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用中医方法扎四缝能调理肠胃吗?

成年人用中医方法扎四缝不一定能调理肠胃。挑四缝治疗小儿疳积是中医方法,没有证据表明有治疗作用。而且容易造成指关节损伤与感染,可以到医院进一步诊治,可以查胃镜及肠道,了解是否存在异常。所以不要使用挑四缝的方法。

腹痛、返酸中医该如何调理?

腹痛、返酸在中医脾胃病中是比较常见的症状,常单一症状,或者腹痛、返酸同时兼有发病,与朋友们浅谈如下。

一、症状分析:

1、腹痛:在中医上属于胃痛的范畴。

文献记载:

《沈氏尊生书・胃痛》所说:“胃痛,邪干胃脘病也。……唯肝气相乘为尤甚, 以木性暴,且正克也。”

《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中指出:“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

以上文献可看出,平素好生气,暴怒伤肝,肝郁气滞,横犯脾胃,肝郁乘脾(过度克制脾胃),可引起胃痛。气滞日久,气滞血停,成气滞血瘀,气滞血瘀与胃脘,不通则痛,胃脘必疼痛。

2、返酸:中医上称“泛酸”、“吞酸”、“吐酸”,是指胃酸过多,随胃气上逆而出现的病症。吐酸是酸水上逆,从口而出;吞酸是自觉酸水上泛至咽,又吞咽而下;泛酸统指胃酸上泛之证。

文献记载:

《医家心法・吞酸》:“凡是吞酸,尽属肝木曲直作酸也。盖寒则阳气不舒,气不舒则郁为热,热则酸矣。然亦有不因寒而酸者,尽是水气郁甚,熏蒸温土而成也。又有饮食太过,胃脘填塞,脾气不运而酸者,是怫郁之极,温热蒸变。”

以上文献可以看出,一者平素好生气,肝郁气滞,横犯脾胃,脾胃气滞,郁而化热,可致胃脘灼热,胃气上逆而反酸;二者嗜食肥甘厚味(大肥肉)与辛辣之品,肥甘属湿,辛辣属热,会内生湿热,导致胃内灼热,胃气上逆,而反酸;三者是饮食过饱,食滞胃脘,阻塞脾胃气机,郁而化热,胃脘胀痛,嗳腐吞酸。

二、病因病机:

腹痛、反酸在中医上常由于平素情绪低落,或者经常生气,日久肝郁气滞,横犯脾胃,脾胃气滞郁滞,郁而化火,胃内灼热腹胀痛,胃气上逆而反酸;或嗜食辛辣厚味,内生湿热,湿热上泛于口,故反酸;或不节饮食,饮食过饱,食滞胃脘,郁而化热,嗳腐吞酸,腹胀腹痛。

三、分型调理:在中医上常见三种分型辨证,调理如下。

1、肝郁化热证:

主症:反酸嗳气,胃脘胀痛,脾气急躁,心烦胸闷,两胁作痛,嗳气频作,口苦咽干,双目干涩,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数。治则:疏肝清热,和胃止痛方药: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加减中成药:丹栀逍遥丸、加味逍遥丸、舒肝和胃丸、木香顺气丸、开胸顺气丸、柴胡舒肝丸、越鞠丸。

2、肝郁脾湿证:

主症:反酸腹胀,胃脘胀痛灼热,喜吃凉食,不思饮食,时有腹泻,渴不欲饮,舌淡黄厚腻,脉滑数。治则:舒肝和胃,健脾祛湿方药:逍遥散合平胃散、乌贝散加减中成药:二妙丸、甘露消毒丹、清热祛湿颗粒、清胃黄连片、黄连清胃丸、栀子金花丸、三黄片、一清颗粒。

3、食滞胃腑证:

主症:反酸腹胀腹痛,胸脘满闷,嗳气臭腐,时有腹泻,有伤食味,得矢气痛减,便后痛减,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治则:消食导滞方药:保和丸加减中成药:保和丸、木香槟榔丸、健胃消食片、四磨汤口服液、曲麦枳术丸、龙牡壮骨颗粒、小儿七星茶、枳实导滞丸等。

四、养生注意事项:

1、保持心情舒畅:少生气,少忧虑,以免肝郁气滞,横犯脾胃,郁而化热而反酸腹痛。

2、注意饮食:少吃辛辣肥腻之品,少饮酒,以免内生湿热,反酸腹痛。

3、注意节食:饮食不可过饱,要有规律饮食,以免食滞胃脘,郁而化热,腹胀腹痛,嗳腐吞酸。

以上对于腹痛、反酸的病因病机,以及调理与养生,希望能帮助到朋友们!(温馨提示:文中方药仅供学习与交流,切勿自行抓药,责任自负,若喜欢中医科普与养生请关注此号,欢迎转发帮助更多的朋友!)

单纯反酸 吴茱萸黄连,腹痛桂枝芍药炙甘草。肝脾的问题。

发表评论