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健康的饮食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食物要多元化,每天的膳食应该包括新鲜的蔬菜水果,比如肉类、家禽类、鸡蛋、牛奶、大豆、坚果等食物。

二、在吃和运动上要平衡,每周应该保证一定的运动量,累计达到150分钟以上。

三、饮食上要少盐、少油、控糖,甚至不要喝酒抽烟,培养一个清淡的饮食习惯,少吃高盐和油炸的食品,因为油炸的食品不好消化,而且油炸食品也有致癌的作用。腌制的食品尽可能少摄入,腌制类的食品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对身体都是有害的。所以,在饮食上需要注意清淡,多吃五谷杂粮,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锻炼身体,都有很大的协助性作用。

吃什么健康

吃什么健康,不同的地区和国家的人群有不同的遗传饮食的习惯。如:欧美国家以肉类食品为主,亚洲国家以谷类食品为主。 因此,有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不同的健康饮食标准。 我国在2004年制定公布了中国居民的健康饮食标准,即每天的饮食标准为: 1、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包括谷类、薯类等食物 400--- 500 克 2、果蔬类食物, 包括蔬菜、水果等食物 450---500 克 3、豆、及豆类制品, 包括 豆、豆腐等豆类制品100---150 克 4、肉类食品 包括 肉、鱼、禽、蛋 200--250 克 5、脂肪类食物 包括,肥肉、油脂 50---80 克 因此,就中国地区的人群来说,是以碳水化合物、果蔬类食品为主辅助肉类食品的饮食标准。 这是中国地区人群,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及生活习惯形成的饮食营养遗传特性。按照这一标准配比饮食,就比较容易符合我们的身体吸收及营养供给。反之就容易形成各种慢性疾病。

怎么可以做到健康的饮食

1、吃饭时挺直腰背:含胸驼背会使食道和胃部受压,影响消化。

2、特别饿时喝点粥:极度饥饿时,胃肠消化功能已经受损,大吃大喝容易造成食滞。

3、每餐隔4-6小时:间隔太长会引起高度饥饿,间隔太短会造成积食。

4、先吃爱吃的食物:满足、愉快的心情能较快地产生饱腹感。

5、饭后别马上用脑:休息半小时再工作,避免精神紧张,记忆力下降。

6、吃饭时不谈扫兴的事:复杂、扫兴的事会影响食欲和消化。

7、早饭吃热的:保护胃气。

8、饭后半小时再喝茶:促进消化吸收、杀菌消毒和护齿。

9、晚上别吃冷饮:7点后,吃凉食、冷饮,不易消除疲劳并会影响睡眠。

10、饭后甜点要少吃:避免吸收多余的葡萄糖、淀粉。

11、多吃深色蔬菜:深绿色、红色、紫红色的蔬菜,维生素含量较高。

12、吃饭环境要安静:嘈杂的环境会使人的味觉变迟钝,轻柔的音乐可以让人吃得更香。

13、别一个人吃饭:单独吃饭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影响消化。

14、吃点纤维素食品:糙米、薏米等粗纤维食品能够帮助消化。

15、多嚼硬的食物:甘蔗等硬性的食物会增加咀嚼次数,从而增多大脑血流量,防止大脑衰老。

16、细嚼慢咽:集中注意力在嘴巴的咀嚼上,每一口咀嚼30次以上,有助于消化。

17、少吃盐:过量摄入盐分会导致高血压等疾病。

18、别滥用调味品:桂皮、小茴香等天然调味品多吃,容易导致口干、咽喉痛、胃胀气等毛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