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急性黄疸型肝炎)验方秘方,中医偏方有用吗?

[通治方]
张锡纯:内子王氏,生平不能服药,即分毫无味之药亦不能服。於乙丑秋得黄疽证,为开好服之药数味煎汤,强令服之,下咽即呕吐大作,将药尽行吐出。友人张某谓,可用鲜麦苗煎汤服之。遂采鲜麦苗1握,又为之加滑石15克,服后病即减轻,又服1剂痊愈。
--《衷中参西》下册
[辨证方]
1、热 证
沈炎南:急性黄疸型肝炎病邪以湿热为重,因此在治疗上以清利湿热为主,解毒为辅。临床常用自拟的茵田白背汤。
茵陈30克 田基黄30克 白背叶根30克 茅根30克 车前子15克 虎杖15克
若证属热重于湿,热毒炽盛者,加十大功劳、板蓝根各15克、大黄9克、黄芩9克;若湿重于热者,加半边莲、薏苡仁各30克、茯苓20克;若胁痛明显者,加川楝子6克、郁金15克、白芍12克、甘草6克。
--《当代名医临证精华・肝炎肝硬化专辑》
陈国恩:自拟茵陈退黄汤,治急性黄疸型肝炎。
茵陈1250克 栀子10克 大黄10克 胆草15克 红花10克 茅根50克 柴胡10克 茯苓30克
余临床体会,茵陈多食无碍,疗效确切,退黄迅速,非大剂量不可,成人每剂不可少于1000克,儿童不少于100克。
--《吉林省名老中医经验选编》
张琪:治暴发型肝炎,也称重症肝炎,黄疸进行性加深,身热,意识障碍,在昏睡前期或已入昏睡,先昏睡继而烦躁不宁,谵妄和狂躁,最后转入昏迷或半昏迷,舌质红绛,苔黄燥,腹胀满,或有腹水,小便少,色黄赤,脉滑数或弦数。
茵陈50~100克 川连15克 银花50克 胆草15克 当归25克 败酱50克 大黄15克 茯苓20克 白术20克 郁金15克 甘草15克 丹参25克
--《当代名医临证精华・肝炎肝硬化专辑》
刘学文:余应用清肝利黄汤治疗50例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病人,效果较好。黄疸在半个月内恢复正常者达90%,其它饮食不佳、厌油、上腹胀满、恶心等症状在一个月内消失者达100%,而肝大缩至正常及转氨酶在一个月内降至正常者达74%。
金钱草50克 茵陈50克 板蓝根50克 黄芩25克 车前20克 芒硝15克(冲服) 枳壳20克 木香15克 焦三仙各15克 柴胡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
偏热而症见大便干燥者,去木香,加大黄10克;偏湿而症见呕吐、恶心较重,苔白腻,脉濡缓者,去芒硝,加半夏15克、藿香15克;食欲不佳而腹胀者,可加砂仁15克、陈皮15克、川朴15克;肝脾大迟迟不消者,加鳖甲50克、丹参25克;转氨酶高而不降者,加五味子50克。
--《千家妙方》上册
钱峻:治谷疸,食已头眩,心中拂郁不安。
苦参60克(研) 龙胆草30克(碎) 牛胆汁30克
入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空心生姜甘草汤下。
--《经验丹方汇编》
陈复正:治小儿黄疽如金。
取山间薏苡仁根,洗极净,煎汤,服之自愈。
--《幼幼集成》卷四
2、实 证
张仲景:茵陈蒿汤,治谷疽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
茵陈蒿18克 栀子14枚 大黄6克
上3味,以水2000毫升,先煮茵陈,减1200毫升,纳2味,煮取600毫升,去滓,分温3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金匮要略》
屠金城: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发热头痛,恶心厌油,食欲不振,口渴口苦,咽干,胃脘嘈杂,全身皮肤及目睛轻度黄染,皮肤瘙痒,时或粘汗,小便灼热,大便干燥或便色灰白,舌苔黄,质绛,脉弦数或滑数。以清肝解毒汤增减之。
嫩茵陈30克 焦栀子9克 鲜茅根30克 败酱草30克 金银花15克 板蓝根12克 青连翘12克 广藿梗9克 酒大黄9克
纳物欠佳者,加焦神曲9克;大便干燥者,加瓜蒌30克;胸腹满闷者,加川朴、枳壳各9克
--《北京市老中医经验选编》(二)
赵学敏:加味绿矾丸,治大小男妇黄疽病。
皂矾240克(用面500克和作饼,入皂矾在内,火煨,以焦为度) 苍术 厚朴(姜汁炒) 陈皮 甘草各240克 川椒300克(去目)
上为末,用红枣1.5公斤煮熟去皮核,胡桃1.5公斤去壳,同捣烂,和药丸,桐子大。每服70~80丸,用温酒吞服。初时觉药味甘美,服至病将愈,便觉药臭矣。大率药120克可治一人。
--《串雅内编》卷一
万潜斋:黄疸奇方,治阳黄,为湿热证者。
满天星(连根洗净)约半茶盅,捣融,煮猪肉(瘦者)120克,食汤,肉亦可,一二次黄退而愈。
--《寿世新编》
万潜斋:黄病奇方,治肝胆之热令人目黄,至遍身金色,久则腰脚俱软,行动倦怠。
桃竹根须(剪下洗净)不拘多少,先炽酒服二三次,后删肉二三次,即愈,每次用30~60克。
--《寿世新编》
青浦君:治黄疸。
红枣1000克,煮去皮核,鸡肫皮10个焙乾,皂矾30克,共为末。2味以米醋1碗煎干,再研细,和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以黄酒下。
--《寿世编》卷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