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练气功呼吸是先胸后腹,先顺后逆。胸式呼吸是指通过调整肺部的呼吸次数、间歇时间、呼吸深度,使呼吸达到缓解均匀、自然柔和,使肺活量增大,肺通气性增强,肺的呼吸频率明显减少。
腹式呼吸(顺式),呼吸时要求下腹部向外扩张,胸部和肩部保持不动。
吸气时胸腹部稍有紧迫感,随着呼气,双手可轻轻压迫上腹部,帮助气体的排出。呼气后,隔膜和胸腔肌肉放松,紧迫感消失。
经过反复多次的练习,加大腹肌的运动,呼吸频率可逐渐变慢,呼吸深度加大,呼吸变得有规律,自然流畅,呼吸节奏更深沉缓慢有力。气功吐纳(静功)能增强肌体呼吸系统的功能,且对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作用。
请问有什么治疗哮喘的小偏方吗
哮喘病治疗十分困难,尽管中西医治疗方法和药物颇多,其中大多数虽能有效控制哮喘症状,但往往不能解决疾病复发问题。当患者在感冒、劳累和强烈精神因素等刺激下,极易诱发哮喘病发作,经常如此,疾病会逐年加重,最后导致合并肺气肿、肺心病而危及人的生命。 祖国医学内病外治疗法(穴贴中药)防治哮喘病有良好疗效。当哮喘病处于急性发作期时,穴位贴敷中药可以较快改善患者痰、咳、喘症状,而使疾病缓解。在疾病缓解期时,应继续治疗一段时间,可以达到巩固疗效,减少疾病复发。此外在夏季入伏后应根据祖国医学冬病夏治理论进行预防期治疗,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在进入秋季时可以防止哮喘病复发。一般能坚持这三期治疗,哮喘患者大多数都能取得良好疗效,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对于哮喘病患者预防保健应注意以下几点:1、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2、戒烟酒;3、已婚患者适当节制性生活;4、冬季外出戴口罩,避免冷空气对呼吸道刺激。
小儿感冒会气喘有什么偏方?
1、填脐疗法
即将药物放在肚脐上,借以发挥药效的方法。对于风热型感冒,可用葱白30克、连翘15克,共同捣烂,装入纱布包填放肚脐上,等到将要出汗时,给孩子饮小量温白开水,以促其发汗。对风寒型感冒,用葱白30克,生姜1片,胡椒5—7粒。将3味共同捣烂 ,装进纱布包,填放肚脐上,同时饮温白开水适量,以帮助其驱寒,促其发汗后取下。
2、握掌疗法
一是除寒握掌法:适宜幼儿受风寒之感冒。药取薄荷、防风各15克,生姜2片(咽痛不用)。先将薄荷、防风捣粉,再将生姜捣泥调匀,加少量白开水拌稠,装在两个7—10厘米左右长条小纱布包内,放于患儿两掌心,外用长纱布缠好固定,约15—20分钟放开。二是退热握掌法:适于幼儿感冒、轻微发热或咳嗽等。药取薄荷、莲翘各9克,橘红6克。共同捣烂,开水冲泡调匀,分装两个纱布包,握法同上,即使药物握于掌心,借以吸收药物。
3、推捏揉擦法
适于小儿感冒发热,或者凉汗闭不出,药用大葱白100克,薄荷叶6克,黄酒150毫升,炖热,将大葱白放在干净的石臼里,兑温开水200毫升,捣烂取汁倒入干净杯中,加入薄荷叶,将炖好的热黄酒冲入搅匀,然后,用柔软绸布或消毒纱布蘸此药液,轻擦鼻翼(即鼻棱两旁)、轻揉两太阳穴、第七颈椎(与肩略平)、推捏脊柱及尾椎骨两旁,揉擦两肘弯、两腿弯、两手心。每处15—20次,切记用力要轻,力量要均匀适度。
4、敷贴法
适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取鲜地龙(即蚯蚓)10条放入碗内,撒上白糖适量,片刻后蚯蚓因体液外渗而死,再入面粉适量和成膏,制成直径为3厘米的药饼两枚,分贴囱门和神阙穴处,每次贴4—6小时,每日2次,连贴2—3日有效。
保护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方法对于孩子鼻塞症状,改善呼吸有一些很古老但仍然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是睡觉前用热毛巾给患儿敷鼻子。热乎乎的蒸汽可以暂时缓解鼻塞,可让呼吸畅通、舒服一些。二是让患儿采取侧卧的方式入睡,这种睡姿可以减轻离床面一侧鼻腔的压力,使其逐渐畅通,拍拍背部促进排痰,要严密观察体温、呼吸等病情变化,必要时送医院诊治。
一般来说,感冒的恢复期至少需要七天左右。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药物能够让孩子在更短的时间内完全恢复。在饮食方面应给予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蛋白要选鸡蛋或豆制品,多吃青菜和水果补充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最好温食,或煮水饮,多喝水,暂不食肉类、鱼、虾;忌食生冷食品,同时,让孩子多休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