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常见流行性疾病预防知识
盛夏时节,正是各种细菌滋生,多种疾病易发的季节,并且疾病的种类也比较多。为确保广大师幼、家长身心健康安全,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大家对疾病预防的意识。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夏季常见流行性疾病预防知识,欢迎阅读。
一、呼吸道疾病:
1.一般来说,秋冬季节是呼吸道感染类疾病的多发期,但是夏季由于天气闷热、气压低,许多幼儿会出现食欲差、消化酶分泌减少的情况,机体自我保护能力降低。再加上幼儿免疫功能差,尤其是婴幼儿各器官组织发育不完善,如小儿鼻毛稀少,不能起到过滤空气中灰尘的作用等,病原体极易通过口、鼻直接进入呼吸道引发感染。另外,酷暑时空调室内外温差大造成机体周围温度等环境经常发生骤变,也是造成抵抗力差的幼儿多发呼吸道感染类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呼吸道疾病在炎热的夏季也不可忽视!
2.呼吸道感染疾病主要是由于病菌在呼吸道内引发感染所导致的疾病,分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目前幼儿常见的呼吸道类疾病中,主要包括:
A.扁桃体炎,其主要表现为扁桃体肿大、化脓;
B.急性咽炎,孩子会出现咽部充血水肿、进食困难、流口水、哭闹等情况;
C.急性感染喉炎,会出现喉鸣甚至呼吸困难。
D.肺炎,主要表现为咳嗽、多痰、气喘、发烧等,严重的可能会引发心衰和呼吸衰竭,从而造成中毒性脑病。
E.一般来说呼吸道疾病都会有一些比较相似的症状,比如咳嗽、嗓子疼、鼻塞、流涕、发烧等表现。
3.对于幼儿来说,有两种比较特殊的常见上呼吸道感染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a.疱疹性咽峡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咽痛、流涎、拒食、呕吐等,体检可发现咽部数个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由于疱疹非常疼痛,患儿常哭闹不安,几天不能进食。
b.咽结合膜热是另一种夏季多发的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以发热、咽炎、结膜炎为特征,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眼部刺痛。
这两种疾病均为病毒感染引起,临床治疗主要针对发热,可选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冰枕等,还可以口服扑热息痛、布洛芬等退热药,也可口服一些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如:板蓝根冲剂、双黄连口服液等,一般不用抗菌素。同时家庭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让患儿充分休息,多饮水,进易消化的半流食,不要吃过热的食物,如果不继发细菌感染或出现其它合并症,一般12周就可自愈。
4.专家提示:避免和减少呼吸道感染疾病,最根本的‘招数’。
a.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千万不要忽视夏季的身体锻炼,3岁以上的儿童可以在早晚时间到附近公园等地方进行快速走或散步等适当活动;
b.注意培养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要洗手;
c.避免带孩子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d.平时室内空调的温度不要过低,与室外的温差最好不要超过10℃;
e.饮食上注意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也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C来增强抵抗力;
5.夏季呼吸道疾病预防小贴士:
A.流感时期戴口罩,减少呼吸道疾病流行。
B.平时家里常备些感冒药等常用药物,出现轻微的感冒症状后可使用一些抗病毒类药物,不要轻易使用抗生素,而症状严重时最好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二、夏季皮肤病
由于天气炎热,盛夏最容易出现幼儿皮肤病为痱子。幼儿出现痱子要避免抓挠,不要用热水或碱性肥皂洗,也不能用凉水刺激,要用温水洗浴,局部可外搽止痒剂或爽身粉。
对于已继发感染患了脓疱疮的孩子,要勤洗澡、勤剪指甲。在脓疱疮患处涂金霉素、新霉素等软膏,切忌滥用“肤轻松”等激素类软膏,须遵医嘱用抗生素治疗。对于一些精神差、食欲不振、面部微肿的患儿,要警惕并发急性肾炎,需要做尿常规检查。
三、夏季传染病盛行
夏天气温升高,适宜病原微生物孳生,蚊虫盛行。传染病发病几率比较高,常见的传染病有:
