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来说黑色食物可以增加人的体质,还有就是每天按揉自己的穴位,肾经是人的先天之本,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那么每天按揉这三条经络就会增强体质,如果不知道经络的走向和具体的穴位可以买张人体经络挂图对照按揉,坚持下来就会增加体质,得到健康的养生保健。肾经主要按揉太溪、复流、涌泉三个穴位、脾、胃二经主要是腿上的穴位。
何为养生之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越来越重视身体的健康,重视寻找益寿延年等养生之道。世界各民族,因其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制度、生活习俗不同,其养生之道也不相同。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渊流长,千百年来在养生方面有许多宝贵的经验,本文就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中医养生之道。
什么是养生?什么是中医养生之道?
养生,就是保养生命。养生之道就是保养生命的道理与方法。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生命规律,寻找增强生命活力,预防疾病的方法,同时探索衰老的机理以及益寿延年的原则与理论的一门学科,其学说科学实用,是中国医药文化之精粹。
中医养生之道的特点
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
养生,又称为摄生、道生、保生等。摄生即摄纳生命,是说自己的寿命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注意养生,便可长寿,“度百岁而去,终其天年”。如果不注意养生,就会“半百而衰,夭折而去”。人的寿命是有极限的,这是自然规律。中医养生顺应规律,追求长寿但不追求长生不老。
强调精神方面的养生
中医认为,人的情志即精神世界是非常重要的。精神的调养是养生的一个重要环节。避免不良精神刺激,提高自我心理调摄能力,是中医养生遵循的原则之一。《黄帝内经》说:“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志意和”与人群中个体的气质、性别、年龄、经历、文化思想修养等密切相关。人们应善于自我心理调摄,消除不良刺激,保持良好心态。
主张房事有度
中医认为性生活是先天赋予人类的本能,是种族延续所必须的。适度的性生活,有利于个人健康,对民族的繁衍、社会和家庭的安定和睦都有重要意义。但不主张纵欲,认为房事过度伤肾耗精。
“形劳而不倦”的锻炼身体方法
形体的锻炼可使气血流畅,筋骨劲强,肌肉发达结实,脏腑功能健壮。以“动”及“静”,即通过形体锻炼来调节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促进人体的身心健康。运动量要适度,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要超强度锻炼,老人的锻炼尤不宜过力。
防止外邪侵害
所谓外邪,是指六淫之邪(风、寒、暑、湿、燥、火)及其他外伤因素等。驱除外邪,防止外邪侵犯是养生的目的,这一观点始终贯穿于养生的整个过程中。
秋季有些什么养生之道?
秋天,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讲究秋令衣食住行的卫生,有利于预防疾病保障身体健康。
衣服方面:初秋,气温逐渐下降,宜穿素装薄衣。俗话说:“春捂秋冻”,适当地“冻冻”,可增强皮肤的耐寒力。中秋以后,气温降低,宜及时增添衣服、被褥,以免受凉感冒,胃病复发。
饮食方面:首先宜润。秋季以后,降雨少,空气干燥,易引起咽干、鼻燥、肤涩等“燥症”,故应多饮开水、淡茶、菜汤以及牛奶等饮料,还应多吃些萝卜、番茄、豆腐、银耳、梨、柿子等,这些食物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功效。其次宜补。深秋季节,人体精气开始封藏,进食补品易吸收藏纳,有助于增强身体素质。此期间可适当多吃鸡肉、牛肉、猪肝、鱼肉以及大枣、莲子等。另外,秋季要注意饮食卫生。秋季室外凉爽,室内温热,最宜蚊蝇繁殖,苍蝇是肠炎、痢疾等疾病的传播体,人体吃了被蚊蝇污染的食物后极易引起肠道传染病。
居住方面:深秋季节,气候较冷,夜间睡觉要关好门窗,入睡后腹部要盖一些衣被,以防腹部受凉,诱发感冒、腹泻。秋季要避免熬夜,每晚要保证6—8小时的睡眠时间,使机体有较强的免疫力。
活动方面:金秋时节,景色迷人,是人们户外活动、锻炼和旅游的黄金季节,早晨到公园做操、打拳、散步、跑步等适量的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大有益处。秋季气候凉爽,不冷不热,工作效果最佳,但也应避免长期超负荷劳动,经常加班加点,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引发带状疱疹、急性荨麻疹及其他旧病的复发。
秋冬来临,季节交替,气候多变,尤其是经常有冷空气来袭,大气环流的峰面活动频繁,是许多慢性疾病的诱发因素。市民应注意日常保健,预防疾病发生。
哮喘好发于10月,在夏秋交替之际,由于天气多变,草本花粉多,变态反应原食物多,过敏性哮喘的发作较多,支气管哮喘也容易复发。因此哮喘患者应注意保暖,预防接触过敏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同时结合药物治疗,防止复发。
寒冷是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大敌。随着秋冬季节来临,冷空气不断南下,常常出现气温骤降,会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本已狭窄的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流减缓,血量减少,引起动脉痉挛,诱发心绞痛、急性心机梗塞、中风等疾病。因此在季节交替、冷空气来临时,应及时添衣保暖,适当进行御寒锻炼,合理调节饮食起居,不吸烟酗酒,不过度劳累。尤其是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定期检查,按时服药,控制病情。
进入秋天,天气寒冷干燥,对于糖尿病人易受各种外感疾病侵袭,加重病情。因此糖尿病人在秋季应注意饮食调节,适当增加营养,补充水分,提高自身抵抗能力。
此外,秋季气候多变也是消化性溃疡、急性肠胃炎、便秘、小儿腹泻等胃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干燥的气候还容易引发和加重慢性咽炎。因此改善环境、饮食卫生,加强自我防护十分重要。
秋季天气由暖转凉,热、燥、寒气候皆有,市民应高度重视防病保健,随时注意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调节饮食,加强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