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有一部分人出现了压力过大、焦虑、躁郁等情绪,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为让大家正确了解、科学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在疫情防控中拥有健康的心理,我们对疫情期间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疫情期间常见心理问题 1、过分担心自己和家人身体状况,身体不舒服就是肺炎?
首先,学习权威的病毒学知识以提高控制感。疑病或恐慌的时候是由于我们对于病毒的病理学、典型症状、诊断标准和防护手段等知识的储备不够,容易产生低控制感和自我效能感。建议学习一些科学的病毒以及防护相关的知识,充分认识到这些病毒是我们自己可以控制的,我们自己及自己的家人是可以通过有效防护手段进行防护的。
其次,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大家接触到各种来源的信息,身体一有点不舒服不由自主地往新冠肺炎上想。疑病心理的出现很多都是消极的自我暗示的结果。时不时给自己一些积极的自我暗示,比如,“身体稍有不舒服,是正常的反应,无需过分担心”,“新冠肺炎是可以医治的”等,能缓解我们的集虑。
最后,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生活尽量有规律。不要因为不上班不上课就破坏生活的规律,生活规律的打破容易造成身体的不适和心理的烦躁。把自己的生活尽量安排好,睡眠充足,饮食均衡,把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与生活区分开,少看手机,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上来,让自己的年活有规律。
2、已有明显症状但无法及时就医,或已经就医担心无法治愈。
首先,承认自己的担心、绝望、愤怒是一个特别正常的反应,每个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产生这样的.情绪反应,但是我们不能被这种情绪打趴下,良好的情绪是免疫力的第一重保障;其次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治疗信息,对治疗和疗效保持乐观态度。无论是国家还是科研人员,
副大家都全力以赴救助,所以暂时无法及时就医的期问题会很快解决。另一方面现代科技发展很快,在临床上已经出现了很多有效的药物,所以对未来疗效要保持理性乐观的态度。
3、孩子上中学,马上开始在家上网课,我们家长又复工了。我有点担心没有人监督他会偷懒,网课学习效率不高影响成绩。
实用小学生预防疾病知识手抄报
星期三下午,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以“预防疾病,从我做起”主题的班会。
班会课上,老师告诉我们,秋冬季节,天气转凉,空气干燥,我们很容易生病。常见的病情有:流行性感冒,呼吸道感染,肠炎等。
接着,老师就给我们讲起了疾病的预防方法。
放学到家后,我把老师讲的内容给妈妈说了说。妈妈除了夸我认真听讲外,也给我唠叨了起来。
妈妈说,现在的季节最容易受凉感冒了。预防感冒最好的方法就是锻炼身体,多到户外接触新鲜的空气,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妈妈提醒我,要根据天气的温度来穿衣,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要盖好被子,不要把裤子踢到一边。当在外面玩得满头大汗,回家后要把汗擦干,不要把衣服脱掉,否则,也容易感冒。
说完感冒,妈妈又说起我的嘴唇干裂。妈妈说,不要用舌头去舔。这样只会加重口唇的干裂和疼痛。另外,口水中细菌很多,舔嘴唇是不卫生的。应该多多喝水,涂些润唇膏,这样才能让嘴唇湿润。
妈妈还给我唠叨了腹泻。她说:天气凉了,有时穿衣薄,腹部一着凉,就会引起拉肚子;还有时吃的东西不适应也会引起拉肚子。所以不光要对腹部进行保暖,还要注意什么东西该吃,什么东西不该吃。
听了老师和妈妈话,我觉得应该这样来预防疾病:
第一,讲究卫生。饭前饭后要洗手,还要常换衣服勤洗澡。在家里时,还要让自己的卧室勤通风。
第二,注意饮食。不能说看到好吃的,自己喜欢了,就不管它三七二十一吃到肚子撑;看到自己不喜欢的就不吃,更不能饿一顿饱一顿。总之,不能暴饮不能挑食,合理饮食。
第三,适当的锻炼身体。就是多参加些户外运动,锻炼一下自己的身体,提高抗病的能力。我认为这是预防疾病最好的办法。
第四,当自己的身体不舒服时要及早地到医院看病,以免小病拖成大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