1.手足口病是常见的由多种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目前我市已进入该病的流行季节,当患儿发热,并且手、足、口腔等皮肤出现疱疹症状时,家长要高度重视,及时带患儿到正规医院就医。手足口病目前尚无疫苗预防,家长要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勤晒衣被,同时引导孩子养成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婴幼儿集中的托幼机构,要加强晨检和发热儿童的排查,及时发现和隔离救治患儿。
2.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咳嗽、眼结膜炎、口腔麻疹粘膜斑和皮肤红色斑丘疹,症状重者可并发肺炎、心肌炎。
3.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的传染病,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
皮肤出现米粒至豌豆大的清亮水泡疱疹为该病的重要特征。疱疹继发感染时,可引起脓疱疹、蜂窝织炎、败血症等并发症。幼儿是麻疹和水痘的易感人群,学校和托幼机构要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做好课桌椅、食具、玩具以及被褥的消毒工作,一旦发现病例需及时居家隔离治疗,病愈后才能返校。及时接种相关疫苗是预防麻疹和水痘最好措施
4.乙脑 夏季蚊虫多、雨水多,蚊虫为传播媒介,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是一种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的传染病。如治疗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或留下较严重的后遗症。
预防乙脑,除了10岁以下儿童在疾病流行的前一个月按时接种乙脑疫苗外,灭蚊、防蚊是预防乙脑的根本性措施。要教育孩子莫贪凉,不在室外露宿,可采取多种方法驱蚊、避蚊,防止蚊虫叮咬。
在7~9月份发现孩子有头痛、呕吐、烦躁不安、嗜睡、颈项强直、高热不退、昏迷、抽风等症状,千万不可大意,要及时送医院救治。
5.伤寒 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病人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儿童伤寒病人可占总病例数的35%~60%,小儿伤寒临床表现不如成人伤寒典型,年龄愈小愈不典型。
幼儿患伤寒时,肥达氏反应常呈阴性,故易被误诊。小儿伤寒多起病较急,持续发热,胃肠道症状明显,呕吐、腹泻多见。
预防伤寒要搞好粪便、水源和饮食卫生管理,养成不吃不洁食物、不水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6.红眼病是我们日常的俗称,临床称之为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是夏季最易染上的眼科传染病。多由细菌感染或病毒引起,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发病急,潜伏期1~3天,早期症状是双眼瘙痒不适,有异物感、烧灼感,接着眼睛红、肿、痛,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怕光流泪、不敢睁眼,可伴发热、头痛。若分泌物多为眼屎则可能是细菌感染,若分泌物多为泪液,则大多为病毒感染。
预防红眼病,要做到注意休息,勤洗手,不用手揉眼。少吃容易上火的食品。在疾病流行期要少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如游泳池、公共浴室、游乐场等。游泳前后滴一两滴抗菌、抗病毒类眼药水进行预防。
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传染源主要是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家禽、野禽)以及鸟类。主要经呼吸道感染,也可能会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粪便和受污染的水而感染。
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高热(大多持续38℃以上)、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
预防要点:
1、勤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
2、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3、在人群聚集场所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
