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都有哪些症状?
创伤性疾病,如脑震荡、脑挫伤等。脊髓病,如脊髓损伤;炎症,如脑炎或脊髓炎;血管性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脊髓血管病变、寄生虫病、肿瘤病变、脑脊液循环病变等。总之,中枢神经系统,无论是大脑还是脊髓,都会产生各种病变,其中血管疾病、炎症、肿瘤较为常见。一旦出现中枢系统症状,如头痛、头晕、四肢感觉障碍、麻木、疲劳等。
二、中枢性面瘫与周伟性面瘫的区别
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在病变部位、疾病原因、疾病表现方面有很多不同。
(1)病变部位:①周围性面瘫:病变部位在面神经核(面神经产生左右分支前的神经组织)之后,如脑桥下部、中耳或腮腺等。②中枢性面瘫:病变部位在大脑皮层到面神经核(含)之间。
(2)疾病表现:①周围性面瘫:可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面部肌肉瘫痪,患病一侧出现额纹变浅或消失,不能皱眉或皱眉困难;眼睑不能闭合,泪液溢出;鼻唇沟变浅,嘴角下垂,不能噘嘴、吹气,鼓腮时患病一侧出现漏气等。②中枢性面瘫:一侧皮质核束(脑皮质到面神经核之间的神经纤维)损伤表现为患病对侧眼裂以下面肌瘫痪,出现鼻唇沟变浅,嘴角下垂,不能噘嘴、吹气,鼓腮时患病一侧出现漏气等,但额纹和皱眉动作正常。常常伴有言语不清,伸舌偏向一侧。双侧皮质核束损伤可出现双侧面肌瘫痪,除以上表现外也会出现双侧额纹变浅或消失,不能皱眉或皱眉困难。
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的区别主要包括:
1、周围性面瘫症状主要表现为迎风流泪、口角歪斜、鼓腮漏气、额纹变浅及最后消失;中枢性面瘫上述症状不明显,但额纹一般会表现出来,皱纹也会表现出来。
2、中枢性面瘫主要是一般颅内疾病,如颅内损伤、肿瘤或脑溢血、脑梗塞引起。周围性面瘫主要是颞骨管以外的神经炎症和损伤引起。
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为两种不同疾病,应进行全面区别。
病变部位不同
中枢性面瘫常为病变对侧颜面下部肌肉出现麻痹;周围性面瘫表现为病灶同侧全部面部肌肉瘫痪。
病因不同
中枢性面瘫由核上组织(包括皮质、皮质脑干纤维、脑桥、内囊等)受损引起,多见于脑血管病变、脑部肿瘤、颈内动脉阻塞等病.
周围性面瘫由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引起,多见于受寒、耳部感染、神经纤维瘤、脑膜感染等病。
症状不同
中枢性面瘫出现时,眼睑以上面部表情肌未出现瘫痪,故患者闭眼、皱眉、扬眉动作均正常,且两侧的面额肌深度、眉毛高度、睑裂大小均无异常出现。病变对
侧眼睑以下的表情肌出现瘫痪,即颊肌、口轮匝肌、上提唇肌等出现麻痹,患者该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做示齿动作时口角歪向健侧。一般无味觉、泪液、唾液
分泌障碍,不伴有听力改变。面瘫同侧肢体出现瘫痪,常出现腱反射异常.
周围性面瘫因病变同侧所有面肌出现瘫痪,患者不能进行皱眉、皱额、闭眼、露齿、鼓腮等动作,并伴有鼻唇沟变浅及口角下垂。病侧舌前2/3的味觉出现减
退,并伴有唾液分泌障碍。
三、如何鉴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和中枢性面神经麻痹
中枢型面神经受损:是核上组织(包括皮质、皮质脑干纤维、内囊、脑桥等)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对侧颜面下部肌肉麻痹。从上到下表现为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下垂,不能吹气和鼓腮等。多见于脑血管病变(如脑、脑梗塞等)、脑部肿瘤等。
周围型面神经受损:为面神经核或面神经本身受损所引起,出现病灶同侧全部面肌瘫痪,从上到下表现为不能皱额、皱眉、闭目、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不能露齿、鼓腮、吹气,口角下垂。多见于受寒、耳部或脑膜感染、神经纤维瘤引起的周围型面神经麻痹。此外还可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说话不清晰等。
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如何鉴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