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是指人体脑部血管由于某种原因而造成颅内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组织损害的一组疾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主要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塞、脑血栓形成)两大类,以脑梗塞最为常见。脑中风发病急,病死率高,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中老年人平时血压过高或偏低,当他们突然出现摔倒在地、昏迷、呕吐、偏瘫、表情呆滞、口眼歪斜、呼吸急促、口吐白沫等症状时,怀疑脑中风。中风急救病人无论是否清醒,在现场急救的同时,都应尽快请医生和救护车前来救护。急救的目的是保住病人生命,降低失语、偏瘫等残疾率。脑中风的急救常识风病人的急救有哪些原则?1、病人去枕或低枕平卧,头侧向一边,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将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造成窒息。切忌用毛巾等物堵住口腔,妨碍呼吸。2、在病人倒下的地方就地抢救,若必须移动时千万要小心。摔倒在地的病人,可就近移至宽敞通风的地方便于急救。上半身稍垫高一些,保持安静,检查有无外伤,出血可给予包扎。3、切忌对脑中风病人摇晃、垫高枕头,前后弯动或捻头部等。如须移动。应由一人托住头部,与身体保持水平的位置。3、病人意识清楚,可让病人仰卧,头部略向后,以开通气道,不需垫枕头,并要盖上棉毯以保暖。4、失去意识的病人,应维持仰卧体位,以保持气道通畅,不要垫枕头。5、寒冷会引起血管收缩,所以要保持室温暖和,并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有大小便失禁者,应脱去病人的裤子,垫上卫生纸等。6、脑中风病人抽搐时,迅速清除病人周围有危险的东西。用手帕包着筷子放入病人口中,以防抽搐发作咬伤舌头。7、脑中风病人呕吐时,脸朝向一侧,让其吐出,以防堵塞气道。守候在病人身旁,一旦发现呕吐物阻塞呼吸道,采取用手掏取等措施使呼吸道畅通,呼吸停止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8、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拨打“120”电话呼救,请急救人员前来急救。9、吸氧,血压显着升高但神志清醒可口服降血压药物。10、一旦发生脑中风,应尽快就近送到具备检查、治疗条件的正规医院。11、脑中风应送医院进行CT检查,区分脑中风的类型,针对病因进一步治疗。搬运病人时尽量保持平稳。
世界急救日故事,急急!!!还有当日人们会干什么。快快!!!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国际联合会将每年9月的第二个周六定为“世界急救日”,这个国际组织希望通过这个纪念日,呼吁世界各国重视急救知识的普及,让更多的人士掌握急救技能技巧,在事发现场挽救生命和降低伤害程度。2009年世界急救日主题是:急救为人道。
节日简介
红十字会提醒广大市民:意外伤害无时无刻都存在,只有做到“防患于未然”--掌握了急救知识和技能,遇到意外伤害时,您的生命和健康才能得到尽可能的保护。
第一卷:掌握急救常识的重要性
A意外灾害岂容忽视-----
地震、山洪、水灾等自然灾害总是以它惯有之势汹涌而至。从各类新闻报道中我们不难发现,重大灾难发生时,在全球受灾的各个国家里,凡是对灾害没有防备的国家,其灾情之巨总是令人瞩目;而那些对灾害预防工作重视的国家,受到的影响面往往较小。2004年,印度洋海啸地震发生时,毫无防备的印尼受到重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即使是有强烈灾害意识,天灾带来的灾害可能还是无法完全避免,但重要的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怎样才能尽量挽救生命、减少损失?在专业救援队伍到来之前,面对痛苦不堪的伤害,人们有能力进行自救或救人吗?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事故、日常生活中意外或暴力行为,而受伤需要治疗的人数约为上述人数的100倍~500倍,其中约有200万名受害者因各种原因留下了永久性的残疾。
B传统救护凸显不足-----
传统救护方式处理紧急危重病人时,一般是对伤口临时做止血和包扎等简单处理,在这之后再将病人送到医院,由医师给予诊断、处理。在救护现场,面对呼吸心跳骤停、双目紧闭、奄奄一息的亲人,没有急救技能的人常常一筹莫展。在遇到意外伤害时,自救或救人过程中最宝贵的就是事发最初的4分钟时间,俗称“黄金4分钟”,待救护车来到现场时,许多鲜活的生命已经错过了救治的最佳时机,从而造成终生遗憾。 现代救护理念是立足于“第一时间”(4分钟以内)的紧急抢救,紧急抢救就是要突出一个“早”字。具备了急救技能的“现场第一目击人”,通过对受害者实施初步急救措施,完全有可能减轻受害者的伤残和痛苦,甚至挽救生命。如果再辅以现代化专业急救救援系统的继续救治,大量的受害者就完全可以抢得生还机会。
