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情况属月经后期,即月经周期经常错后一周以上,甚至每隔40至50天,月经始来,并伴有全身不适,或伴有其他症状,中医也叫经行错后,经行后期,经迟。发病原因主要是血寒,虚寒,血虚和气滞。你的情况应属气滞型;表现为经期延后,量少,但淋漓不净,色暗有块,小腹作胀或胸胁两乳房胀痛。舌苔正常,脉弦。多由忧思抑郁,气不宣达,血为气滞,运行不畅,阻滞冲任,血海不能如期盈满而致。
治法;行气化瘀调经;
方药:乌药汤加减。乌药10克,香附12克,木香6克,当归12克,甘草5克,也可服用中成药七制香附丸。
饮食疗法:益母草50至100克,鸡蛋两个,陈皮9克,加水共煮,鸡蛋熟后,剥壳取蛋,在煮片刻,吃蛋饮汤。月经前每天一次,连服数次。杨大夫
如何用中药调理月经不调
你好,中医认为月经不调主要是由于气血亏虚所引起,一般药物很难根治,中医中药长期临床实践积累了许多独到的奇方秘方,建议你采用传统中药怀牛膝、鹿角霜、炮山甲、赤白芍各、红花、桃仁、紫云英、鲜罗勒、石楠叶、仙茅、仙灵脾、肉苁蓉、败酱草、菟丝子、路
如何调月经?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异常的一类疾病。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经期延长、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等。月经不调的病因病机,主要是七情所伤或外感六淫,或先天肾气不足,多产房劳,劳倦过度,使脏气受损,肾肝脾功能失常,气血失调,致冲任二脉损伤,发为月经不调。
气血两虚型:月经周期提前或错后,经量增多或减少,经期延长,色淡,质稀。或少腹疼痛,或头晕眼花,或神疲肢倦,面色苍白或萎黄,纳少便溏。舌质淡红,脉细弱。治疗宜气血双补,可用补中益气丸、十全大补丸、乌鸡白凤丸、八珍益母丸、八宝坤顺丸、女金丸、当归调经丸、当归红枣颗粒、归脾丸、四物合剂等。
血寒型:经期延后,量少,色黯有血块。小腹冷痛,得热减轻,畏寒肢冷。苔白,脉沉紧。治宜温经散寒。可用艾附暖宫丸、田七痛经散、金匮温经丸等。
血热型:
1、实热型:月经先期,量多,色深红或紫,质稠粘,有血块。伴心胸烦躁,面红口干,小便短黄,大便燥结。舌质红,苔黄,脉数。治宜清热凉血、调经止血。可用风轮止血片、四红丹等。
2、虚热型:经来先期,经期延长,量多,色红,质稠。或伴两颧潮红,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清热滋阴、调经止血。可用固经丸。
气滞血瘀型:月经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经行不畅。或伴小腹疼痛拒按,或有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涩。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可用逍遥丸、七制香附丸、慈航丸、少腹逐瘀丸、月月舒冲剂、失笑散、当归浸膏片、妇科得生丸、调经补血丸等。
肾虚型:月经周期先后无定,量少,色淡红或黯红,质薄。腰膝酸软,足跟痛,头晕耳鸣,或小腹冷,或夜尿多。舌淡,脉沉弱或沉迟。治宜补肾调经。可用女宝、嫦娥加丽丸、定坤丹、鹿胎膏等。
中药治疗月经不调的办法
中药治疗月经不调的办法: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多,病机复杂,反复性大,治疗棘手,尤其是未婚女青年及月经初期少女更为普遍,表现为妇女经期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发生下腹部疼痛蔓延至骶腰背部,甚至涉及大腿及足部。常伴有全身症状:胸闷烦躁、悲伤易怒、心惊失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痛腹泻、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冷汗淋漓、虚脱昏厥等。其发病之高、范围之广、周期之近、痛苦之大,严重影响了广大妇女的工作和学习,降低了生活的质量。我以前经常例假来得不准时,而且每次都疼得我直不起腰,去医院治疗花了不少钱也不管用,真的很痛苦……幸好,在网上找到一家很好的淘宝店,店主是中医,叫长腿阿凡达,吃他的中药调理两个多月了,现在例假比较正常了,最主要是没有那种要人命的经痛了。效果真的很好,要不你也可以试试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