4、注意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暴晒。
5、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6、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四、夏季其他常见病
中暑:夏季最常见的病症之一。
原因:人在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失去平衡,肌体大量蓄热,水盐代谢紊乱。
应对:轻度中暑,多喝含盐的清凉饮料,若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服用人丹或藿香正气水,重症中暑患者,应抬到阴凉处就地抢救,并立即送往医院。
预防:
1、在烈日下做好防晒工作
2、保证充足的睡眠
3、多洗温水澡帮助体温散发,
4、多吃蔬菜瓜果,适量饮用盐开水
食物中毒
主要症状:进食在一个小时至数小时之是即可发病,轻者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头昏、头痛、腹泻等,重者畏寒、高热、抽风、昏迷、休克,如果抢救不及时,就会死亡。
预防办法:餐具要定期消毒,厨房用具要经常在阳光下晾晒,购买食品时要认真检查,防止把变质的食品买回家,剩余的.食品要科学保管,防止被苍蝇污染,变质的剩饭、菜要扔掉,以防发生问题,尽量不要吃生冷食物。
人多的公共场所是容易传染的地方,学校也是人群集中,共处时间相对较长,也易于诱发传染病。为切实保障师幼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有效预防各种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扎实地做好流行病的预防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请广大师幼、家长朋友们提高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按以下要求去做:
1.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洗澡,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多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在小摊小贩处购买食品,预防食物中毒和肠道疾病的发生。
3.尽量减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与病患人员共用物品、餐具,也不要与生病的人员密切接触。
4.做好教室、办公室室内环境卫生,保持房间、教室通风换气。
5.减少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
6.加强营养,合理膳食,保证休息,加强锻炼,注意冷暖,增强自身抗病力和免疫力。
7.出现发热、出疹、恶心呕吐、腹泻、黄疸及其它可疑症状等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诊断。
拓展:
夏季疾病的预防知识
1、 热感冒
天热流汗使我们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加上夏天胃口比较差,没有足够的营养及时补充,使体内的抵抗力下降。另外,贪图凉爽,热得满头大汗时用冷水冲头或洗冷水澡,睡觉时对着电扇吹个不停,长时间开空调,导致室内外温差较大,这些都可以引起夏季感冒的发生。
健康提示:高温会消耗大量的体液,注意多喝白开水,饮水要少量多次,一般每次以300~500ml为宜。必要时可以喝点淡盐开水。另外,睡眠对治疗夏季感冒也颇有帮助,起码要保证8小时的睡眠时间,晚上洗个温水澡可以帮助入眠。如果晚上睡得不好,可以在中午小睡一会。此外,膳食一定要合理,天热本来就胃口不好,抵抗力降低,所以要多吃青菜,番茄、黄瓜都是维生素含量很高的食物。多吃瘦肉,增加蛋白质。
2、 细菌性痢疾
肠道疾病是夏季的高发病,而细菌性痢疾是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它除了与苍蝇繁殖活动有关外,还和天热人们喜欢吃生冷食品引起肠胃功能紊乱有关。另外,蚊虫媒传染也是夏天发生肠道感染的一个重要途径。
健康提示:当天的食物不要放在第二天再吃,天热很容易变质,细菌容易生长;打开的水果,如西瓜等要尽量吃完,不然用保鲜膜封好,放到冰箱保存,但是时间也不要超过24小时;夏天,卤菜比较受欢迎,但是做卤菜的人如果不注意卫生,吃的人很容易感染病菌,故少吃为妙。
3、 谨防夏天皮肤病
夏季天气潮暖,有利于各种真菌、细菌的繁殖生长,加上夏天人容易出汗,皮肤潮湿,如不及时擦净和保持干燥,真菌便会侵害我们的皮肤,引起皮肤癣病。接触患癣的人或动物及公用生活用具,都可以发生传染。最常见的皮肤癣病是足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脚气”,喜欢穿皮鞋的人容易得脚气,因为皮鞋不透气,脚部的湿度和温度增高。脚气患者夏天很难受,因为除了脚趾间的皮肤发红、糜烂、生小水疱之外,还会瘙痒及有异味。另外,很多青壮年男士容易在夏天感染体癣和花斑癣(汗斑),这与他们排汗量大有关系,由于工作的原因,很多人在出汗后没有得到及时清洗,真菌在皮肤上繁殖,形成丘疹、水疱、鳞屑等,损害皮肤。