C世界各国高度重视-----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几次大的灾害在在全世界各国引发了不少思考,这使得 “尽可能预防意外灾害,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利后果”的理念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的支持。从“向全民普及卫生救护知识和技能”这个角度来保护国民的生命和健康,更是受到了我国的高度重视。 我国的卫生救护培训工作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1987年,我国八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群众性卫生救护训练的通知》,从这时起,国家开始要求各地广泛开展群众性卫生救护训练。1992年,卫生部与中国红十字会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卫生救护工作的意见》,重申了国家对于卫生救护工作的重视。2001年8月,中国红十字会与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等14个部委局联合发出了国家关于紧急救护工作的指导性通知-----《中国红十字会关于广泛深入开展救护工作的意见》。在相关精神的指导下,全国各地已经相继开展了群众性卫生救护训练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红十字会坚持初级卫生救护工作与安全生产相结合、与职业培训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发展会员相结合的方式,累积已经培训红十字救护员一千万人次,这些经过培训的准专业人员,在遇到紧急突发事件时,完全具备自救与救人的能力。
第二卷、揭秘生活中意外伤害的急救方法
生活中难免遇上家人或他人的意外伤害事件。遭遇了意外伤害后,在向专业救援机构发出紧急求救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有所准备,积极地应对。带着几种常见的意外伤害问题,记者走访了几位相关专业人士。
问题一
生活中最常见的意外伤害应该算是交通事故了吧,碰到交通事故,人们往往手足无措,这时,没有受伤的人应该做些什么? 答:在拨打120、119后,迅速检查伤员的伤势,可以通过大声呼叫,检查伤员是否清醒,来判断有无颅脑外伤。触摸颈动脉,检查有无心跳;将脸贴近伤员的鼻孔前,感觉有无呼吸。如果伤员的意识、心跳和呼吸均已经丧失,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发现伤员有大出血情况立即止血包扎。如伤员有骨折情况,要因陋就简,给予固定。
问题二
上个月,我市发生了一起因硫化氢中毒导致三名工人死亡的事件,由于工人下井没有采取预防措施导致相继遇难,这件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那么,硫化氢中毒该怎样预防? 答:首先,抢救者必须戴上供氧式面具和腰系安全带,保证抢救者自身的安全;其次将中毒者迅速移到空气新鲜处,松开中毒者衣扣、腰带,清理口腔、保持呼吸道畅通,必要时可以进行人工呼吸。如果呼吸和心跳都已经停止,迅速在4分钟内实施紧急心肺复苏。
问题三
新疆是地震高发区,居民碰到地震该怎么办? 答:尽可能关闭液化气和电源开关。位于一楼或平房的人员向外跑,在高层楼的人员立刻躲在墙角,不要躲在窗前、床下等处。地震过后,为了防止余震,应观察一会,确定安全后再往外跑。被埋压后,不要大声呼喊,注意保存体力和节约氧气,等待救援人员的救助。可以每隔一 会儿用砖块敲击铁管线,以通知救援人员。在周围情况不明朗时,不要用打火机照明,防止煤气泄漏燃烧。
问题四
众所周知 ,脑溢血最容易在中老年人身上出现,一旦发生脑溢血,其他人该怎么办呢? 答:这个时候切勿随意搬运或颠簸病人,应减少声音的刺激。要有专人看管脑溢血病人,防止病人因躁动而坠床。让病人保持平卧,使头偏向一侧。将病人领口解开,用冰袋或冷水毛巾敷在病人前额,以利止血和降低颅内压。
问题五
患者在家中如果突然发生口眼歪斜、昏迷不醒,可能患了什么病?应该怎样对待? 答:如果患者在家中出现了上述情形,很可能患了脑卒中,它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急症,这时首先应该注意尽量不要搬动患者,如需要搬动,应保持患者头高脚低位,以减少头部血管的压力;同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可以立即碾碎、灌服一些安宫牛黄丸,等待医院救助。
编辑本段历年世界急救日主题
2005年9月12日主题是“救护与弱势群体”。 2006年9月14日主题是“拯救生命,一视同仁”。 2007年9月09日主题是“急救:健康安全,一视同仁”。 2008年9月1日主题是“救护生命” 2009年9月12日主题是“急救为人道”。 2010年9月11日主题是“急救为人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