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的意思是:体内水液不得输化,停留或渗注于体内某一部位而发生的病症。
详细释义:中医病症名。四饮之一。指体内过量水液不得输化、停留或渗注于某一部位而发生的疾病。一般认为“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痰饮嗽病脉证并治》:“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
痰不仅是指咳吐出来有形可见的痰液,还包括瘰疬、痰核和停滞在脏腑经络等组织中的痰液,临床上可通过其所表现的证候来确定,这种痰称为“无形之痰”。痰饮为有形之阴邪,故痰饮形成以后,具有湿浊粘黏滞特性,既可阻滞气机,影响经脉气血运行,又可表现病证缠绵难愈。
病因及预防:
1、外感寒湿,邪气,侵入人体,寒性收引、湿性黏滞,阻碍人气经络气血运行,使经络中的津液停滞于某处而发为痰饮。
2、饮食不规律、不干净或偏好生冷食物,容易导致脾胃损伤,脾胃运化功能减弱,全身气血运行不畅,引起局部津液停留发为痰饮。
3、过度劳累或久病体虚,不断耗损人体气血,日久引起阳虚,寒湿邪气内生,阻碍经络气血运行,引起津液停留而发为痰饮。
4、生活起居有规律,注意保暖,随季节变化加减衣物,不坐卧湿地,避免外邪入侵。
5、平衡膳食营养,不要偏食,做到饮食多样化。同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吃过期的食物。
6、平时应注意情志的调养,尽量不因琐事而生气,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
饮证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痰饮 5 悬饮 6 支饮 7 溢饮 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饮证的穴位 2 治疗饮证的方剂 3 治疗饮证的中成药 4 饮证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饮证 1 拼音 yǐn zhèng
2 英文参考 fluid retention syndrom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饮证为病证名[1]。见《证治汇补》。又称“水饮内停证”[2]。指体内过量水液不得输化,停留或渗注于某一部位而发生的病证[1]。以眩晕,胸脘痞闷,呕吐清水、涎液,苔滑,脉弦滑等为常见症[2]。又因水饮停聚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2]。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将其分为痰饮、悬饮、支饮和溢饮四类,合称四饮。
4 痰饮 痰饮为病名[3]。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古称澹(亦作淡)饮[3]。指体内水湿不化而生饮酿痰[3]。痰饮为饮证之一[3]。因饮邪留于肠胃所致[3]。《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治宜温阳化饮,方用苓桂术甘汤,金匮肾气丸等[3]。本证一名流饮[3]。
5 悬饮 悬饮为病名[4]。四饮之一[4]。因饮邪停留于胁肋部所致[4]。《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饮后水流在胁下,咳睡引痛,谓之悬饮。”证见胁下胀满,咳嗽或唾涎时两胁引痛,甚则转身及呼吸均牵引作痛,或兼干呕、短气等[4]。治宜逐饮为主[4]。方用十枣汤、三花神佑丸等[4]。悬饮类似多种原因所致的胸腔积液[4]。
6 支饮 支饮为病名[5]。四饮之一[5]。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因饮邪停留于胸膈之间,上迫于肺,肺失肃降所致[5]。主要症状为胸闷短气,咳逆倚息不能平卧,外形如肿,或兼见头晕目眩,面色黧黑,心下痞坚等[5]。治宜温肺化饮平喘为主[5]。方用小青龙汤、葶苈大枣泻肺汤等[5]。
7 溢饮 溢饮为病名[6]。四饮之一[6]。多因大渴暴饮过多,或水气溢于肢体肌表所致[6]。《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症见身体痛重,支节烦疼,或兼见喘咳胸闷等[6]。治宜温肺化饮,发汗去邪[6]。方用大青龙汤、小青龙汤、桂苓神术汤等[6]。
8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