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的那些养生小妙招

“梅子黄时雨”,每年的六、七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将迎来连绵的雨季,此季节正值江南梅子成熟,故又称为“梅雨季”。此时气候 温度高 、 湿度大 、 风速小 、 光照几乎无 ,家里的各种东西极易 发霉 ,所以又称“霉雨季”。受梅雨季节气候的影响, 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 。

一、患病之人梅雨季 养生 要点

首先,梅雨季是 心脑血管 疾病的高发期 ,此时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血压易升高,心肌耗氧量随之增大,致血液黏度升高,回心血流受阻,极易导致 心肌梗死 、 中风 的发生。因此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梅雨季除遵医嘱 按时服用降压药 外,还需 定期监测血压 并记录血压的波动变化, 一旦发现血压升高应及时就医 。

其次,梅 雨季节还易诱发各种关节病变 ,阴雨天更会使既往的旧病(腰背损伤、膝关节炎)等复发,因此患者此类疾病的患者,在梅雨季节需 注意保暖 、及时 增减衣裤 ,保护膝关节等易病变部位,可 适当按摩 或 揉捏 病变部位,促进血液循环,以缓解疼痛。

梅雨季温度高,湿度大,正是“霉菌”生长的有利时节,此时人体皮肤上原处于“休眠”状态的霉菌极易“死灰复燃”,并迅速在脚趾、手掌等处生长蔓延,导致各种 皮肤病(手足癣、湿疹 等)的发生。对于有皮肤病患者除及时 应用抗霉菌药物 ,还需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澡、勤换衣被、鞋袜,保持体表干燥。洗涤用具需专人专用, 严防相互间交叉感染 。

二、平人( 健康 之人)梅雨季 养生 要点

梅雨季对病者而言,需按自身疾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于平人(正常人)而言,梅雨季 养生 的重要一点就是 祛湿 。

梅雨季属于一年的 长夏 季节, 长夏应脾 ,中医认为脾主升清,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脾胃升降相因。 脾喜燥恶湿, 脾气健运,方可输送水谷精微营养物质于全身,以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动。反之,若脾为湿邪所困,运化功能失常,胃受纳腐熟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则易出现 消瘦、纳呆、腹泻、腰酸 等症状。因此梅雨季(长夏季节) 养生 关键在于“祛湿”。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饮食方面

梅雨季 大米 、 花生 、 豆类 等五谷杂粮容易被黄曲霉菌污染,产生 黄曲霉素 ,黄曲霉素有 剧毒 ,易产生食物中毒而危及生命。因此需将此类食物存放于粮食 晒干 、 密存于通风干燥处 。饮食上 不吃隔夜菜 ,隔餐饭菜需 高温加热 后方可食用。食用 生冷食物宜适量 。 葱、姜、蒜 味辛,具有发散之效,烹饪时 可适量加入 不仅可增味提鲜,还能起到祛湿的作用。

2.起居方面

梅雨天气,如非必要尽量 减少外出 ,如必须外出,应提前查看天气预报,备好雨具,以防淋雨后湿邪入体。若不慎淋雨,需及时换上干净衣物,以防湿邪滞留。家居需保 持室内通风 ,衣柜可提前放入祛湿剂。有条件的还可辅助使用各种 家电除湿降温 ,将空气湿度保持在50% 60%,使机体处于一个舒适的环境。

3.运动保健方面

对于有腰酸背痛、精神疲乏、食欲不振等症状的人,此时可用艾条灸神阙穴(肚脐正中)和足三里穴( 艾灸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以防烫伤 ),也有一定的祛湿之效。

三、梅雨季 养生 小妙招

1.茯苓薏苡粥

【原料】白茯苓粉(自己买茯苓打成粉亦可)30g,薏苡仁50g、莲子30g。

【制作方法】①将薏苡仁、莲子洗净,薏苡仁清水浸泡1小时。②将薏米、莲子放入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粥。待粥熟,再加入白茯苓粉,熬数沸即成,每日两次,早晚温服。

【功效】 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适用于 脾虚腹泻 、 大便溏 、 身体困重 等症状。

2.山药鸡子黄粥

【原料】怀山药60g,鸡蛋黄3个,粳米200g。

【制作方法】①将山药、粳米洗净,山药切成丁。②鸡蛋打碎,留取鸡蛋黄,同山药、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熬成粥即可,每日两次,早晚温服。

【功效】 健脾益气,止泻 ,适用于脾 虚湿困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 。

3.橘皮茶

【原料】干橘皮10g、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干橘皮、冰糖适量,开水浸泡后代茶饮。

【功效】 理气开胃,燥湿化痰 。

4.西瓜翠衣茶

【原料】西瓜翠衣(选择青皮瓜,将瓜洗净,用刨刀将表皮青色含有蜡质的青皮层刨下,晒干,即为 西瓜翠衣。)

【制作方法】西瓜翠衣加水煮开,去渣加适量白糖,凉后饮用。

【功效】 清暑祛湿 。

5.陈苍茶

【原料】陈皮、苍术、砂仁适量。

【制作方法】取陈皮、苍术、砂仁各各取适量,用沸水冲泡,加盖焖30分钟左右,代茶频饮。

【功效】燥湿健脾,适用于 脾虚湿盛 (口中无味, 没有食欲、厌油腻、舌苔厚白) 者 。

除饮食起居防未病,食疗 养生 自然是不可或缺的,梅雨季节适当的 食疗小妙方 ,可助你平安“ 祛霉 ”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