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病人急性腹痛的特点及处理时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急性腹痛的情况比较复杂,医学上分类很多:
急性腹痛的特点及诊断
(1)起病方式 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多见于空腔脏器穿孔、腹腔内出血、肠管扭转、肠系膜血管闭塞、动脉瘤破裂,缓慢起病常见于较轻的内科及全身疾病。
(2)疼痛的持续时间 持续性腹痛见于炎症,如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等;持续性腹痛伴有阵发性加重是腹部炎症和空腔脏器穿孔等病变共存的特征。
(3)患者体位 肾结石、胆结石、胆道蛔虫患者多呈辗转体位,急性腹膜炎患者呈强迫体位等。
(4)症状顺序:起病时先有发热、呕吐,后出现腹痛者常为内科疾病,先有腹痛,后有发热,且腹痛持续6小时以上不见缓解者则多数可能为外科急腹症。
(5)放射:胰腺炎的疼痛往往向左腰背部放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因膈肌腹面受刺激而向肩部放射;胆囊炎、胆石症的疼痛可向肩背部放射;子宫及直肠病变疼痛常向腰骶部放射;输尿管结石绞痛常向会阴部或大腿内侧放射。
4.急性腹痛相关症候群
(1)腹膜刺激征群 表现为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腹壁肌卫,具有腹膜刺激症群的急性腹痛常见于急腹症。腹壁肌卫也称腹肌紧张度增高,可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广泛性)两种,是患者在腹部检查中最常见和最有临床意义的体征之一。在老年人和过度肥胖者,由于其腹部脂肪过厚,常常难以用常规方法得知患者腹壁的真实情况,此时应做深压触诊仔细检查,以免漏诊。
(2)肠梗阻症群 表现为呕吐、腹胀、腹痛、排便排气停止及肠鸣音亢进或消失等,常见于消化道梗阻性疾病。
(3)内出血症群 表现为口渴、面色苍白、出冷汗、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常见于消化道大量出血及外伤引起的闭合性腹腔脏器破裂出血。
(4)炎症性症群 或称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表现为体温升高>38℃或降低90次/分;呼吸急促>20次/分;白细胞计数增高>12×10/L,常见于原发的或继发的与感染相关的腹部疾病,如胆管炎、阑尾炎、出血坏死性肠炎、腹膜炎、盆腔炎等。
(5)消化道症群:表现为反酸、嗳气、恶心、呕吐、呃逆、腹胀、腹泻、排便排气停止、厌油腻食、黄疸、大便性状改变等,常见于消化系统内科疾病,有时也是急腹症的伴随表现。
急性腹痛处理时注意事项:
1.即刻致命性腹痛
是指在短时间内可能对患者构成生命威胁的腹痛,这类患者表面上是腹痛,但其实不是腹部疾病所引起,而是心血管疾病导致,故也称为心血管性腹痛,其代表性的疾病是严重的冠状动脉综合征特别是其中的急性心肌梗死,此外还有主动脉夹层和严重的肺梗死等。这类腹痛的患者有可能突然发生心搏骤停(通常是心室颤动),进而可能导致猝死。
对这类患者的救治策略是:患者应立即就地休息,采取舒适的体位(可以采取卧位、半卧位或坐位),尽量放松全身,并避免精神紧张和恐惧。同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叫救护车,经过现场急救,然后在心电监护下才能去医院。救护车到来之前可测量血压及脉搏,血压不低于平时者可服用硝酸甘油类药物。注意:千万不要自己去医院。这是由于在突发心脏病的情况下,患者随时可能发生恶性心律失常而导致猝死,故任何增加心脏做功的因素都可能使病情恶化,既往已经多次发生过这样的悲剧。
2.延误致命性腹痛
这类腹痛虽然起病急骤,病情发展快,但在短时间内(通常为数小时)不至于危及患者生命,但是患者必须尽快到医院才能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诊断延误将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危害。常见代表疾病为急腹症等。这类疾病的患者得到的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治疗越晚,病情可能急转直下,甚至失控,从而导致患者死亡。
急腹症(AcuteAbdomen)是以腹部脏器为主要病变所在的、临床需要紧急救治、特别是外科紧急救治的急性疾病群。该类疾病在严重的腹痛疾病中所占比例较大,其特点是起病急,发病率较高,常见病多,病死率高。文献报道该病占综合医院患者构成比5%~10%,约占急诊的10%~25%,综合病死率约0.5%~5%。其中应特别警惕危重型急腹症,其主要代表疾病有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腹腔出血(腹腔肿瘤及腹主动脉瘤破裂、外伤性肝脾破裂等)、全小肠扭转等。此类患者起病急骤,来势凶猛、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有时尚未明确诊断患者就已死亡。因此院前急救者应对这类急腹症格外重视,能够做到尽快识别,对可疑者尽快将其送医院,尽量避免时间的延误。
3.一般性腹痛
是指除外上述两种情况的腹痛,其疾病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基本上不会对患者构成生命威胁。因此患者是否去医院、是否叫救护车要看具体情况。
总之,对急性腹痛患者院前急救的主要原则是将腹痛的患者按照上述分类进行甄别,首先要排除即刻致命性腹痛,这类疾病有时可以表现为急性腹痛,而且患者随时有发生心搏骤停进而猝死的危险,因此院前急救的第一步就是围绕上述疾病进行相关检查,如呼叫救护车后对成年患者应将心电图检查作为急性腹痛的例行检查等,如果属于上述情况则采取相应的紧急救治和预防措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