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验偏方秘方大全的内容简介

所谓偏方,指药味不多,大众尚未知,且对某些病症具有独特疗效的药方。.中国传统医药,自神农尝百草以来,历经五千年而不衰,留下来的偏方,更是历久弥坚,绝非西洋药品所能替代。
民间素有“小偏方治大病”“单方气死名医”之说。有些说法虽有夸张之嫌,但其疗效几乎有口皆碑,深入民心。例如:
若不慎皮肤上生有瘊子,可用牛倒嚼沫适量,涂擦患处,连续7天,可以治愈;
一根大葱不光能治风寒感冒,还能治许多疾病;
一块生姜可治多种病症;
刚摘下的绿叶就能使羊痫风患者马上苏醒……
这些民间偏方简单易行,疗效显著,方便实用,花小钱治大病,甚至不花分文也能治好疑难杂症,以致于那些西医和医界名家们也拍案称奇,如非亲眼所见,好像天方夜谭。这些使人不得不承认中医之伟大,中国偏方之神奇妙用。
目录 第1章 常见症状自疗偏方
发热
头痛
偏头痛
自汗
盗汗
心悸
失眠
眩晕
呕吐
呃逆
腹泻
痢疾
便秘
水肿

目前狭义的中医内科包括什么?

  目前狭义的中医内科只包括时病及杂 病两大部分,前者包括伤寒和温病,其中 大部分是传染病;后者指与脏腑经络相关 的各类病证,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内科。先秦时期是中医内科的萌芽阶段, 那时对内科病症的认识多是零星记载,周 朝的“疾医”相当于内科医生。
  《黄帝内 经》奠定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也标志 着内科学的形成。中国第一部中医内科学 专著当推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此书后经王叔和编次整理成《伤寒论》和 《金匮要略》。《伤寒论》是时病的经典著作,以 六经辨证为纲,对伤寒证病因、病机、诊 治、预后都做了规范化的论述和总结,成 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治疗时病的准则。
  魏 晋时疫疠流行,医家已察觉到“温病”不 同于伤寒,经过唐宋金元的酝酿和经验积 累,终于在明清时形成了独立的温病学派, 他们明确提出温病可经口鼻、接触传染, 阐述了传变方式,探索出用卫气营血和三 焦辨证来表示温邪深浅部位与阶段,并据 此创造出新的治法、方剂,对控制传染病 的流行,发挥了巨大作用,并延用至今。
  虽早在《黄帝内经》、马王堆汉墓 出土医方和甘肃武威汉代医简中均有杂病内容,可惜太简要。而张仲景的《金匮要 略》则系统得多,作为杂病最早的专著, 该书基本以脏腑辨证为纲,为后世治疗杂 病奠定了基础。那时已掌握了急救自缢者 的人工呼吸法,对许多常见五脏六腑疾病 按虚实论证治病。
  葛洪曾收录了颇多对内 科急症治疗行之有效的方剂,为后人树立了 简便廉验的治法典范。隋唐时期对杂病的病 因、病理有较系统的总结,并有这方面的 专著《诸病源候论》问世。宋金元是杂病 发展的辉煌时期,学派林立,百家争鸣、 名医辈出,著名的如金元四大家。
  这使明 清时内科发展进人到一个新阶段,又产生 了温补派、血瘀论派等,还创立了各种专 门学说,他们在治疗杂病方面各有建树。
  新中国成立后,除对内科古籍的继 承、注释、整理和研究外,临床治疗向各 专业领域深人,早些年侧重防治急性传染 病、抢救急症(心肝肾衰竭、休克i出 血),近些年重点是防治心脑血管病,如高 血压、冠心病、中风及糖尿病、溃疡病、 肺结核等;并积极研讨中医治疗艾滋病、 戒毒、减肥的功效,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