健康提示: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是防治癣病的基本要求。尽量分开生活用具是预防癣病传染的重要措施。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干爽,夏季要使用爽身粉;勤洗澡并更换内衣。
夏季常见疾病预防
中暑
1、夏季常见病之一:中暑
这是因为,人在夏天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就会失去平衡,肌体内会大量蓄积热量,导致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出现代谢紊乱的现象。轻度中暑的时候,最好多喝含盐的清凉饮料。如果出现头晕、恶心和呕吐等症状时,就要服用人丹或藿香正气水了。如果你是重度中暑的患者,家人除了把你抬到阴凉处外,还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以免延误病情的治疗时间。
2、医生提示
为了避免中暑,做好防晒工作很重要,还要保证有充足的睡眠,经常洗温水澡,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降低体温的热量。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适量的饮用一些淡盐水、绿豆汤、酸梅汤等清凉饮料,这些都是预防中暑的好方法。
热中风
1、夏季常见病之二:热中风
因为空调屋与室外的温差比较大,如果频繁地出入忽冷忽热的房间,脑部血管就会反复扩张和收缩,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更容易患上热中风。
2、医生提醒
预防热中风最好的方法就是适当地调整空调的温度,让室内和室外的温差尽量缩小,多喝白开水和淡茶水。
肠道传染病
1、夏季常见病之三:肠道传染病
由于夏季的气温比较高,食物不容易储藏,一不小心就会腐烂变质。夏季也是各种蚊虫繁殖的高发期,它们也是疾病的主要传染者。容易发生肠道传染疾病的有霍乱、痢疾、甲肝、食物中毒、水中毒等。
2、医生建议
医生告诉大家,最好的防治措施就是尽量不要吃隔夜隔餐剩的饭菜,餐具、食物等要注意清洁卫生,避免苍蝇、蚊虫叮咬。海鲜食物一定要煮熟煮透再吃。不喝生水,避免水污染。保持室内外的卫生清洁,经常要洗手洗澡。
夏季消暑降温的误区
喝啤酒能解暑
夏天气温高,人体出汗较多,消耗也大,易疲乏。不断地喝啤酒,由酒精造成的热乎乎的感觉会不断持续,口渴出汗现象将更加厉害。这不仅达不到解暑的目的,反而会降低人的思维能力和工作效率。
正确做法:饮啤酒也要适量,不能把啤酒当饮料喝。
暴食冷饮
炎热夏季,冷冻饮品特别受市民的喜爱,一些儿童往往为图一时之快过量食用冷饮来消暑降温。
专家提示:过量食用冷饮会引起咽喉部抵抗力降低,引起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还可能因为损伤脾胃功能而导致腹痛、腹泻甚至便血消化道疾病。
正确做法:不要在剧烈运动后饮大量的冰冻饮料。建议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在室温下放置片刻后再喝。某些慢性病患者,吃冷饮更要有所选择。如冠心病、哮喘、慢性气管炎,不宜吃冰冻食品;胃溃疡、胃酸过多的,不宜多用含酸味的冷饮。
太阳镜颜色越深越保护眼睛
夏季烈日炎炎,不少人都会戴上太阳镜。许多人认为太阳镜颜色越深越能保护眼睛,其实,镜片颜色过深会严重影响能见度,眼睛因看东西吃力容易受到损伤。
专家建议,夏季选择太阳镜的标准是:镜片应能穿过30%的可见光线,以灰色和绿色为最佳,这样,不但可抵御紫外线照射,而且视物清晰度最佳,透视外界物体颜色变化也最小。
天热打赤膊能凉快些
暴晒之下,总能看见一些人打赤膊,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研究表明,赤膊只能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才能通过增加皮肤的辐射、传导散热起到降温的作用。而盛夏酷暑之日,最高气温一般都接近或超过37℃,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而夏季赤膊会感觉更热。
正确做法:越是暑热难熬之时,越不应赤膊,女性也不要穿过短的裙子。
空调应保持恒温状态
许多人在夏季使用空调时,都尽可能地使居室保持恒温或准恒温状态。但医疗气象学家通过试验发现,不断调节居室温度,可以使人的生理体温调节机制处于紧张状态,从而逐渐适应温度的较大变化,提高人的自我保护能力。
正确做法:整个居室的温度应不断变换,但幅度应控制在3℃~5℃之间。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