见早期出现的症状,约占70%,多为腰骶、胸骨、肋骨疼痛。由于瘤细胞对骨质破坏,引起病理性骨折,可多处骨折同时存在。

2.贫血和出血:贫血较常见,为首发症状,早期贫血轻,后期贫血严重。血小板减少,出血症状多见、皮肤粘膜出血较多见,严重可见内脏及颅内出血。

3.肝、脾、淋巴结和肾脏浸润。肝、脾轻度、中度肿大,颈部淋巴结肿大,骨髓瘤肾等。

4.其他症状:部分病人在早期或后期可出现肢体瘫痪、嗜睡、昏迷、复视、失明、视力减退。

(二)骨髓瘤细胞分泌大量M蛋白引起的症状:

1.继发感染:感染多见于细菌,亦可见真菌、病毒,最常见为细菌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败血症,病毒性带状庖疹也可见。

2.肾功能损害:50%-70%病人尿检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高磷酸血症、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可形成尿酸结石。

3.高粘滞综合征:约为2%-5%发生率,头晕、眼花、视力障碍,并可突发晕厥、意识障碍。多见于IgM型多发性骨髓瘤。

4.淀粉样变:发生率为5%-10%,常发生于舌、皮肤、心脏、胃肠道等部位。

体征:

Ⅱ、Ⅲ期病人见贫血貌,睑结膜苍白,有或无淋巴结肿大,心率增快,肝脾轻、中度肿大,胸骨、肋骨、腰椎骨等部位压痛,或骨局部触及骨肿块,或有病理性骨折,伴出血可见皮肤瘀点瘀斑,伴肺部感染时,常有湿簟

三、我想知道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及如何确诊

多发性骨髓瘤属于血液病。

临床症状:贫血、感染(发热)、出血(皮下出血等)、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等。

实验室诊断:以贫血为主。血液中出现M蛋白。异常免疫球蛋白根据分型某一项增高如:IgG

IgA

IgM

IgD

IgE、轻链型等,尿中出现本周是蛋白、血沉增快、外周血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骨髓中大量出现骨髓瘤细胞等。

临床症状多样化,包括实验室资料等。

特异性的诊断就是做骨髓检查。

四、多发性骨髓瘤有哪些征兆?

1.骨痛: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最易侵犯人体的扁骨,如颅骨、肋骨、胸骨、脊椎及四肢长骨的近侧端,疼痛部位以腰部最多见,其次为胸肋、四肢。最初发病时,疼痛时好时坏,疼痛可为间发性或游走性,疼痛部位不固定,之后逐渐加重呈持续性疼痛,骨骼局部多有压痛,少数病人的胸骨、肋骨可摸到包块。

2.全身广泛性骨质疏松、骨折: 骨折多发生在不负重的部位,常有几处骨折同时发生。X光片检查有助于早发现和早诊断。

3.贫血:由于瘤细胞可抑制骨髓正常造血,90%的病人有贫血表现,并可出现血小板减少,出现出血倾向,以皮肤黏膜出血较多见,严重时可见内脏及颅内出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